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2016-09-12周春山王朝宇吴晓松
◎ 周春山 王朝宇 吴晓松
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 周春山 王朝宇 吴晓松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论文从影响力、支撑力两个维度构建了经济国际化发展水平、政治国际影响力、人文国际吸引力、生态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对外连通能力六个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测度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并以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纵向测度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总结了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对提升广州城市国际化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广州 城市国际化 指标体系 比较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化的城市成为全球化关键性响应主体。广州作为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外向经济不断推动着城市国际化发展,对珠三角经济发展、空间组织起到了带头作用[1]。提升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对广州以及珠三角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国际化指的是在对外联系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及生态环境的支撑下,城市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方面的国际性交流不断增加,城市经济、政治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文国际吸引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城市国际化水平是一个城市在国际化发展中与国际联系的密切程度,可以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度。关于城市国际化水平的研究,国际上有以斯瑞福特(Thrift)、弗里德曼(Friedmann)、萨森(Sassen)、泰勒(Taylor)等为代表[2-9],侧重选取反映跨国公司及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等较为单一的经济领域相关指标进行衡量,还有以戈特曼(Gottmann)及亚伯拉罕森(Mark Abrahamson)等为代表[10-11]的综合指标研究,研究中不仅考虑了经济方面,还考虑了人口、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中国学者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大部分是从反映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核心要素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12-16],也有一些学者在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核心城市的研究中倾向于选用反映城市国际影响力的指标[17-22]。
本研究从城市国际化内涵出发,从影响力和支撑力两个维度构建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进行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的比较,同时在对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纵向测度的基础上,分析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并对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二、广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横向比较分析
(一)国内比较
1.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以城市国际化水平为目标层,从城市国际影响力及支撑力两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影响力维度包括经济国际化水平、政治国际影响力、人文国际吸引力三个要素;支撑力维度包括生态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对外连通能力三个要素。每个要素下再遴选若干具体指标(表1)。
选用信息熵法对国际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信息熵法是基于信息熵理论的一种相对客观的定量赋权方法,其中信息熵是信息论中用来刻画信息无序度的一个量,某项指标携带的信息量越多,表示该指标对决策的作用越大[23]。
2.国内比较对象的选择。根据城市国际化的内涵及评价的可比性原则,综合考虑城市的经济实力(2013年GDP大于10000亿元)及职能特征,选取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庆五个城市与广州进行国际化水平的横向比较,并计算出六个城市各指标的平均水平与广州城市国际化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3.国内比较评价结果。总的来看,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并不理想,综合得分与北京、上海差距较大,与深圳也存在一定差距,且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低于六个城市的平均水平(图1)。
图1 六城市综合国际化水平对比图
表1 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从六要素发展情况来看(图2),在经济国际化发展方面,广州在六个城市中位列最后。在政治国际影响力方面,广州具有一定的优势,虽不及北京和上海,但比其他的三个城市得分要高,且高于六个城市的平均水平。在人文国际吸引力方面,广州与北京、上海差距较大,并低于六个城市的平均水平。从生态发展水平来看,广州在六个城市中表现相对较好,虽不及北京、深圳,但高于六市的平均水平。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广州位列第五,明显处于劣势。在对外连通能力方面,作为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广州表现较好,具有一定的优势。总的来看,广州国际化发展水平在经济、人文影响力、创新要素方面相对较弱,在政治、生态、对外连通支撑力要素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图2 六城市分项国际化水平对比图(作者自绘)
从具体指标来看(表2),广州对外资及跨国公司的集聚能力与其他五个城市比明显处于劣势。在总部经济方面,广州虽不及上海、北京,但比其他三个城市更具优势。广州在金融方面的发展滞后,“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六个城市中得分最低。在对外贸易方面,广州不具备优势,“进出口总额”得分位列北京、上海、深圳、天津之后,“外贸依存度”得分仅高于重庆市。在政治国际影响力方面,广州具有一定的优势,“国际组织数量”及“外国驻华大使馆和领事馆数目”两个指标均排名靠前;在“友好城市数目”指标得分虽排名第三,但低于六个城市的平均水平。从人文国际吸引力指标来看,广州对外籍人口的集聚能力与北京、上海差距较大;广州的旅游国际吸引力较强,在收入方面虽不及上海,但超过了北京;接待外国游客数虽不及上海、北京,但比其他三个城市更具优势。在生态发展方面,广州的现状建成环境虽好于上海,但低于六市的平均水平;广州的生产对能源的依赖相对较小,与得分第一的深圳差距较小。广州的科技投入明显不如其他几个城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标仅高于重庆一市,且低于六市的平均水平;在科技产出方面,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三市相差较大,且远远低于六市的平均水平。在对外连通方面,广州在航空港及港口发展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二)国际比较
