王铎与傅山书法崇古观念差异性研究
2016-03-16邓建民
邓建民
王铎与傅山书法崇古观念差异性研究
邓建民
王铎与傅山的书法崇古观念存在很多差异。王铎的崇古动机是对二王书法创作风格的溯源、对“古难”“古深奥奇变”的探求、崇尚王羲之的为人及书法品格;傅山的崇古动机是在书法技法等方面取法前人、宣传遗民人格及气节。王铎崇古观念的主要内涵是对二王神韵的追求、以唐宋书法名家为阶梯和实现崇古观念的方法;傅山崇古观念的主要内涵是取法古代书法技法、对古代书法审美的探寻发挥和凸显遗民人格及气节。王铎、傅山的崇古观念对他们书法传统技法的继承和书法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
王铎书法;傅山书法;崇古观念;差异性
王铎和傅山都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大家。两人的人生经历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在书法艺术追求方面却非常相似,林鹏分析王铎与傅山的书法说:“那就是他们两位在书法艺术上,走过几乎完全相同的道路,或者换句话说,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做过几乎是完全相同的探索。”①林鹏:《丹崖书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王铎与傅山书法艺术道路几乎完全相同,书法艺术探索几乎完全一样。但是,由于他们在人生经历、政治倾向、学养构成、情感个性等方面的不同,而使他们的艺术创作和理论呈现出很多的差异,这也促成王铎与傅山在书法创作和理论上拥有了比较学的意义。王铎与傅山书法创作的不同之处往往肇始于书法理论崇古观念的差异。所以,对王铎和傅山书法理论中崇古观念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梳理、分析他们崇古的动机和观念的主要内涵,揭示他们书法艺术创作差异性的根源,这对王铎、傅山书法艺术的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等都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并对当代书法创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一、王铎与傅山崇古动机的差异
(一)王铎的崇古动机
王铎流传下来的临古作品非常多,他临摹过很多古代名家书法,所以,有关他的书法创作风格源流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沙孟海认为:“(王铎)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够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了。”①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载《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历史文脉篇》,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第7页。“一生吃着二王法帖”,也即“独宗羲、献”,而且,成了明季“书学界的‘中兴之主’了”。我们不禁要问,王铎为何要“独宗羲、献”?他的崇古动机是什么?最令人信服的答案当然要从王铎的书法理论中寻找。
王铎有几段书论蕴含着他的崇古动机。他在《临淳化阁帖跋》中说:“予书独宗羲、献。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人自不察耳。”②刘正成、高文龙编:《中国书法全集62·清代编王铎二》,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3年,第650页。王铎自认为“独宗羲、献”,从“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可以解读出,王铎临摹唐、宋诸家的动机是寻找其创作风格的源头。王铎书法临摹和创作的重点字体楷、行、草,基本是在羲、献手里趋于成熟并形成巅峰时期的。王铎有着崇古寻源的强烈欲望,他在书宗唐、宋诸家源头右军、大令书法的同时,还向前溯源至张芝、钟繇,而且对张芝草书和钟繇楷书用力颇多。因此,“独宗羲、献”,对二王书法创作风格进行溯源,这是王铎的崇古动机之一。
王铎又在《临古法帖后》中说:“书法贵得古人结构。近观学书者,动效时流。古难今易,古深奥奇变,今嫩弱俗稚,易学故也。”③刘正成、高文龙编:《中国书法全集61·清代编王铎一》,第134页。“古难”“古深奥奇变”,意味着古人书法内涵很丰富,艺术水准很高;“今易”“今嫩弱俗稚”,当然不足以效法。王铎在这里讲的虽是结构,但是,笔法、章法等艺术形式皆然。书法临摹提倡“取法乎上”的原则,所以,临习古代一流大家的书作,研习“古难”,探求“古深奥奇变”,这是王铎的崇古动机之二。
王铎在诗歌《为太峰题羲之像》赞扬王羲之云:“幼年慕斯人,其人介如玉……我素师其书,其品信耿肃。为国匡大端,书不晦幽独。”④刘正成、高文龙编:《中国书法全集62·清代编王铎二》,第660页。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王铎钦赞和崇拜的是右军的人品和书品。古人评价书艺往往人与书统一观照,王铎崇尚王羲之之书,进而崇拜王羲之之人,因而更加增进其崇古之欲望,这是符合逻辑之事。因此,崇尚王羲之的为人和书法品格,这又是王铎的崇古动机之三。
