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高管的身份之变

2016-09-14江寒秋

齐鲁周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契约化经理层董事会

江寒秋

2015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正式出台。自此之后,国企改革大大提速,各类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作为国资大省,山东近年来的国企改革步伐走在全国前列,并形成了国企改革的“山东模式”。观察山东国企改革的诸项措施,国企高管的身份变化尤为值得注意。2015年6月,山东国企改革对此率先破题,以国企经理层的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作为改革重点。一年来,一批国企高管被摘掉“官帽子”,从厅级干部变成了职业经理人。

高管“摘官帽”

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去年6月份开始,山东省出台政策,对国企高管实行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新建和改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高管集体摘掉“官帽”,成为合同制的经理人,不再是省管或者国资委管理的干部。

鲁信集团总经理相开进是率先“吃螃蟹”的国企高管之一。他曾担任鲁信集团总经理两年多,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他的省管职务被自然免除,转而成为鲁信集团契约化的总经理,与董事会签下了3年合同。

“一出一进”看起来没变化,但他的身份已经彻底改变。他笑称,以前他相当于正厅级干部,现在是“一介布衣”。“以前如果做得不好,组织部门可能把我调个地方,现在做不好可能会被直接解聘。”相开进说,实行契约化管理后,工作压力与以前相比明显加大。

市场化选聘让国企高管的收入实现了能高能低。记者在中泰证券总裁毕玉国的聘用合同上看到,如果完不成董事会下达的经营任务,他将被扣发绩效工资,业绩考核分低于60分可能被董事会直接解聘;但如果超额完成指标,他也将获得额外奖励。

中泰证券董事长李玮说,以前虽然也给高管下达经营指标,但那是与高管集体签订合同,约束力较小。现在合同直接签到个人身上,权责更为明晰,也破除了同业竞争中的薪酬制约。他说:“证券行业最宝贵的是高端人才。在市场化机制之下,我们可以拿与同业水平相符合的薪酬引进和留住人才。”

山东省国资委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15户省管企业应实行契约化管理的58名高管人员中,54人选择契约化;7户企业按照市场化方式新选聘了19名高管。不选择契约化的国企高管,将退出企业经理层。

经理班子的选拔和任免也发生了变化。山东省国资委主任张新文介绍,以前省管企业的高管都是由山东省委组织部或者山东省国资委选任,如今这一权力回归国企董事会,由董事会按程序聘任、实行契约化管理企业高管,并签订合同、设定任期目标。

高管有了任务和压力,也需要有相应的权力来经营企业。在过往实践中,国资监管机构、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不清的问题较为突出,高管权力受限、责任不清。针对这一问题,山东省在本轮国企改革中重新厘定了国资监管机构、国企董事会和高管的权责边界,使属于董事会、高管的权力和责任更为明晰。

“我们把本应属于企业的权力全部还给企业,还将属于股东会的部分权力授权给董事会,让企业真正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张新文说,如今山东国资监管机构、国企董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国资监管机构不再干涉国企具体经营活动,董事会通过合同授予经理层经营权,国企运作更加切合市场规律。

高管市场化选聘之后,如何确保“党管国企”得到有效落实?张新文介绍,山东省通过公司章程确定了关系企业改革发展重大事项由企业党委事先研究、董事会和经理办公会按照法定程序决策的议事规则。契约化管理的经理层成员,符合条件的可担任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除列席董事会外,是党员的一般列席党委常委会。

张新文说,这样的制度安排,既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得到贯彻执行,又便于决策层与执行层的协调沟通,让高管及时了解企业战略目标、决策背景和努力方向,从而发挥高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从企业经营管理者到企业家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此轮改革,是对国企经理层进行契约化管理。通俗地说,即“总经理”们摘掉官帽,变身职业经理人,企业的一把手——“董事长”们则依旧属于党管干部。

由此可以看出,国企高管的身份已经基本厘清,但国企一把手——董事长们的身份依旧在政企之间摇摆不定。国企一把手算不算企业家?

经济学家张曙光在《中国企业家的功绩、处境和命运》一文中写道:“本文所讲的中国企业家,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家;国有企业的老总不是企业家,是官员……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那么,国有企业领导者到底是不是企业家?

饱受外界国企老总不是企业家的质疑,中国建筑材料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曾称:“我经常面对这样的问题,就是说民企的领导人是企业家,国营企业的领导人算不算企业家?凭什么算企业家?其实这也是30年来的一个问题。我从一个技术员做起,把北新从一个亏损的境地带出来成为上市公司,又把建材这家企业从困难中带进世界500强……其实我也是用企业家精神来做的。所以,我老说国有企业也是企业,而且也进入了市场,既然进入了市场,市场也应该把我们当作企业家。”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在一次论坛活动上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这是在最权威的文献里第一次出现“企业家”三个字。以前在中央的规范性文件里,对企业领导者的称呼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领导人员,一个叫者,一个叫员,现在不是了,现在叫“家”,从者、员到家的变化,可能是一两个字的差别,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家认识的一个深化。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可以说国有企业在无数企业家的领导下,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企业家是一个客观存在,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他一直就在那里,不管你爱或者不爱,他就在那里。可以说三中全会的决定非常重要,我个人认为,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确实是存在的,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是企业战略的引领者,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率领企业在市场竞争打拼,是企业的灵魂人物,是企业中最关键的少数。

猜你喜欢

契约化经理层董事会
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探讨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关于国有企业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公司董事会的职权再造
契约化管理推动国有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煤炭企业集团契约化经营的探索与实践
对我国网络人格权法律保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