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站点”的城市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设计

2016-09-14徐茜俞礼军

公路与汽运 2016年4期
关键词:公交线线网换乘

徐茜,俞礼军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

基于“多站点”的城市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设计

徐茜,俞礼军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

针对目前城市常规公交线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公交线网进行优化设计,将交通小区对应到多个出发或到达站点即“多站点”,实现公交线网设计的“一次成网”,并将该思路的求解结果与单个站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公交线网设计;交通小区;多站点

公共交通线网的设计是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中的关键部分,如何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对于居民日常出行乃至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城市常规公交线网设计主要包括线网结构和线路频率的确定,以往的公交线网设计研究中多将交通小区对应到单个站点,与交通小区周边站点的实际设置情况不符。此外,已有的公交线网优化设计模型多存在忽略乘客换乘行为、求解结果不稳定、不同线路上站点重复率较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将交通小区对应到多个出发或到达站点(简称“多站点”)的公交线网设计思路,并建立模型。该模型以系统总成本为目标函数,以线路长度、频率约束、运输能力等为约束条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同时根据线路调整对初算解进行调整,以克服线路上站点重复率较高的问题。

1 公交线网设计模型的建立

1.1目标函数

乘客和运营者是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两大主体,两者之间的利益相互冲突。高效的公交线网应既能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又不需运营者支付过高的运营成本,即需兼顾乘客和运营者双方的利益。因此,公交线网设计模型以系统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系统总成本包含乘客出行成本和运营者成本两部分(见图1)。

图1 公交线网总成本结构图

由图1可知,目标函数的表达式为:

TC=CU+CO

式中:CU为乘客出行成本,由等车成本CW、车内成本CI、换乘成本CR构成;CO为运营者成本。CU=CW+CR+CI

式中:N为路网中的节点总数;i、j为路网中的任意两个站点;rij为节点i、j间愿意换乘的乘客比例;qij为节点i、j间的需求量;T和TRWij分别为节点i、j间选择直达、换乘出行的乘客对应的平均等车时间(h);VNRW和VRW分别为选择直达、换乘出行的乘客的单位等车时间价值(元/h);TRij、VR、TIij和VI分别为乘客的平均换乘时间(h)、单位换乘时间价值(元/h)、平均车内时间(h)、单位车内时间价值(元/h);fij、Dij分别为以节点i为起点、节点j为终点的线路对应的发车频率和线路长度;c为车辆的单位运营成本[元/(车·km)]。

1.2约束条件

(1)线路长度约束。公交线路长度应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根据设计经验及实际情况,公交线路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根据算例路网的大小,假设研究线网中所有公交线路满足大于200m、小于3000 m的条件。对于以i为起点、j为终点的线路,有:

(2)频率约束。同一线路双向频率相等,线路发车频率需满足最大、最小发车频率的约束(算例中最大、最小发车频率分别取20、0),同时满足整数条件的限制,即:

(3)运输能力约束。以OD对的起点为考察对象,经过某一OD对的所有线路(包括直达线路、换乘线路)所能提供的服务应大于等于OD对间的乘客出行需求,即线路的运输能力至少应满足OD对间的出行需求。假设公交线网中所有运营公交车辆的车型及性能相同,且具有相同的车容量k。

式中:qij为OD对(i→j)间的乘客需求;fij为以i为起点、j为终点的线路Rij的发车频率;mij为辅助变量(0~1变量),若线路Rij为i→j间的直达线路或换乘线路(起点i至中间换乘点k间的线路),则mij=1,否则mij=0。

2 求解思路

线网设计问题的求解主要包括路网预处理、初始候选线路的生成、模型求解和线路调整。

2.1路网预处理

与已有研究不同的是,该设计将交通小区对应于多个站点,故在线网设计求解之前需对路网进行预处理,即通过增加虚拟节点描述交通小区内与路网产生联系的过程,并以此为依据对路网中的节点进行分类,确定各小区OD间的最短路径及对应的需求分配。

图2为路网的简单示意图,路网采用节点、路段、小区来描述。其中i表示中心节点,i1、i2、i3、i4表示小区i的分配节点,1、2、3、4表示小区i内的交叉节点(即公交站点),路段是指图中所示所有节点间的连线。