王铎以“独宗羲、献”进行溯源、取法古代书法大家的“难”和“深奥奇变”、追寻古人的为人及书法品格,以此为目的的崇古动机对书法追求而言可以说是极其周全、高明的。
(二)傅山的崇古动机
傅山与王铎一样,崇古欲望也非常强烈。他在《家训》中说:“字与文不同者:字一笔不似古人,即不成字;文若为古人作印版,尚得谓之文耶?”⑤[清]傅山:《霜红龛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00页。“字一笔不似古人,即不成字”,如此崇古是何等的鲜明与纯粹。但是,他与王铎从少年开始就专慕羲、献相比,学书伊始,崇古观念似乎比较复杂。他在《作字示儿孙》诗注中说:“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偶得赵子昂、香光诗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不数过而遂欲乱真。”①[清]傅山:《霜红龛集》,第91页。
从傅山以上的书论中可知:他年轻的时候,主要是临摹晋唐楷法,同时,也临习赵、董的墨迹,这一切都是从技法层面着手的。所以,在书法技法等方面取法前人,这是傅山的崇古动机之一。王铎在“独宗羲、献”的同时,也临摹魏、晋、南北朝、唐、宋等多位书法名家,但他没有取法宋以后的书法家。傅山与王铎不同,他在取法晋、唐书法的同时,不但临习元代赵孟頫,而且紧跟当时的潮流,效仿同时代的董其昌。因此,傅山年轻时崇古与崇今互为混杂,这就影响了他崇古观念的纯度。
明亡后,傅山出家当了道士,并以明朝遗民自励。这时,他的崇古动机便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在《字训》中说:“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②[清]傅山:《霜红龛集》,第679页。傅山青年时,爱赵孟頫书法的“圆转流丽”“遂临之”。而明亡后,因“薄其人”“遂恶其书”。这时,傅山在书法上最看重的是人格和气节。他在《作字示儿孙》注中又说:“始复宗先人四、五世所学之鲁公,而苦为之。”③(清)傅山:《霜红龛集》,第91-92页。傅山抛弃了“浅俗”“软美”的赵、董书风,推崇气节、人格崇高的颜真卿厚重的书风。这一抛弃与推崇的书学行为,其实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白谦慎分析说:“面对清初严峻的政治情势,傅山努力将不同的文艺手段都当作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武器。”④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25页。
傅山为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需要,摒弃赵、董书风,推崇颜真卿人格及书法,从而达到宣传遗民人格、气节的目的,这是他的崇古动机之二。把文艺手段当作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武器,来宣扬遗民人格和气节,使傅山的书法理论和创作往往带有政治倾向和人格意味,这成了他书法创作和理论的一种标志性的特色。
因重大历史事件而改变自己的书风,这可窥测到傅山内心深处的政治理念和倔强性格,而这种理念和性格正是王铎所缺少的。傅山和王铎崇古观念都推崇古代的书法贤人,他们推崇的对象当然有许多重合,但是,他们推崇古代书法贤人的为人品格却各有侧重:傅山是侧重于封建伦理的忠君观念,王铎则注重于思想情操的雅洁。
二、王铎与傅山崇古观念内涵的差异
(一)王铎崇古观念的主要内涵
1.对二王神韵的追求。王铎书论对二王书法的分析,有部分是关于技法的探寻,但更多是对二王神韵的追寻。他赏析《集王圣教序》说:“每遇烦惫一披瞩,辄有清气拂人,似游海外奇山,风恬浪定,天光水像,空荡无岸。”⑤刘正成、高文龙编:《中国书法全集62·清代编王铎二》,第656页。
王铎以上充满文学性想象的书论,是对《集王圣教序》的境界、神韵的欣赏和描绘。从王铎书论的词句间可以看出,他是很享受这种境界的。这也透露出王铎的书法追求信息,他所追寻的是王羲之的神韵。他的《书峨眉山纪览诗跋》说:“书学当少年时怕易言之,迨五十弥喻其难。盖书,古之迹易学,晋之神瞠乎其后,逾写逾望洋。”①刘正成、高文龙编:《中国书法全集62·清代编王铎二》,第651页。
这是王铎五十六岁时写出的感悟。“古之迹易学”,说明他觉得要得到二王的技法形式是不难的,但是,“晋之神瞠乎其后,逾写逾望洋”,要得到二王的神韵是十分艰难的。王铎寿命六十一岁,五十六岁时已是晚年,按其“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的崇古努力,这时说这种话可以说是极为感慨的。日本的书论家伏见冲敬说:“王铎的形式与王羲之是完全不一样的,但王铎的直抒胸臆、心与笔应的气度,乃正是得自王羲之。”②[日]伏见冲敬:《中国历代书法》,陈志东译,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176-177页。
伏见冲敬分析王铎在王羲之的基础上是有所创新,但他的“直抒胸臆、心与笔应的气度,乃正是得自王羲之”,也从侧面印证了王铎取法王羲之是对其神采的准确把握。从王铎的艺术理论中,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的追求是竭尽全力的。他在《跋琼蕊庐帖》中说:“余于书、于诗、于文、于字,沉心驱智,割情断欲,直思跂彼室奥。”③刘正成、高文龙编:《中国书法全集62·清代编王铎二》,第650页。
“室奥”应包含技巧和神韵,“跂彼室奥”从书法而言,应该是王铎效法二王的理想状态了。然而,王铎是以何为阶梯而“跂彼室奥”的呢?
