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泄露,该谁来为“安全”负责?

2016-09-14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花花个人信息

“妈妈救救我!我被绑架了!”5月16日,成都某高校多位学生家长接到这样的电话,来电显示是孩子打来的电话,家长心急如焚。花花就是电话中“被绑架的女儿”,接电话的是她的母亲。花花说,16日,包括她妈妈在内,超过10位学生家长接到诈骗电话。警方表示,这是典型的通讯诈骗。 (《成都商报》5月19日)

惊心动魄,这可能是成都某高校几位学生家长最真切的感受,在经历惊悚之后,绑架电话一一被证实为诈骗电话,但是这仍然令人心有余悸。电话诈骗,这个让多少人咬牙切齿的犯罪不知道让多少家庭濒临破产。近年来,电话诈骗不断“转型升级”,像“吸血鬼”吸取民众的血汗钱。

在电话诈骗的背后是一个令所有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信息泄露,诈骗者能够准确地知道诈骗对象的真实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甚至是住址,这就相当于一个人的信息完全透明于世界,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

相信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考试之前接到培训班的电话,买房后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买车后接到保险公司的电话,甚至是生病后接到私人医院的电话,想想都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究竟是谁将个人信息泄露了出去,如果是犯罪分子掌握了这些数据又该怎么办?信息泄露,又该谁来为“安全”负责?

一次泄露,十分危险。在这个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存放的地点有很多,学校、医院、单位、政府部门等地方,而信息泄露也有可能出现在任何环节,而信息的泄露不仅仅会对个人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会对个人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而这种威胁在信息泄露之后将会是持续性的。

曝光的诈骗案例越来越多,但是更令人心寒的是很少看到有相关部门站出来为信息泄露负责,或者说是为信息安全负责,今天是学校学生信息泄露出现诈骗,明天就有可能因为信息泄露发生刑事案件,这不是小事,需要受到重视。

在不断提高公众辨别识假意识的同时,有关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完善约束机制,提高对信息管理单位或个人的约束力,加大对违法买卖信息的打击力度,为公众信息安全负责。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花花个人信息
保护死者个人信息 维权要不留死角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浅论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花花小包
花花历险记
花花历险记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