1.国际比较的测评方法。为了明晰广州各要素与高能级的国际化城市间的差距,分别将广州与纽约、伦敦、东京三个综合性世界城市及香港、新加坡、首尔三个区域性国际城市进行比较。思路是在某个指标上将广州与世界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国际化指标的基准值(平均值代表一般水平)相比得到一个比值,这个比值反映了广州在该指标上对两组国际化城市的实现程度。在上文构建的城市国际化水平指标体系基础上,对部分难以获得的指标进行了删减和替换,但大体上能够反映城市经济国际化、政治国际影响力、人文国际吸引力、科技创新能力、生态发展水平及对外连通能力几个要素的情况。分项指标实现度计算公式如下:
表2 六城市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得分表
表3 国际化水平实现度分级表
计算出实现度后,对广州国际化实现度进行分级[23](表3),以对比两组国际化城市的发展情况。
2.广州国际化实现度统计结果。从广州与纽约、东京、伦敦3个综合性世界城市13个指标对比来看(表4),航空港旅客运输量与世界城市差距较大。广州在经济规模、金融中心发展、对跨国公司的集聚能力、空间的利用效率、国际会展发展方面与世界城市一般水平差距很大,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广州经济国际化发展的不足,人文国际吸引力不强的问题。
从广州与香港、新加坡、首尔3个区域性国际城市16个指标对比来看(表5),在金融中心发展、外国游客的吸引及全球联系方面与区域性国际城市差距较大。广州在对跨国公司的集聚、对外贸易、国际会展及空间利用效率方面与区域性国际城市差距很大,同样表现出广州在经济国际化发展及人文国际吸引力的不足问题。
表4 广州对比纽约、东京、伦敦国际化分项指标实现度统计表
表5 广州对比香港、新加坡、首尔国际化分项指标实现度统计表
三、基于纵向比较的广州城市国际化驱动要素分析
(一)基于纵向比较的驱动要素分析方法
1.要素贡献率分析方法。为明确哪些要素对广州国际化发展的贡献率较大,选取广州自改革开放以来纵向的不同时间节点,计算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及各要素得分,在此基础上,用相邻两个时间节点每个要素得分的变化值(yi+1,j-yij)比上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变化值(Hi+1-Hi),描述各指标的贡献率大小Ci,Ci为正值表示对城市国际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负值表示对国际化发展起到阻碍作用[21]。综合考虑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状况及数据的可得性,选取1990、1994、2001、2008、2013五个时间节点进行测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为某一年份,j为某项要素。
2.要素贡献弹性分析方法。借用经济学中弹性理论的思想,以明确各要素的变化与城市国际化发展变化之间存在的关系。“弹性”是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一定比例改变的属性,要素贡献弹性主要是从促进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潜力和效率角度来评价要素的贡献。参考经济学的点弹性的计算公式,弹性E的计算公式如下:
采用双对数回归方法计算要素贡献弹性E的值,将(2)式转化为以下公式:
式中yi为第i年某要素的国际化水平得分,E为要素的贡献弹性,A为常数。通过运用SPSS软件中曲线参数估值的幂函数模型,便可求得广州市的各要素贡献弹性。
(二)广州城市国际化驱动要素
1.1990—2013年广州城市国际化要素贡献率变化。从广州国际化要素贡献率变化情况来看(表6),经济国际化水平要素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贡献作用一直很大,对外连通能力及生态发展水平要素在不同时期对提升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起到较大贡献作用。由于不同时期广州城市发展的重点不同,同一要素在不同时间段的贡献率变化较大。如2010年广州举办亚运会,在此之前广州开展大规模的城市整治工程及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在2008—2013年间,生态发展水平要素对广州提升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贡献率较大。2004年,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建成使用,因此在2001—2008年间,对外连通能力要素贡献率较大。
2.1990—2013年广州城市国际化要素贡献弹性。将五个时间节点的广州城市综合国际化水平评价值及六个要素的评价值录入到SPSS软件中,求得广州六个要素的贡献弹性如下(表7):
根据经济学弹性理论,E>1表示富有弹性,E<1表示缺乏弹性,E=1表示具有单位弹性。因此,以1作为划分界限,城市国际化要素贡献弹性值E>1,说明要素贡献富有弹性,其值越大,说明该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城市国际化水平越大的提升,城市国际化发展对该要素更敏感;反之亦然。
表6 1990—2013年广州城市国际化要素贡献率变化
表7 广州城市国际化要素贡献弹性
从各要素贡献弹性来看,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影响力要素更为敏感。其中,政治国际影响力要素的贡献弹性较大,该要素的提升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四、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
(一)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特征
通过对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及驱动要素分析,发现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广州的城市国际化支撑力要素发展较好,影响力要素发展不足。从与国内外城市对比来看,广州的生态发展水平及对外连通能力要素发展较好;而经济国际化水平及人文国际吸引力要素发展相对滞后。第二,影响力要素中政治国际影响力发展较好,经济国际化水平滞后;支撑力要素中对外连通能力较为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不足。第三,经济国际化为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提升主要靠经济国际化发展驱动,经济国际化要素对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提升贡献作用一直非常明显。第四,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对影响力要素更为敏感。广州的城市国际影响力要素的贡献弹性大于支撑力的贡献弹性。其中,政治国际影响力要素的贡献弹性在六个要素中最高,广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对该要素最为敏感。
(二)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存在问题
1.经济国际化发展水平不高,国际影响力偏弱。广州在经济国际化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经济规模与高能级国际化城市差距很大。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州虽然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与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第二,总部经济发展不足,国际经济控制能力偏弱。从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集聚能力来看,广州与国内的上海、北京等城市相差较大,与东京、纽约等世界城市相比差距更大(表8)。第三,金融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水平不相称。广州的国际资本影响力不足,驻穗的外国金融机构数量不足北京的20%,金融业发展受到香港、深圳的挤压。作为华南区域中心城市的广州,其金融产业与香港、北京、上海、深圳相比是落后的,与其城市发展水平很不相称。第四,利用外资水平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不相称。不仅在利用外资的数量上落后于国内一些重要城市(表9),在质量上也不高。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了广州依靠亲缘地缘关系在接收外资中的优势地位,外商投资模式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使得人才资源竞争力较弱的广州在新一轮吸引资本的竞争中优势较弱[25]。第五,广州的对外贸易规模与其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需求不相适应,外贸依存度较小[1]。广州对外贸易规模与香港、新加坡等区域性国际城市差距较大。2013年,广州进出口总额为1188.88亿美元,仅为香港的15.6%、新加坡的12.13%。