图2 路网中节点、路段、小区示意图

2.2初始候选线路的生成

最短路径的求解算法较多,包括Floyd算法、Dijkstra算法、K最短路算法等。这里采用Dijkstra算法求解各节点间的候选线路,并根据线路长度约束对生成的最短路径进行筛选,确定初始候选线路集合。被剔除的线路令其发车频率为零。

2.3模型求解

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建立的公交线网设计模型进行求解。主要步骤为:

(1)确定初始温度T、初始解S及每个温度下的最大迭代次数L,令k=1。

(2)根据上一次迭代计算的解与随机数η确定此次迭代的新解Sk。

(3)fSk( )为当前解对应的评价函数,即设计模型中的目标函数。判断fSk()与fS()的大小,若fSk()<fS(),则接受当前解,令S=Sk,即将当前解存储为最优解;否则,以概率θ=exp[(f(Sk)-f(S))/T]接受当前解。

(4)若满足迭代终止条件,则算法结束;反之,令T=T/k,返回步骤2,继续下一温度下的解的搜索过程。

2.4线路调整

根据已提出的线路合并与取消思路,对生成的线网解进行调整,以避免线网解中不同线路间的站点重复率高的问题。

2.4.1线路取消

若线路Ri′j′包含于线路Rij,即线路Ri′j′上的所有站点均在线路Rij上,则2条线路中只保留线路Rij,取消线路Ri′j′,令fi′j′=0。

2.4.2线路合并

若线路Ri′j′从起点站开始,30%的站点为线路Rij上的连续站点,且最多通过两路段可实现Rij与Ri′j′两线路终点站间的连接,则取消线路Ri′j′,令fi′j′=0。

3 算例及结果分析

以7个交通小区、15个节点(交叉节点)、44条路段(双向)构成的简单路网为例(见图3),对单一模式下基于“整体规划”的城市常规公交线网设计问题进行研究。为便于研究,对原路网进行预处理,结果见图4。处理后的路网由7个交通小区、15个节点(交叉节点)、82条路段(双向41条路段)构成。

图3 算例路网示意图

图4 处理后的路网示意图

假设公交车的行驶速率均为30km/h;愿意通过换乘到达目的地的乘客比例为0.05;乘客车内时间价值为30元/(人·h),不愿换乘的乘客车外时间价值为50元/(人·h),愿意换乘乘客的车外时间价值为70元/(人·h);车辆容量为70人/车;每次停靠站时间为0.02h。客车运行成本主要包括燃油消耗、通行费、人员工资等,加上车胎耗损费、人员费用、企业运转办公费用等,折合的单位运营总成本为30元/(车·km)。其他已知条件见表1~4。

根据上述已知数据,对算例路网进行求解,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求得的最优解中系统总成本为13910元,线路总数量为5条(双向10条)。为对该思路下的求解稳定性进行研究,进行多次试算。试算结果表明该思路下的求解结果较稳定。

表1 OD需求矩阵 人

表2 交通小区相关数据

表3 分配节点对应的交通小区归属情况

表4 交叉节点及分配节点的坐标

表5 算例路网的求解结果

4 结语

该文将交通小区对应于多个站点,对城市常规公交线网设计问题进行研究,更符合交通小区周边站点的实际设置情况。研究中考虑了乘客的换乘行为,建立了以系统总成本为目标函数,以线路长度、频率等为约束条件的公交线网设计模型。对该模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并应用线路调整思想对线网解进行调整,有效克服了不同线路上站点重复率高的问题,且通过多次试算,该思路下的模型求解结果较稳定。

[1] 俞礼军,梁明苹.基于整数非线性规划的城市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设计[J].中国公路学报,2016,29(2).

[2] 梁明苹.公交线网设计算法分析及线路调整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5(7).

[3] 高伟.城市轨道交通关联常规公交接驳线网优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U491.2

A

1671-2668(2016)04-0032-04

2016-03-20

猜你喜欢

公交线线网换乘
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改进遗传算法的公交线网优化研究
杭州与绍兴城轨线网自动售检票系统换乘方案
新型线网城轨乘客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轨道交通COCC线网信号系统设计
公交线网及发车频率同步优化研究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对比与分析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多线切割机摆动方式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