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之谦存世印谱浅说

2016-09-12林章松

中国书画 2016年8期
关键词:印谱赵之谦成书

◇林章松

赵之谦存世印谱浅说

◇林章松

晚清艺坛上,无庸置疑,赵之谦(撝叔)是得到世人一致公认的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的天才式的人物。他是晚清最为重要艺术家之一,且他的戛戛独造均是在中年时或中年之前就已经完成,个性之强烈、水准之高超,都达到一流水平。纵观整个艺术史可知,赵之谦如此横溢的才华,罕有其匹。

在书法方面,赵之谦(撝叔)早年受何绍基影响,写得一手漂亮的颜体行书,之后风格又转向北碑,变得刚烈浑穆,被世人称为“颜底魏面”。他是清代碑学理论最有力的实践者,其魏体书风之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之典范。

二金蜨堂印存(并内页)

悲盦印存

在绘画上,赵之谦(撝叔)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开创了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创作精神,深受八大山人、石涛、李鱓等先辈的影响;其绘画表现方式与技法,完全得力于其深厚的书法功夫和金石学养。他的笔法似疾风一般,傲视今古,笔力又流利活泼,潇洒自如,画树幽古沉郁,画花则柔美鲜艳,刚柔相济,实在是恰到好处。他的写意花卉最令人称道,独创出极具个性的绘画面貌。

在篆刻上,赵之谦清晰地认识到浙皖等流派印的优劣,在前人基础上广为取法,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文人篆刻艺术始于明,盛于清中期,以丁敬(敬身)、邓石如(顽伯)为主要代表,开派立宗,形成两大体系浙派和皖派。浙派有“西泠八家”,赵之谦(撝叔)初学篆刻之时,赵之琛(次闲)、钱松(叔盖)还在世,皖派当时则有吴熙载(让之)。赵之谦(撝叔)家在绍兴,离杭州不远,在当时交通以及社会环境下,受地域影响,从浙派入手,便成为必然。事实上,赵之谦(撝叔)最初是从学陈鸿寿(曼生)开始的,他曾说过:“余少学曼生,久而知其非,则尽弃之。”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后来放弃学曼生,却没放弃浙派。赵之谦(撝叔)与魏锡曾(稼孙)于福州相遇之前,一直有仿浙派的作品,这期间作品约有近百方左右传世,现在能见到年款时间最早的如“躬耻”“理得心安”,此时印风明显是浙派,而另一方“傅以豫茂臣氏之印信”则称:“此印略有秋景盦意,甲寅闰七月二十五日,冷君为节子刻记。”可见他也用意在取法黄易等人。在其26岁后就有皖派风格出现,赵之谦在“陶山避客”的边款中称:“学完白山人作,此种在近日已如绝响。俗目既托为文何派,刻印家又狃于时习,不知几理,可慨也。”同期所刻的“蕺子”也是仿邓石如。约同年所刻“以豫白笺”及“郭承勋印”又明显是汉印印风,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作品是介于浙派、皖派、汉印之间。

然而,赵之谦(撝叔)并不满足于浙派、皖派和汉印,而是在寻求浙、皖两派相合之处的同时,上溯秦汉,广泛取资,涉猎权量、诏版、泉布、镜铭、瓦当、石碣、汉砖、封泥等,凡能为其篆刻所用,无不广为吸收,为已所用,并能变汇通融,兼收并蓄。他将《天发神谶碑》《祀三公山碑》等碑文经过变化后入印,令人耳目一新;于边款上亦作出大胆变革,将魏碑书体、佛龛造像、变形走兽、马戏杂技等巧妙引进,其取法之广,是前无古人的。

虽然赵之谦(撝叔)一生所刻印不到四百方,但其艺术成就已位列清代篆刻之颠峰,其中诸多历史经典印作,影响着后来之吴昌硕(俊卿)、黄士陵(牧甫)、任颐(小楼)、赵时棡(叔孺)、易孺(大厂),乃至近现代整个篆刻界。

由于赵之谦(撝叔)的篆刻影响巨大,后世辑录、衍生出来的赵之谦(撝叔)印谱很多。不管后世所拓集的赵氏印谱有多少,有一个不争之事实便是其首部自刻印谱是由其挚友魏锡曾(稼孙)为其辑成的。《赵撝叔印稿》是魏锡曾(稼孙)于壬戌(1862)夏开始搜集,赵之谦(撝叔)大量创作亦是从此时始,约半年而成初稿;次年秋冬魏锡曾(稼孙)至京小住,新增部分作品,而后随刻随寄,直到甲子(1864)年,才完成印谱;在壬戌(1862)、癸亥(1863)、甲子(1864)三年中,赵氏为魏锡曾(稼孙)刻二十多方,为老友胡澍(荄甫)刻近二十方,为金石好友沈树镛(均初)刻三十余方。加上自用印及为其他好友的所刻之印,三年刻印二百余方,占赵之谦(撝叔)一生刻印一半多。

上述魏锡曾(稼孙)所辑之《赵撝叔印稿》原稿本二十多年前曾在广州集雅斋获睹,由于当时笔者没想过要成立一间印谱数据室,因此没购下,只叮嘱集雅斋负责人切勿售出此册稿本。此后,此册《二金蝶堂印谱》成为集雅斋镇店之宝。十多年过后,再过集雅斋,问起《赵撝叔印稿》此册印谱事,集雅斋负责人云,为创汇故,不得不将其出售,今不知此册魏锡曾(稼孙)所辑之《赵撝叔印稿》稿本流落何方。

