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野下的高校学报分析研究
——以《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2013年数据)为例*
2016-09-13李克永田水承杨忠民
李克永,田水承,杨忠民
(西安科技大学 期刊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比较视野下的高校学报分析研究
——以《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2013年数据)为例*
李克永,田水承,杨忠民
(西安科技大学 期刊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通过查阅文献法和对比分析法,查阅影响学术期刊的主要影响因子,作为高校学报科技期刊比较分析的主要依据。以指标对比分析为重点,以制定措施为落脚点,按照现状对比—指标分析的思路,以现状对比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比较分析学报与同类学报的办刊规模、载文情况、对比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学报主要影响因子,比较分析与同类高校学报在竞争中的位置与发展态势,明确学报发展的前景及存在问题。通过核心期刊遴选指标、权重及检索数据库,明确学报引证指标的优劣情况及发展面临的挑战。
比较分析;遴选指标;查阅文献法;影响因子
0 前 言
高校学报是学校学风、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学校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1-3]。胡适说过:“办好一本文学期刊,不亚于办好一所大学,也许更为重要”。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说过,看一所大学看三点:一看教学,二看图书馆,三看学报。笔者以《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2013年数据)为例,对高校学报科技期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1 比较分析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以现状对比为研究的基础,以指标对比分析为重点,以制定措施为落脚点开展研究,按照现状对比—指标分析的框架及思路[4-5]。首先,比较分析《学报》与部分省内高校学报、煤炭类高校学报的办刊规模、办刊条件、学科设置等方面的指标,从而把握《学报》在办刊条件上的优势与劣势等主要问题;其次,通过比较分析,明确《学报》在发挥高校教育科研学术主阵地的作用;第三,通过对目前学报主要影响因子分析,比较分析《学报》与同类高校学报在竞争中的位置与发展态势,明确学报发展的前景及存在问题;第四,通过核心期刊遴选指标、权重及检索数据库,明确分析《学报》引证指标的优劣情况及《学报》发展面临的挑战。
鉴于以上思路,本次研究以《学报》为例研究高校学报科技期刊发展问题,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第一,查阅文献法。结合实际走访调研,通过相关文献、学术期刊,查阅影响学术期刊的主要影响因子,作为《学报》与其他同类学报进行分类比较的主要依据。第二,对比分析法。无论是《学报》纵向发展对比,还是与同类学报横向发展对比,均采用对比法。本次研究选取两类大学学报作为主要的比较对象。第一类是国内五所原煤炭类高校学报,分别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山东科技大学学报、河南理工大学学报、湖南科技大学学报、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这几所高校均由原煤炭部所属高校划归省属高校,都具有相同的煤炭行业背景。第二类是省内5所同类高校学报,分别是西安理工大学学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西安工业大学学报,这五所大学与我校处于相同的政策、地理环境,也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
2 高校学报科技期刊比较分析
通过开展与有关同类院校学报对比研究,结合对《学报》近几年发展的反思与分析,针对期刊发展面临的诸多困惑,结合规划目标,做出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明确《学报》在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及存在的不足,明确自身优势和差距,明确办刊定位,明确特色办刊目标,切实加大整改力度,突出特色,谋求科学发展[6-7]。
2.1《学报》近年载文情况
载文量是衡量学术类期刊吸收和传递信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学报》自2008年至2013年的6 a来,每年的载文量和发文量见表1,表2.
表1 2008—2013年《学报》收文统计
表2 2008—2013年《学报》载文统计
2.2《学报》刊文学科及作者层次
从2009—2013年《学报》主要学科高职作者数量变化情况图可以看出,2009—2011,文章作者为高级职称的篇数在上升,2011—2013年,文章作者为高级职称的篇数在下降,主要原因为期刊降格,作者为高级职称的文章稿源减少(图1);
图1 2009—2013年《学报》主要学科高职作者数量变化情况Fig.1 Number change of higher vocational author of journal(2009—2013)
2009—2011年文章来自校内作者的数量也在下降,2011—2013年,文章来自校内作者的数量也在下降;安全学科类的文章数量总体趋势在上升,地矿类文章数量波动比较小。
从2009—2013年《学报》主要学科高职作者比例变化情况图可以看出,2011年之后,文章作者为高级职称的比例在下降,校内作者的比例也在下降;安全学科类的文章比例总体趋势在上升,地矿类文章比例波动比较小(图2)。
图2 2009—2013年《学报》主要学科高职作者比例变化情况Fig.2 Proportion change of higher vocational author of journal(2009—2013)
2.3《学报》与同类期刊对比
《学报》与省外煤炭高校学报进行收录情况和特色栏目的比较,举出5所院校进行对比,分别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除了跟煤炭类高校学报进行比较之外,还将其与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省内5所同类高校学报的收录情况和特色栏目也进行了对比(表3,4)。
通过对比2008—2013年6 a来,5所高校学报的年发文量来看,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的发文量稍多。
表3 2008—2013年省内对比高校学报的发文量对比
表4 2008—2013年煤炭类高校学报文章主要栏目
表4是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和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8—2013年,6 a来发文量排名前六的专业栏目名称。
3 评价指标体系及引证数据分析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发布《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评选采用9个评价指标,包括: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表5)。其中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为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1)被索量:“报刊资料索引总汇”及“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之和与“全国报刊索引”两者数据比较,取大者;
2)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各种相关统计数据相加。其中被摘量来自“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被引量来自“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他引量来自“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3)基金论文比:“中国期刊引文数据库”与“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两者数据相较,取大者;
4)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将期刊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情况按检索系统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分值,然后将所有分值相加。例如,某刊被SCI收录,计3分,被“中国期刊引文数据库”收录,计2分,总计为5分;
5)影响因子:“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引文数据库”相加;
6)影响因子、被摘率、基金论文比的分母:采用整本刊载文量;
7)整本刊载文量:各种统计源数据相较,取大者,少数载文量有明显错误的,手工统计;
8)Web下载量:来自“中国期刊引文数据库”。
对以上统计结果先做隶属度换算,再做加权平均。经过测试和征求专家意见,选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如下。
表5 核心期刊遴选评价指标权重 %
