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呼唤大数据平台
2016-09-15□马军
□ 马 军
环境保护呼唤大数据平台
□ 马 军
当前我国正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数以亿计的人口暴露在环境污染形成的健康风险中,而环境保护工作则面临诸多深层次困扰。如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建立中国的环保大数据平台,将会有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促进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新型、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信息公开是构建大数据平台的前提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它要求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形成新发现,创造新价值。而环保大数据,则是涉及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信息的数据。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环保数据的采集和发布依然以政府为主,涉及多个部门,其中环保部门是重中之重。
相比较气象、统计、地矿等部门,环保部门成立时间晚,专业力量较为薄弱,同时因为不是垂直管理,因此环境数据的产生量长期不及其他专业部门,其收集、整理、传输等也常常缺乏一致性。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基于对环境公共属性的共识,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一直走在各部门前列。虽然第三方检测和发布依然有诸多限制,但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开不断扩展,为多方参与环境数据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源。
以我们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为例,在2006年成立之初,我们就着手开发污染地图数据库。考虑到环境信息具有相当的敏感性,我们认为数据库需要建立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当时的信息公开还很有限,我们第一批只能够收录到2500条的企业违规超标记录。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出台后,我们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共同开发了污染源信息公开指数(PITI指数),旨在识别进展和差距,促进地区间良好措施的分享和普及。
在全面收集环保部门公开发表的污染源监管数据的基础上,我们连续六年对上百个重点城市的信息公开状况进行了评估,并籍此不断与环保部门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亲身见证了环境信息公开不断扩展。到2013年,污染地图收集了全国和各地每年发布的环境质量数据和排放量数据,企业超标违规记录也达到16万条。虽然这已经被认为是业内较为全面的收集,但这样的数据规模依然极为有限,与大数据要求相距万里。
真正促使环境信息公开规模形成飞跃的,是PM2.5监测数据的发布。2011年初,《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稿第一稿,PM2.5和臭氧没有纳入强制监测发布的范围。那一年,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多地遭遇了严重的雾霾,而公众透过网络特别是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信息公开表达了强烈的要求。到2011年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亲自决定,要求监测并每小时发布PM2.5和臭氧等信息。
自那时起,经过两年多时间,从没有任何城市可以监测发布PM2.5,到74个地级市可以每个小时监测并发布PM2.5等6项污染物指标。由此空气质量信息公开的规模跃上了全新的数量级,它协助公众正确认识空气污染状况,同时对学校、医院以及市民家庭采取措施避免更多暴露伤害,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PM2.5等6项污染物指标的实时公开,为环境质量环保大数据平台环境质量信息部分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
即使再多的数据,如果不能形成有效应用,也不能真正助力环境保护。
作为一个环保研究机构,在关注并协助公众获取空气质量信息的同时,我们希望污染源的排放数据也能够实现实时公开。2013年3月,我们和阿拉善SEE基金会等25家环保机构共同发出了污染源信息全面公开倡议,希望企业在线监测数据能够向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一样,实现实时公开。
出乎意料的是,环保部在当年即出台了《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各省环保部门建立平台,自2014年起开启实时公开。今天,除西藏外,各省区均已建成自行监测发布平台,其中山东、浙江等省的平台,在污染源信息公开的全面、及时、完整和用户友好方向,都达到了很高水平,使得全国数以千计的重点废水、废气污染源的数据被要求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这一全球首创的污染源信息实时公开,为环保大数据平台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源。
环境数据的应用尝试
即使再多的数据,如果不能形成有效应用,也不能真正助力环境保护。十年来,IPE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开发环境信息和数据的应用工具。2007年,我们联合20家环保组织伙伴共同提出绿色选择倡议,推动大型品牌关注公开的环境数据,并以此绿化其供应链条。2010年我们开启行业沟通,到今天基于数据的绿色采购流程和标准目前已为IT、纺织等行业主要品牌采用。2014年基于该项目开发的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能够动态评价品牌供应链的环境绩效,并据此形成年度报告。截至2015年10月,已有超过40个大型国际国内品牌定期使用污染地图管理对其在华供应商进行管理,成功推动1600余家供应商企业改善其环境表现。
绿色投资也是环保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方向。2013年以来,IPE着手建立了绿色证券数据平台,目前可以查询1100家上市公司的环境监管记录。2015年初,在污染源信息实时公开的基础上,IPE与证券时报合作启动了A股上市公司在线数据污染物排行榜项目,跟踪标的覆盖1365家重点控制企业,涉及519家上市公司。2015年度,环保榜共计发布了49期,化工、公用事业、有色金属等三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居前。监测周期内,共计141家上市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上榜,其中28家企业进行了回复,其中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实现合规排放。
而蔚蓝地图APP,更是我们在移动互联时代对环保数据应用的最新尝试。为了让公众利用手机更加便捷地获取和了解身边空气、水和污染源信息,IPE与阿拉善SEE、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合作,在2014年6月发布了污染地图1.0版本,2015年3月又上线蔚蓝地图2.0版本,共覆盖390个城市的2540多个空气站点, 3879个水质站点,近9000家主要废气、废水污染源企业,并实时更新排放数据。
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结合,意味着公众不但可以查询环境数据,更可以便捷地通过手机一键分享至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而这样的分享又与多地环保政务微博建设形成了对接。公众@当地环保政务微博,而山东、浙江等地环保部门则通过微博接收“微举报”,并发布对投诉信息的核实结果及处理意见,与公众产生互动,共同推动数以百计的企业回应在线监测数据超标问题。其中山东全省17个地级市环保政务微博全部开通,并开创了“省级-地级市-区县级”三级环保政务微博体系,形成了全省环保系统微博联动机制,实现了“线上交流互动,线下执法联动”,在推动企业强化环境守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环境数据仍待大力扩展
