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对口招生学生培养模式衔接的探索与实践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2016-09-14倪政林毛万胜

菏泽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训目标

刘 俞,王 芳,倪政林,毛万胜

(1.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安徽 马鞍山 243031;2.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系,安徽 马鞍山 243000)



高职对口招生学生培养模式衔接的探索与实践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刘俞1,王芳2,倪政林1,毛万胜1

(1.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安徽 马鞍山 243031;2.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系,安徽 马鞍山 243000)

针对高职对口招生学生,阐述了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工作的重点.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进行研究,提出了“以岗位能力、职业技能认证及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引领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模式,同时对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提出了实际的解决方案.

高职;对口招生;中高职教育;培养模式衔接;计算机应用技术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满足生产和服务一线需求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中高职教育及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求,加快构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学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其中的重点任务.

目前,在中高职教育的生源衔接模式上,主要有“5年一贯制”模式和“对口自主招生”模式.前者是指高职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在5年内先后完成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学习,在这种模式下,5年的教学在同一所学校完成,中高职的衔接已经融合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里了,因而,实现起来较为容易;而后者是指中职毕业的学生通过选拨,进入高职院校中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继续学习,在这种模式下,中职的教学和高职的教学是相对独立的,遵循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实现针对“对口招生学生”培养模式的中高职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项目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对高职“对口招生学生”的培养模式衔接进行研究与实践,研究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1)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2)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

1 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两者培养目标的区别表现在人才规格和培养层次不同.中等职业教育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双重性,既要发挥其基础性教育的作用,又要在此基础上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在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时,必须在保证在两者相对独立的前提下,以一个合理的标准实现两者的双向对接.

在本研究中,针对中高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提出“以岗位能力、职业技能认证及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引领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模式,如表1所示.

表1 中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由表1可见,在这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模式中,首先根据调研及分析,明确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人才的岗位需求,进而确定这些岗位具体需要的职业能力,将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相应的岗位能力对接,使得对中高职学生在岗位能力的培养上实现衔接.同时,将岗位能力与现有的国家职业技能、职业资格标准对接,实现中高职教学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与国家中、高级职业技能及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融通,同时,也使得中高职学生在职业证书的获取上实现中高衔接.

2 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

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各类课程,这些课程相互分工、相互联系,从而构成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的系统教学,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专业能力结构和素质能力结构的构建.因此,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在中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衔接中,其课程体系的衔接是重点.

中高职教育中的课程体系主要由职业素质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集中实训课程构成,因此课程体系的衔接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中高职的这三类课程及其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的衔接.以下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分别对这三类课程的衔接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

2.1中高职教育职业基本素质课程的衔接

由于中职教育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双重性,中职阶段的职业基本素质课程还是以基础性教育为主,而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其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其职业基本素质课程的内容和目标紧紧围绕专业需求,为专业服务.因此,中高职教育职业基本素质课程的衔接应体现为由基础性过渡为专业性.针对中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其主要的职业基本素质课程(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衔接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中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基本素质课程的衔接

2.2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课程的衔接

职业能力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使其达到专业岗位能力要求所设置的课程群.其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要与国家中、高级职业技能及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达到所培养的中高职人才在岗位能力层次上衔接的目标,体现从“经验型”(熟练应用能力)人才向“策略型”(设计与创新能力)人才[2]的提升.根据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层次不同,职业能力课程可具体分为职业基础能力课程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站设计方向)的中高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衔接,如表3所示.

表3 中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衔接

2.3中高职教育集中实训课程的衔接

集中实训课程是在经过各门课程系统的学习后,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及项目任务,让学生在项目任务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综合训练所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进一步使学生适应具体工作的环境、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中高职集中实训课程仍要依据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开展,实现能力层次上的衔接.在中高职教育集中实训课程的衔接中,要实现在学生能力培养层次上的对接,中职的实训课程以小规模验证性实训为主,以提高操作技能为目标,主要形式为校内集中实训;高职的实训课程以中大规模设计开发性实训为主,以培养自主设计创新能力为目标,主要形式为校内集中实训及企业顶岗实习.

3 结语

本研究针对“对口自主招生”学生中高职培养模式的衔接,提出“以岗位能力、职业技能认证及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引领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模式.同时,对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具体实现方法.然而,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和对应的课程体系要根据社会的需求情况不断地调整.同时,还要在教学方法与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等环节上实现衔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所培养的人才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2]姜大源. 经验与策略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1-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Convergence of Training Mode of Counterpart Enroll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LIU Yu1,WANG Fang2,NI Zheng-lin1,MAO Wan-Sheng1

(1. Electronic Information Department, Maanshan Technical College, Maanshan Anhui 243031, China;2. Depart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 General Courses, Maanshan Teacher’s College,Maanshan Anhui 243000,China)

The paper expounds the focal point of the convergence of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 enrolled counterpart students. Taking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connection of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urriculum systems between the secondary and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t puts forward the model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guided by connection among position ability, professional skill certification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and proposes practical solutions about curriculum system connection.

vocational college; counterpart enrollment; the secondary and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nvergence of talents training mode;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1673-2103(2016)02-0109-03

2016-01-24

2016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584)

刘俞(1976-),男,辽宁省沈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G642.0

A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实训目标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