表8 跨国公司总部数量对比
表9 国内主要城市利用外资情况(亿美元)
2.对外交流高端平台发展不足,文化缺乏创新动力。在建设国际交流的高端平台方面,广州无论是在国际组织、国际活动、国际会议的数量和规模方面,还是在常驻境外媒体数量方面,与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广州在文化方面的发展创新动力明显不足,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较小、力量分散、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国际影响力不强等。大部分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世界文化产业链的末端,科技含量不高;创意人才不足,缺乏长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创意研发设计投入高、复制成本低的特点,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对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26]。
3.科技创新支撑不足。广州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与国内主要城市相比存在明显不足。无论是在科技研发经费的支出还是在科技产出方面,广州与深圳、北京等城市差距很大。广州虽然高度集聚了广东省的传统创新资源,但由于受制于广州科技体制不灵活等因素,导致广州的科研机构及高校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原始创新作用,而深圳对广东省在全国专利申请与授权方面保持全国前列的贡献作用远远超过广州。广州在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经济等方面缺乏敏感性,发展远远落后于深圳。面对近邻深圳逐渐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广州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五、提升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对策
(一)重点加强广州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提升经济国际影响力
借助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东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重点推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服务出口,逐步由货物出口向服务出口转变。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本土企业跨国发展。充分利用处于国内外市场结合点的区位优势,提升广州在国际经济体系和国际贸易分配中的地位,强化要素配置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积极发展金融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广州服务业能级[27],走产业高端化、先进化发展路线,通过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充分利用CEPA在广东先试先行政策,以南沙为穗港澳合作核心载体,建立穗港澳合作新平台。推进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服务体制机制,以增强区域金融产业聚集和提升金融企业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快金融机构改革重组,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及经营模式。
(二)充分利用战略机遇,提升政治国际影响力
借助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机遇,加强广州与东盟各国、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经贸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成新的开放格局,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谋求与沿线城市的共同发展,推动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结好,扩大广州知名度。构建高端开放的合作平台,创造更多代表中国城市开展全球对话的战略机会。积极拓展领馆渠道,搭建广州与派驻国紧密联系的平台,深入实施友好城市战略,拓展友好城市的全球布局。
(三)塑造人文发展动力,增强人文国际吸引力
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动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把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集聚发展,加强规划引导,联动相关产业,增强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和渗透力。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组织、投资融资、分配机制、财政税收、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政策。依托广州的城市特色、优势产业和专业市场,树立品牌形象,提升行业话语权,提升会展国际化发展水平及城市国际影响力。加大城市宣传和营销力度,增强城市国际吸引力。
(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充分利用区域的基础研发资源,释放科研机构对产业转型创新支撑的潜力。注重将现有的公共性研发资源向技术研发领域倾斜,注重产、学、研的结合,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促进区域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创新,在重大技术攻关、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服务体系等领域,开拓合作渠道,有效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在产业的新技术及新材料等方面的研发上加大资金支持,同时注重劳动力技术水平的提升。
(五)加强对外连通设施建设,提升要素流动效率
重点发展南沙港区,加快深水港建设进程,提高货物吞吐能力。对内河港较老的码头进行改造,提升内河港的集运能力。推进广州建立国际航务服务中心,通过政府部门联合办公及企业集聚经营,为企业提供相关业务审批、国际贸易、航运服务等“一站式”通关服务。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城市管理职能化,发展智慧产业,营造职能化生活环境,推进智慧广州建设。
六、结语
通过前文分析,广州的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不仅与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城市存在很大差距,而且与国内的北京、上海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从过去的发展来看,广州的国际化影响力要素发展滞后于支撑力要素;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主要靠经济国际化要素驱动。从各要素对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提升的效率和潜力来看,广州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对影响力要素表现得更为敏感,特别是政治国际影响力要素。所以,广州国际化发展的提升,应充分利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机遇,着眼考虑提升广州的国际化影响力要素,特别是经济国际化要素,同时也应该加强支撑力要素建设。
[1]周春山,金万富,史晨怡. 新时期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战略的思考[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3):302-312.
