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9-13李红香

运动 2016年2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体育教学大学生

李红香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3)



高校心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李红香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3)

摘 要:本文从高校体育教学融入心理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缺失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帮助大学生获得有效的心理教育补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教育;体育教学;大学生

投稿日期:2015-11-22

高校作为人才工厂,只有在全面培养大学生技能和身心素质的前提下,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实际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如果忽视必要的心理教育,则很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半成品”。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发展态势良好,都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探索心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施路径,是发挥体育教学价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1 高校心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当前,一些传统的观念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仍然有非常大的影响,具体而言,高校体育教育习惯提出很多笼统整体的要求,过于看重学生体育成绩和技能的提升,对学生在竞技性方面的要求太多,过度强调体育对学生身体机能的锻炼功效,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全新定义,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体魄,不仅要尽量减少疾病对他们的困扰,也要全面提升他们生理、心理素质以及对外界的适应力。一味地追求学生竞技层面的提高,是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的忽视,也难以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更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此外,在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大环境下,学生运动竞技领域的成绩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在开展心理教育时,出于对成绩提升积极作用的考量,更多的是从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上展开,对于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发展没有赋予应有的重视。这就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心理教育的作用不仅没有得到充分认识,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 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的意义

2.1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的优势

素质教育理念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应努力在体育教学和心理教育之间寻找平衡点,从而不断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人才发展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节奏的新型人才,因此必须追求学生身心发展的高度统一。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做到有的放矢,高度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为心理教育方式的有力贯彻创造条件。同时,心理教育的融入,更有利于科学体育教学方式的实施和检验,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强身健体和保健养生的诀窍和技能,反过来促进素质教育的有力贯彻。此外,高校体育教学应该积极完成观念上的转变,从简单的身体教育过渡到更高层次的文体教育,在进行身体教育的同时实施心理教育,才能够在传授给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对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过硬的人才,才能更有效地贯彻体育育人的目的。

2.2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的可行性

当前,尽管很多大学生的专业课程与体育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体育教学仍然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不分专业,不分年级。一部分高校体育教师不仅在体育学上拥有较高造诣,在运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上也有很深的研究,他们是在体育教育中贯彻心理教育的有机力量。同时,从高校体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发掘大量心理教育资源,可以说,体育教育完全可以作为心理教育的实施载体。一方面,高校心理教育和体育教育的直接获益对象都是大学生群体,二者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有效地增进了自身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很好地获得了心理健康的调解和促进,而在心理健康水平获得提升后,又能够更好地促使自身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这种通过体育锻炼获得的情感体验对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心理教育和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创造了必要前提。可见,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积极融入心理教育,能够同时提升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开展质量,更好地发挥二者优势,也为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3 高校心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 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认知水平

当前,心理教育之所以没有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全面铺展开,与大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或者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不无关系。尽管高校逐渐重视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心理教育依然处于较为尴尬的边缘地位。部分高校甚至将心理教育至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仅仅在德育教研室或学生工作处挂靠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由于师资短缺,很多工作人员由非专业心理学教师兼职担任。部分高校尽管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但在心理教育方面也还是处于探索阶段,师资队伍不够壮大,实际效果也不够理想。对心理教育的重视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高度,没有对实际工作的开展予以足够重视。用一句形象的话概括起来:讲起来特别重视,做起来一般重视,忙起来直接忽视。

目前,高校心理教育缺失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一个学校体育教学水平和心理教育水平发展高低,尽管会受到师资水平、硬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但更大程度上,还是高校对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更大。究其原因,这与高校人才培育观和教育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要想改变心理教育落后的局面,高校必须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明确心理教育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其在高校整体教育中的正确地位。在学校教育轨道中同时纳入体育、心理教育、德育和美育的内容,确保教师队伍的合理配置、课程管理的合理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心理教育的有效开展创造必要前提。

3.2 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心理教育,必须充分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当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情绪问题、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焦虑问题、性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问题等方面。而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主要有逆反、恐惧、焦虑、依赖以及孤独等。如有的同学因为体弱、肥胖或者其他生理原因,在体育课堂上因害怕动作不达标遭到别人的歧视而导致心理失衡,对运动产生恐惧心理,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此外,有的同学表现欲较强,希望在课堂上通过一些优秀表现获得认可和赞扬,往往会尝试一些自己力所不及的动作,再遭遇挫败后容易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为此,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合理地确定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确定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合理的自我认知;(2)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3)培养学生对挫折、失败的心理适应能力,打造他们坚强的个性品质;(4)提升学生的情绪把控力,培养他们沉稳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5)培养学生对心理变化的调控和适应能力,开发他们的生活体育意识。在明确心理教育目标后,体育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就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可以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任务。例如,对于体弱和偏胖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需要达成的成绩指标,从而保护他们的人格,帮助其形成自信心;对于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调高需要达成的成绩指标,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的条件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也不能确定过高,能够完成以上几点,就基本能够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求,实现与体育课程的有效整合。

3.3 积极开发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一直存在重知识技能、轻心理教育的现象,比较充分地开发了教材中知识技能的教学内容,但没有有效开发对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教育因素。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心理教育因素,需要通过一定的身体锻炼方式和组织手段完成,但需要指出的是,部分体育锻炼形式和内容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换言之,只有能够对学生产生强烈心理刺激的体育锻炼方式,才能够让学生形成有效的心理负荷,使他们在体验一定心理情景的前提下出现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获得身心的同步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功能。为此,体育教师应该着力开发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追求体育锻炼形式和内容的困难性、益智性、趣味性、惊险性、合作性、挑战性和竞争性等,只有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效融入这些心理教育因素,才能实现心理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和贯彻。同时,如果体育锻炼项目能同时体现的心里教育因素愈多,其能更好地促进体育课程中心理教育目标的实现。

但是,在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时,也要把握好“度”的问题,准确把握渗透心理教育的具体路径:(1)准确把握体育教学内容的疏密度、运动量以及难易程度,如对于焦虑程度的把握,最好选择中等水平焦虑程度的活动内容,有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2)结合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以往体育课上采用的传统“强制式”“注入式”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对教师课堂主导地位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的,不利于学生主体情感的释放,因此很难给学生创造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体育教师应积极引用先进教育方法,如“探究式”教学等,同时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3)采用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教学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为立体交往方式的运用创造了条件。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入小团体型的活动方式,如分组比赛、分组练习等,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又有利于创造丰富的情感体验;(4)合理地运用教学评价,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地开展形成性评价,及时把握学生的情感变化,从而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保证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可控范围内。例如,对遭受挫败感的学生,教师就应及时予以鼓励性评价,帮助他们恢复信心,形成对体育课程的强烈兴趣。

4 结 语

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应紧跟时代发展形势,培养出既有强健体魄素质,又有健康心理素质的新型人才。体育课程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自身开放性特点,积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现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有机融合,这也是现代体育教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尽管目前心理教育还没有在高校有效地开展起来,但是只要能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认知水平,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状态,积极地开发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就能稳步提升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实际执行水平。

参考文献:

[1]钟鹏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2008,18(5).

[2]陈梅.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功能与体育教学的融合[J].安徽体育科技,2008,29 (1).

[3]秦忠梅.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3).

作者简介:李红香(1982~),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2.039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1-079-02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体育教学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