2.以唐、宋书法名家为阶梯。王铎在崇古观念上独宗二王,他取法二王是以临摹《淳化阁帖》的二王刻帖为主,同时,也临写汉、晋、南北朝、唐、宋等其他名家法帖。陈振濂的《书法学》认为:“(王铎)当然并不如他自己所说的独宗羲、献(这是觉斯的狡黠),而唐宋名家如颜、柳、旭、素、米芾等人也是他临习的对象,他所走的路子颇似米芾的借古开新之路。”④陈振濂编:《书法学》(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72页。
我们以为王铎所说的“独宗羲、献”应是他的真实理念,并非他的狡黠。王铎当然也临习“唐宋名家如颜、柳、旭、素、米芾等人”法帖,但他临习颜、柳、米芾等唐宋名家作品,主要是希望以他们为桥梁,过渡且进入羲、献的室奥之中。因此,王铎观察颜真卿书法:“今观公书法,根本二王,变化如龙。”⑤刘正成、高文龙编:《中国书法全集62·清代编王铎二》,第654页。又跋柳公权书作:“柳诚悬用《曹娥》《黄庭》小楷法拓为大,力劲气完。”⑥刘正成、高文龙编:《中国书法全集62·清代编王铎二》,第663页。又分析米芾书法:“字洒落自得,解脱二王,庄周梦中,不知孰是真蝶。”⑦刘正成、高文龙编:《中国书法全集62·清代编王铎二》,第663页。
“根本二王”“解脱二王”“用《曹娥》《黄庭》小楷法拓为大”,王铎所论对象虽为颜、柳、米书法,而着眼处却是分析与二王的源流关系。从以上王铎书论可证,他所寻找的是颜真卿、柳公权、米芾取法羲、献神韵的桥梁,期望从以上书家学王之路获取进入二王室奥的阶梯,从而实现独宗羲、献的崇古夙愿。
3.实现崇古观念的方法。王铎在取法羲、献,临习唐、宋书法名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出实现崇古观念的手段。其手段有三种:
其一,“如灯取影,不失毫发”。钱谦益《王铎墓志铭》说:“秘阁诸帖,部类繁多,编次参差,蹙衄起伏。趣举一字,矢口立应,覆而视之,点画戈波,错见侧出,如灯取影,不失毫发。”①[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103页。
何谓“如灯取影,不失毫发”?按钱谦益文章的含义,“如灯取影,不失毫发”,是指王铎临写古代法帖形神毕肖的功夫,是他再现二王技法和神韵的临摹方法。这种方法使王铎深邃地入古,从而获得高超的书法艺术表现力。
其二,“拓而为大”。王铎《草书杜甫诗跋》说:“用张芝、柳、虞草法,拓而为大,非怀素恶札一路。”②刘正成、高文龙编:《中国书法全集62·清代编王铎二》,第649-650页。
对王铎的书法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拓而为大”,“既是对《淳化阁帖》中尺牍式的作品的放大,又是对其笔意、笔势的夸张和强化”③邓建民:《王铎草书临帖方法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拓而为大”是王铎对唐人学王羲之方法的感悟而得到的临古启发,也是他在崇古观念中对二王创新精神的一种继承和发挥。时代不同,艺术形式需要更新,崇古也并非是结茧式的对羲、献书法艺术形式的亦步亦趋。“拓而为大”,对羲、献作品的放大,对其笔意的夸张和强化,恰好符合东晋二王的艺术创新精神。
其三,“不规规模拟”。王铎《跋米芾吴江舟中诗卷》说:“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深得《兰亭》法,不规规摹拟,余为焚香寝卧其下。”④刘正成、高文龙编:《中国书法全集62·清代编王铎二》,第659页。
分析王铎的书法理论和实践,所谓“不规规摹拟”,“就是改动临摹对象的表现形式而展现自我个性神采的临帖方法”⑤邓建民:《王铎草书临帖方法研究》。。“不规规摹拟”是王铎观摩米芾书法真迹而获得的临古方法。“不规规摹拟”使王铎在继承羲、献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获得了自我创新的动力,使其能在二王之外另辟蹊径。这也是他继承和发扬二王艺术创新精神的产物。