[2]Thrift N J. 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isorder[M]. Oxford: Blackwell, 1989.
[3]Friedmann J, and Wolff G.. World city formation: an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a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82, 6(3): 309-344.
[4]Friedmann J.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J]. Development and change, 1986, (17): 69-83.
[5]Sassen S.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6]Sassen S. Rebuilding the Global City: Economy, Ethnicity and Space. Anthony D. King, ed. Representing the City: Ethnicity, Capital and Cultu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etropolis[M]. London:Macillan Press, 1996.
[7]P. J. Taylor. World Cities and Territorial States under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Globalization[J]. Political Geography, 2000, (1): 5-32.
[8]P. J. Taylor & D. R. Walker. World Cities: a First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ir Service Complexes[J]. Urban Studies, 2001,(1): 23-47.
[9]P. J. Taylor. Specification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J]. Geographical Analysis, 2001, (2): 181-194.
[10]Gottman J. What are Cities Becoming Centers? Sorting out the possibilities[M]. London and Delhi:Sage,1989.
[11]Abrahamson M. Urban sociology: a global introduction[J]. Urban Sociology A Global Introduction, 2014,22(2):203-220.
[12]顾朝林, 孙樱.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际性城市建设[J]. 城市规划汇刊,1999, (3):1-6.
[13]杨立勋. 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指标选择与对策措施[J]. 特区实践与理论,1999, (10): 39-43.
[14]叶贵勋,金忠民. 上海与国内外大城市指标的比较研究[J]. 规划师, 2000, (2): 83-87.
[15]肖耀球. 国际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J]. 管理世界, 2002, (4): 140-141.
[16]薛德升,孙丽萍,李志刚. 广东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水平与过程研究[J]. 地理科学,2006, 26(5): 520-528.
[17]张旭亮,宁越敏.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及国际化空间发展战略[J]. 经济地理, 2011, 31(3):353-359.
[18]孙春媛. 长三角城市国际化水平动态变化与原因分析[J]. 经济论坛,2014, (522): 10-17.
[19]倪鹏飞,彼得·卡尔·克拉索.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20]叶珊珊,翟国方. 基于要素贡献率和弹性分析的城市国际竞争力驱动因子研究[J]. 经济地理, 2010,30(11): 1821-1826.
[21]段霞,文魁. 基于全景观察的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 (02): 61-71.
[22]周春山,颜秉秋,刘艳艳,等. 新经济下广州城市竞争力分析[J]. 人文地理,2008, (2):113-118.
[23]胡晓辉,黄民生,林李月. 福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动态评价[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 3(2):74-80.
[24]陈怡安,齐子翔. 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 经济体制改革, 2013, (1): 46-50.
[25]孔凡娥,周春山. 广州城市腹地划分及变化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06, 13(4):7-12.
[26]周春山,冯莉莉. 广州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布局[J]. 城市观察,2009, 3(3):122-130.
[27]代丹丹,周春山. 1995年以来广州市产业转型特征研究[J]. 经济地理,2012,32(11): 81-88.
(责任编辑:李钧)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Urban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of Guangzhou
Zhou Chunshan, Wang Zhaoyu, Wu Xiaosong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Guangzhou's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dex system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ally summarizing the concept of urban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index system consisting of indicators that reflect 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influenc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appeal which are the elements of urban internationalization influence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leve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connection ability which are the elements of urban internationalization sustenance. The urban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of Guangzhou i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to diffe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cities. Additionally, the driving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uangzhou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evaluating the urban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s of Guangzhou at different times. This paper also explores the features and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s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Lastly,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urban; internationalization; index system; Guangzhou
F291.1
10.3969/j.issn.1674-7178.2016.04.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节约型城市空间增长研究”(40971097)。
周春山,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王朝宇,硕士,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管理。吴晓松,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与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