自魏锡曾(稼孙)辑《赵撝叔印稿》问世以后,有关集赵之谦(撝叔)刻印而成之印谱可谓不计其数。印刷本及非刊行之印谱不计算在内,而刊行于世以“二金蜨堂”为题名之印谱计有:成书于同治二年(1863)的胡澍辑本《二金蜨堂印稿》、成书于同治四年(1865)的朱志复辑本《二金蜨堂癸亥以后印稿》、成书于光绪三年(1877)的有万熹斋辑本《二金蜨堂印谱》、成书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的观自得斋辑本《二金蜨堂印稿》、成书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吴隐辑本《二金蜨堂印稿》、成书于宣统二年(1910)的林钧辑本《二金蝶堂印谱》、成书于民国九年(1920)的叶为铭辑本《二金蜨堂印谱》、成书于1950年的吴朴堂辑本《二金蝶堂印谱》、成书于1962年的钱君匋辑本《二金蜨堂印谱》(即《豫堂藏印甲集》)。

而以“赵撝叔”为题名之刊行于世之印谱计有:成书于同治二年(1863)的魏锡曾辑本《赵撝叔印稿》、成书于光绪三年(1877)的傅栻辑本《赵撝叔印存》、成书于宣统三年(1911)的有正书局辑本《赵撝叔手刻印存》成书于民国六年(1917)的西泠有款八册本《赵撝叔印谱》、成书于民国六年(1917)的西泠无款八册本《赵撝叔印谱》、成书于民国六年(1917)的潜泉有款八册本《赵撝叔印谱》、成书于民国六年(1917)的潜泉无款八册本《赵撝叔印谱》。

而以“悲盦”为题名之刊行印谱计有:成书于民国三年(1914)的西泠三册本《悲盦印賸》、成书于民国三年(1914)的西泠四册本《悲盦印賸》、成书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的方节盦辑本《悲盦印存》。

自笔者有建立印谱数据室构想以来的这近二十年间,也一直搜集赵之谦印谱,现时集藏到的计有:西泠有款八册本《赵撝叔印谱》、潜泉有款八册本《赵撝叔印谱》、有正书局本《赵撝叔手刻印存》、西泠三册本《悲盦印賸》、吴隐辑本《二金蜨堂印稿》、有万熹斋辑本《二金蜨堂印谱》、钱君匋辑本《二金蜨堂印谱》、观自得斋辑本《二金蜨堂印稿》、胡澍辑本《二金蜨堂印稿》、徐士恺辑辑本《观自得斋印集》。

现今,可于坊间购得之十九种赵之谦印谱中,以有万熹斋本、观自得斋本、胡澍本、钱君匋本、方节盦辑本、吴朴堂辑本为最好版本,此数种版本均为原石钤拓。

上列存世赵之谦印谱中以有正辑本《赵撝叔手刻印存》为制作最差的一种版本,以林钧辑本《二金蝶堂印谱》、西泠及潜泉所辑有款及无款八册本《赵撝叔印谱》为现时坊间所能见到存印拓最多之版本,西泠及潜泉所辑有款及无款八册本《赵撝叔印谱》是集数种存世赵氏印谱以锌版制成而钤拓,虽说是锌版钤拓,其制作却颇认真,钤拓十分精美,即便不是原石钤拓,却不失为学习及了解赵之谦(撝叔)篆刻过程之好材料。

西泠有款八册本《赵撝叔印谱》、西泠无款八册本《赵撝叔印谱》、潜泉有款八册本《赵撝叔印谱》、潜泉无款八册本《赵撝叔印谱》、有正书局本《赵撝叔手刻印存》、西泠三册本《悲盦印賸》、西泠四册本《悲盦印賸》、吴隐辑本《二金蜨堂印稿》、有万熹斋辑本《二金蜨堂印谱》、钱君匋辑本《二金蜨堂印谱》、观自得斋辑本《二金蜨堂印稿》、胡澍辑本《二金蜨堂印稿》、傅栻辑本《赵撝叔印存》、徐士恺辑辑本《观自得斋印集》、傅栻辑本《华延年室集印》、林钧辑本《二金蝶堂印谱》、叶为铭辑本《二金蜨堂印谱》、方节盦辑本《悲盦印存》、吴朴堂辑本《二金蝶堂印谱》等等,这些存世印谱亦可时不时于坊间购得,但必须说明一点:上述这些存世印谱辑本可说是良莠不齐,购买时必须详加辨析。

(作者为著名印谱收藏专家)

二金蜨堂印稿(并内页)

西泠本赵撝叔印谱(并内页)

责任编辑:欧阳逸川 刘光

猜你喜欢

印谱赵之谦成书
舟泊石门忆事有作·其一
Majorana zero modes,unconventional real–complex transition,and mobility edges in a one-dimensional non-Hermitian quasi-periodic lattice
古意盎然说印谱
Analyze differ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rticulation in Schubert’s Impromptu Op.90 No.1 and No.2
赵之谦篆刻边款艺术价值与文化意蕴探赜
特殊的“古籍”
赵之谦:用篆刻记录刻骨铭心的爱
印谱:古籍中的另类收藏
《尸子》成书年代考
浮生若梦,落眉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