作为王铎实现崇古观念相辅相成的两类手段:“如灯取影,不失毫发”,使王铎入古深厚,从而获得了羲、献书法艺术形式和神韵的表现方法;“拓而为大”和“不规规摹拟”,使王铎书法创作出古为新,从而继承并弘扬了二王的书法艺术创新精神。因此,王铎成为明末清初的书法大家,有着艺术逻辑中的必然。
(二)傅山崇古观念的主要内涵
1.取法古代书法技法。傅山从小就勤奋临帖,研习古人书法技法。他在《家训》中说:“吾八九岁即临元常,不似。少长,如《黄庭》《曹娥》《乐毅论》《东方赞》《十三行洛神》,下及《破邪论》,无所不临,而无一近似者……又溯而临《争座》,颇欲似之。又进而临《兰亭》,虽不得其神情,渐欲知此技之大概矣。”⑥[清]傅山:《霜红龛集》,第695-696页。
傅山小时候即临钟繇、右军、大令法帖,可能是初学者技法较差或是所学偏多、偏杂,故“无一近似者”,后来又临《争座》《兰亭》,“渐欲知此技之大概矣”。从他以上书论内容分析,其论点大多是针对书法技法层面的。根据傅山书法理论观点,他是十分强调学习古人技法的纯粹性。陈方既、雷志雄分析认为:“傅山虽也反对投时俗之好,但其理想的书格却不是自我的创作。而是学得‘晋自晋,六朝自六朝……’,‘无一笔不似古人’。”①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513页。
傅山“理想的书格却不是自我的创作”,而是“无一笔不似古人”,他追寻古代书法笔法,强调的是古法的纯粹性。但是,从他实际创作效果上看,这种主张一点也不妨碍他的书法技法形式的创造力,这应该与他强调对书法透彻领悟有着极大的关联。他在《字训》中说:“写《黄庭》数千过了,用圆锋笔,香象力,竭诚运腕。”②[清]傅山:《霜红龛集》,第677页。
“香象力”即是透彻的领悟。“写黄庭数千过”,已是极为勤奋,除用“圆锋笔”“竭诚运腕”,还要用“香象力”,从而深刻地证道。在傅山的书法理论中,他所提倡的“古法”概念往往比较笼统、含糊。然而,这里主张临帖用量的积累,用中锋笔,而且还要透彻的领悟,这种书法临摹的观点是十分高超的。
2.对古代书法审美的探寻与发挥。在古代书法审美上,傅山首先提出“正”的概念。他在《字训》中说:“写字之妙,亦不过一正,然正不是板,不是死,只是古法。”③[清]傅山:《霜红龛集》,第677页。
分析傅山以上书论,“正”在这里是“端正、纯正、合乎法度”的意思。“正”带有技巧范畴的含义,但是,“正”的“端正”“纯正”的意蕴应属于审美范畴。在古法“正”的基础上,傅山又进行了书法审美理论发挥,他说:“写字无奇巧,只有正拙。正极奇生,归于大巧若拙已矣。”④[清]傅山:《霜红龛集》,第678页。
以傅山所论分析,“正拙”的“正”的概念也不外是“端正、纯正、合乎法度”的内涵。“正”成了傅山书法审美的重要概念。从傅山所论中也不难看出他的前后矛盾:既然“写字无奇巧”,又哪来“奇生”和“大巧”?傅山经常在崇古的临池间,感悟出古代书法作品的审美,并加以阐释。他的《家训》中说:“最后写鲁公《家庙》,略得其支离。”⑤[清]傅山:《霜红龛集》,第695页。又在《杂记》分析道:“至于汉隶一法,三世皆能造奥,每秘而不肯见诸人。妙在人不知此法之丑拙古朴也。”⑥林鹏、姚国瑾编:《中国书法全集63·清代编傅山卷》,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6年,第400页。
傅山从颜鲁公《家庙》悟得“支离”意趣,又从汉隶悟出“丑拙”“古朴”的书法审美样式。他在崇古中所得到的“支离”“丑拙”等观点,在他著名的“四宁四毋”中做了独创性的发挥。姜澄清分析“四宁四毋”认为:“仅就书法而论,这个提法却对有清一代的书学,影响极大。”⑦姜澄清:《中国书法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190页。“四宁四毋”铿锵感人,掷地有声,影响清代书学至深。
