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对比
2016-09-15林坤妮
林坤妮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对比
林坤妮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本文将系统阐释严复的信达雅三原则及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并在辨证唯物主义的视角下对严复的“信达雅” 及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进行对比分析。从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翻译实践经历的异同去分析各自翻译理论的异同。最后提出, 应当正确对待中西译论的异同,不可忽视中西译论自有的传统,同时要相互参照, 相互阐释, 以发扬传统译论的特色。
中西译论:严复;泰特勒;辩证唯物主义
一、中西翻译标准简述
在中西翻译发展历史中,各学者和翻译家们始终未停止过对翻译标准的探讨。他们大都先后对翻译的标准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和归纳。追溯至几千年前,我国的翻译标准就有道安的“五失本”和“三不易”,玄奘的“五不翻”。而后有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而西方的突出代表有十六世纪法国多雷的“翻译五要素”,德国路德的“翻译修补七规则”,十八世纪英国泰特勒
的“翻译三原则”,二十世纪英国纽马克的“语义翻译” 和“交际翻译” 以及美国奈达的“动态对等”。
二、严复“信达雅”的阐释
在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说到:“译事三难:信、达、雅。”“修辞立诚”是说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翻译固然不是表现作者的真实意图,而是译者要正确传达原作者的真实感情或意图。“辞达而己”强调言辞以表达意思为目的,说的话写的文章要使别人明白,同样,翻译的译文要使读者理解。“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文章必须要讲究文采。如果文词平庸,味同嚼蜡,则欲明道,又会有多少人去看?
三、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阐释
l790年,英国翻译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在伦敦发表的《论翻译的原则》中他指出:“Agoodtranslation can transplant the advantages of the source text into another language completelyand thoroughly.”“transplant”就是“成功地迁移或移植”,也就意味着某事物转移到新环境后达到了匹配与适应的状态。用到翻译的层面上讲,就是要让译文不管从文化传递层面还是语言表达层面都要符合译语环境。泰特勒在其对翻译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original work;2.Th 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writingshould be ofthe same character withthat of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all the ease oforiginal composition.
第一个原则是讲译作应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思想;第二个原则是讲译作应忠于原作的形式和风格,对于风格的忠实,不仅仅局限于对于原作的文体风格或类别的对等,还要与原作作者的个人写作风格和相应时期的背景风格一致。第三个原则是强调,译文的行文要如原语写作般自然流畅。
四、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字的文化渊源不同。中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字也是作为一门艺术,可以欣赏的。因此‘中国的许多翻译家将文学翻译视作是一种艺术。要求译文在信的基础上强调“达”甚至是“雅”。而西方人要求文学表达方面的严谨。西方许多翻译家认为翻译应如做科学般严谨。
(二)中西传统译论的主张不同。在许渊冲先生所著《翻译的艺术》一书中提到:由于西方的文字是形合文字,他们之间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可以对等的,所以西方的翻译家提出了对等论(等效论)。泰特勒之前接触到的语言几乎都是西方各国家的语言,所以他认为翻译应该尽可能达到与原文在各个方面的对等发挥原文的各种优势, 西方译论主张对等。但中文不能做到与西方语言的完全对等,故,只能主张优化。
(三)内涵不同。严复翻译标准的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于信达雅三个字的内涵界定不清楚。如果其中的“信” 除了指忠实原文的意思表达之外,还包括了行文手法风格在内,那么这一个“信”字就包含了泰特勒的整个三原则。按严复本意,由于中英文之间句法差异太大,翻译过程中必须相应的采取一些灵活变通手段,用通顺流畅的语言彰显原文思想意义。可见,“达”与泰特勒的第三个原则“译作应如原语般流畅”意义相似。“雅”按照严复的意思是为求“达” 而使用“汉以前字法句法”这是严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吸引特定的目标读者已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而采用的特殊手段。
泰特勒认为第一个原则是最重要的,其余两个都是对第一个的补充,他强调,译作要保留原作所有的信息内容, 保持原作风格,像原作一样通顺达意。也就是说,译者应尽可能多的去反映出原作中的每一个方面。
五、比较研究的启示
(一)不可忽视中西译论丰富的自有传统。尽管从整体上来说, 中西方译论有了某种程度的接近和融合, 但各自仍然是在本文化体系内部的自然演进, 没有也不可能脱离各自文化传统的深厚滋养。但传统译论的现代阐释往往忽视了这种差别, 而急于和西方译论相比附, 以为只要找到中西译论的共同之处, 就能确认传统译论的价值, 也才能从中西译论发展的明显不平衡中找回久已失落的文化自信, 而对中西译论之间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对各自学术传统之间的内在连续性明显认识不足。
(二)注重与传统译论相互参照、相互阐释。在某种程度上, 中西译论对话是在一种不平衡状态下进行的, 正如谭载喜所说:“ 我国对于西方译论的介绍, 远远超过西方对于中华译论的介绍。”(谭载喜2000:183)这种不平衡状态在当今译界仍有相当的市场。
(三)中西译论的相似性—— 翻译研究的科学性。正如谭载喜所说:“不同的翻译传统尽管翻译实践不同, 但它们可以产生出彼此相同或相似的翻译思想和理论。这是因为翻译是人类共同的一项由原则指导的活动, 最深层、最根本的那些原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是跨语言文化的。”(2000:221)
翻译中的一些基本现象,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们能够达成共识, 恰恰说明了翻译的规律性, 即它的科学性。这种规律性是不分中西普遍存在的,亦即人们所说的“ 科学无国界” 或“ 真理只有一个” 。所谓中西译论的区别实际上是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 造成达致真理的方法有异, 以及表现真理的形态不同, 并不涉及翻译研究的科学性本身。中西译论无论表面或深层有何不同, 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从纷繁复杂的翻译现象中把握规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翻译研究体现了它的科学性。
H315.9
A
1671-864X(2016)09-0074-01
林坤妮,女,汉族,四川师范大学2014级研究生,语言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