环境数据纷繁多样,但基础有三个大类,即环境质量信息、污染源信息和生态状况信息。从环境质量信息看,空气质量信息公开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从现状看,部分地区数据有效率有待提高;未来监测点仍需要扩展到更多的重点地区,进而需要从城市点扩展到面;在特定地区,空气质量信息公开需要包含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的特征污染物;预报能力需要有大幅度的提高。
水质和土壤质量的信息公开则存在显著的差距。河流、湖泊等地表水监测数据有一定的公开,但普遍存在不够全面、及时和完整的问题;饮用水源地水质事关公众健康,需要监测的指标繁多,目前许多地区未能有效监测和发布;地下水水质信息刚刚在近期做了统计数据的公开,显示形势严峻,但监测范围有限,且监测井的具体信息没有公开;土壤信息的公开也只有一个全国层级的统计数据,污染土地的具体信息基本难以获取,差距极为明显。
污染源信息的公开方面,在3000多家国控重点废气污染源之外,各省和地级市还有数量庞大的废气排放企业,包括很多排放量大和管理粗放的企业,其排放数据没有向公众公开,无法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新环保法和新大气法都要求各城市发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而2016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并依法公开排放信息。”IPE与阿拉善SEE、自然之友、绿色江南等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倡议,并已开始与多地环保部门和重点企业沟通。我们相信,市级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并实时公开,将极大地扩展污染源数据公开的范围,对企业排放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监督。
建设环保大数据平台,需要完善信息公开,近期看是首先把已有的信息进行充分公开,从远期看则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环境监测网络。我们看到,国务院和环保部已经着手布置相关工作。2015 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存在范围和要素覆盖不全,建设规划、标准规范与信息发布不统一,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要求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国家重点监控排污单位要建设稳定运行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2015年6月,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也明确提出:“大数据、‘互联网+’等智能技术已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要加强数据综合应用和集成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2016年2月,环保部通过《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提出集中管理数据资源,推动系统整合互联和数据开放共享,通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大数据应用平台、管理平台和大数据环保云平台架构,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民化。
形成环境数据统一开放平台
信息公开不止是为环保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基础,数据量大并不能算是大数据,因为大数据的特征不仅是数据量要大,同时数据种类还要多,包括看似不相关的数据类别,直至大量的非标准化数据。而这样的数据,只有通过数据共享、交叉复用后,才能获取最大的数据价值。
将大数据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深化应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把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数据资源整合提到最为优先的位置。以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的目标,为实现“将大数据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深化应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要求到2017年底前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
而为了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纲要》要求形成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开放共享的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率先在包括环境和与之相关的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地理、科技、资源、农业、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重要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带动社会公众开展大数据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和创新应用,充分释放数据红利,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从推动政府治理精准化的角度,要求在企业监管、质量安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领域,推动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将市场监管、检验检测、违法失信、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物流、投诉举报、消费维权等数据进行汇聚整合和关联分析,统一公示企业信用信息,预警企业不正当行为。推动改进政府管理和公共治理方式,借助大数据实现政府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透明化管理。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也提到要全国联网,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其中包括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气象、海洋等部门和单位获取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要实现有效集成、互联共享。国家和地方建立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共享与发布机制,重点排污单位要按照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将自行监测结果及时上传。
无论是《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还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主要都是从政府主导的角度规划大数据的挖掘与运用。而实际上,由于移动互联网能更加便捷地收集用户信息,比如个人的位置、能源、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这些天然分散的数据,未来结合便携式甚至可穿戴的环境传感器,大量的用户产生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将激发产生全新的环境信息收集、使用方法和数据通道。
通过将规范的政府环境监测信息和大量的用户产生内容汇聚到一起,可促进多方参与环境决策和管理,推动企业污染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系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