3.凸显遗民人格与气节。傅山在许多书论中都表现出遗民的人格和气节,如《作字示儿孙》“四宁四毋”“作小楷须用大力”等。这些书论情感强烈、个性鲜明、铿锵有力。在崇古理论中,最能体现其人格、气节价值取向的是对颜真卿的推崇与效法。傅山的《作字示儿孙》诗云:“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⑧[清]傅山:《霜红龛集》,第91页。
从诗歌内容推测,《作字示儿孙》应写于清军入关以后。“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极写颜体书法的厚重与气势。颜真卿一生所体现的人格、气节与傅山的遗民伦理观念有着很多的一致性,颜体书法厚重、宽博的书风也与傅山的书法创作个性十分吻合。明亡以后,颜真卿书法成为傅山竭力效仿的对象,傅山中晚年的书法作品也基本都带有颜体书风的特征。陈玠《书法偶集》录有傅山一则学书笔记:“常临二王,书羲之、献之之名几千过,不以为意。唯鲁公姓名写时,便不觉肃然起敬,不知何故?”①[清]陈玠:《书法偶集》,载金钺编:《屏庐丛刻》,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第11页。
以羲之、献之作为颜鲁公人格、气节的铺垫,这在书法理论史上极为少见,可见傅山崇尚颜鲁公之情非常强烈。傅山在书法理论及实践中,与推崇颜真卿书法相呼应的是对赵孟頫书法的贬低。他在《作字示儿孙》注中说:“大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如徐偃王之无骨……只缘学问不正,遂流软美一途。”②[清]傅山:《霜红龛集》,第91-92页。
在书论史上,对赵孟頫批评之强烈以傅山为最。只缘赵孟頫是宋朝皇家后裔而仕元,与傅山的遗民人格、气节理念格格不入。傅山在崇古观念中以人格、气节为标准,肯定颜真卿书法,否定赵孟頫书法,颜真卿与赵孟頫成了他人格和气节宣传的正反两种典型。尽管傅山的书法评论观点带着偏激,但是,他以这些理论强烈、鲜明地凸显了明朝遗民的人格和气节。
三、结语
王铎的书法崇古观念异常鲜明,见解深刻,从崇尚目标、过渡阶梯到实现手段全部具备,其崇古观念极具系统性。而且,这种崇古观念从少年开始,自始至终,从未改变。这种极具系统、坚定的崇古观念落实到书法实践中,使王铎临摹法帖入古深厚,在笔法、结体、章法和墨法等方面对传统的继承非常到位。这些因素使王铎的书法创作水平呈现一种非常稳定的状态,而且,其书法艺术个性创造也极为成功。所以,王铎最终成为明末清初颇具代表性的书法大家。
傅山的书法崇古观念从一开始就呈现比较散乱的状态。明亡后,傅山因受政治倾向和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其崇古观念由比较散乱的状态转而集中于对人格、气节的强调。由于崇古观念开始时比较散乱和受政治倾向、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再加上他本身性格豪放的因素,从而使傅山的书法临帖入古不深,在笔法、结体、章法和墨法等方面对传统的继承未能象王铎那样高质量的到位。传统技法形式支撑的不到位,常常使傅山书法创作水平未能象王铎那样的稳定。但是,他依靠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强调人格、气节观念的渗入,从而使其书法艺术创作激情四溢、精彩纷呈。因此,这些因素也使得傅山能够跻身于明末清初的书法大家之列。
邓建民(1964-),男,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漳州3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