3.1与国内煤炭类高校学报比较
基金论文比是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这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从基金论文比统计图可以看出,与国内煤炭类高校学报比较,《学报》的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下降最快(图3)。
图3 基金论文比统计图(2003—2012年)Fig.3 statistical figure of founded papers ratio(2003—2012)
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从影响因子统计图可以看出,与国内煤炭类高校学报比较,《学报》比2010年有所下降,其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逐渐减弱(图4)。
图4 影响因子统计图(2003—2012年)与煤炭类高校学报比较Fig.4 Statistical figure of impact factor(2003—2012)
即年指标与国内煤炭类高校学报比较,《学报》即年指标在2010年后下降,当年发表论文被引用的的情况无明显变化。
3.2与省内同类高校学报比较
即年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从即年指标统计图可以看出,与省内同类期刊相比,《学报》即年指标在2010年后明显下降,当年发表论文被引用的的情况明显较低。
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从影响因子统计图可以看出,与省内同类期刊相比,《学报》比2010年有所下降(图5)。
图5 影响因子统计图(2003—2012年)与省内同类高校学报比较Fig.5 Statistical figure of impact factor(2003—2012)
从他引率统计图可以看出,与省内同类期刊相比,《学报》他引率最低,即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最低,由于学报是以地矿类文章为主体,地矿类文章被引领域具有特殊性,他引率会相对较低一些。
与省内同类高校学报的引证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学报》的他引率、即年指标偏低,学报所发文章在其他期刊的引用率不高。
4 结 语
胡适说过,办好一本期刊,不亚于办好一所大学,这道出了办好学术期刊的重要性和挑战性。本次研究本着“分析原因、明确短板,凝聚共识、谋求发展”的原则,从基本办刊条件、数据资料来源、与省内外同等同类高校对比、学报降格原因分析、相应对策及建议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学报》与省内相当高校学报、煤炭高校学报的比较,阐明了中文核心期刊遴选的准则、标准及各项权重,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学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References
[1]陈燎宏,王连桥.期刊数字化出版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2011,23(5):98-101.
CHEN Liao-hong,WANG Lian-qiao.Digital publishing of academic journals[J].Journal of Jiaxing University,2011,23(5):98-101.
[2]石朝云,游苏宁,杨文志,等.出路在何方:中国科协赴荷兰科技期刊考察团有感[J].编辑学报,2009,21(4):371-374.
SHI Zhao-yun,YOU Su-ning,YANG Wen-zhi,et al.What we can do:the report on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tech periodical steam’s Netherland visit[J].Acta Editolica,2009,21(4):371-374.
[3]王维朗,吕赛英,张苹,等.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品牌打造的策略[J].编辑学报,2011,23(3):198-200.
WANG Wei-lang,LV Sai-ying,ZHANG Ping,et al.Strategies of brand-building for sci-tech journals under new situations[J].Acta Editolica,2011,23(3):198-200.
[4]贺德方,宋培元,曾建勋,等. 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管理体系研究[J]. 编辑学报,2006,18(1):4-7.
HE De-fang,SONG Pei-yuan,ZENG Jian-xun,et al.Research on management system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igh quality scientific journals[J].Acta Editolica,2006,18(1):4-7.
[5]粟晓黎.论科技期刊与行业规范的互动[J].编辑学报,2010,22(4):309-311.
SU Xiao-li.Interaction between sci-tech journals and industry rules[J].Acta Editolica,2010,22(4):309-311.
[6]郭雨梅,郭晓亮,吉海涛,等.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创新之路[J].编辑学报,2014,26(6):521-525.
GUO Yu-mei,GUO Xiao-liang,JI Hai-tao,et al.Innovation path of academic journa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convergence[J].Acta Editolica,2014,26(6):521-525.
[7]李艳妮,张超英,王利娟.青年编辑的一些感悟[J].编辑学报,2014,26(1):101-102.
LI Yan-ni,ZHANG Chao-ying,WANG Li-juan.Some feelings of young editors[J].Acta Editolica,2014,26(1):101-102.
Analysis of perspective comparative university academic journal——A case of《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2013)
LI Ke-yong,TIAN Shui-cheng,YANG Zhong-min
(PeriodicalCenter,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Xi’an710054,China)
Through literature method and comparative method,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of academic journals,as the main basi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niversity journa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of contrast-index analysis framework and ideas,for index contrast analysis as the key point,to formulate measures as the foothold,to study the status contrast.Study concluded tha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ize,the papers,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he similar journals,analysis of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comparative analysis 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with the same kind of university journals in the competition,clear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journal.Through the core journals selected indicators,weight and searchable database,clea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challenges of Journal citation index.
comparative analysis;selected indicators;literature method;impact factor
10.13800/j.cnki.xakjdxxb.2016.0424
1672-9315(2016)04-0599-05
2016-03-15责任编辑:刘洁
陕西省出版科学基金(14CSC05)
李克永(1970-),男,山东莒南人,博士,编辑,E-mail:530390457@qq.com
G 239.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