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的障碍 灵动的课堂
2016-09-10杨怀柱
杨怀柱
摘 要:《障碍跑》是小学体育教材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奔跑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及身体的柔韧性。而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障碍设置一般都是静态的,障碍与学生之间没有形成互动关系。本文在教学活动中,尝试用一根竹竿,采用不同的方法,让障碍“动”起来,学生与障碍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既达到了障碍跑的目标,又训练了学生的机动性、灵活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简约;灵动;随机;灵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1-0065-02
《障碍跑》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跑》单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各种障碍的设置,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障碍选择不同的过障碍方式,包括跑、跳、跨、蹦、钻、爬、绕等,从而让学生学会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并在练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和协调等身体素质,养成不断超越自我、勇于克服困难、灵活应变的能力。
对于传统的障碍跑教学,障碍的选择基本上以体操垫、呼啦圈、山羊、跳箱等器材居多,这些障碍物的设置都是静态的,障碍与学生之间没有互动关系。受2015年《体育教学》第2期陈琪老师《障碍跑原来可以这样上——无器材障碍跑课案例分析》一文的启发,我在一节支教课中,用一根竹竿完成了一节障碍跑的实践课,效果非常好,在给大家以启迪的同时,也希望能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与指正。
本节课的器材选择简单,整节课只用一根长3米左右的竹竿,没用其他任何器材。场地布置可大、可小,本节课用了半个篮球场。本课设计如下。
一、障碍设置:灵活、多变
(一)静态障碍设置
1.竹竿平放在学生经过路线的地面上。
2.竹竿一头着地,与地面成45°角斜放在学生经过的路线上。
3.竹竿与地面平行,高度先40厘米、后80厘米左右。
(二)动态障碍设置
1.跑动的障碍:学生站在队上原地不动,老师拿着竹竿一头,另一头与地面接触成一个斜面,按顺(逆)时针方向迅速跑动,当竹竿到达学生自己面前时,学生快速跳起,让竹竿从自己的脚底通过,以不碰到竹竿为胜,碰到竹竿即算失败。
2.上下移动的障碍:老师手持竹竿一头站在固定位置,把竹竿另一头向上抬起或放下,竹竿离地面高度控制在20~100厘米之间,节奏可快可慢。
3.左右扫动的障碍:老师站在原地不动,手持竹竿与地面呈45°角左右,前后(左右)成扇形不断摆动,摆动速度可快可慢。
二、障碍通过:量力、随机、灵活
1.通过静态障碍时
对于通过静态的障碍,学生根本没有任何问题,难度系数基本为零,此练习放在课的准备部分,可以让学生活动开身体,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
在学生通过第一种障碍,即平放在地上的竹竿时,老师要求学生在跑动过程中,可以采用任何的方法过障碍,但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碰到竹竿,否则算失败一次。第二种障碍和第一种障碍虽然有点区别,但学生也很容易就通过;第三种静态障碍是老师在学生正在过第二种方式的障碍时,突然将斜放的竹竿变成与地面平行,第一次高度为40厘米左右,学生在障碍突然变化的情况下,兴奋度也随之变强,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加助跑跨(跳)的方式,只有极个别同学选择爬(绕)过障碍的方式,通过率由100%陡然下降了许多,全班58个人有七八个碰到了竹竿,因此,在进行第二、三次练习的时候,他们谨慎了许多,通过率又明显提高了;而当老师把竹竿的高度提高到80厘米以后,100%的同学选择钻的方式。
三个变化,学生分别选择了跨(跳)、爬、绕、钻的方式。过障碍的方式随着障碍的变化而随机变化,随着障碍的变化和学生自身的能力而变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知道了什么叫作“随机应变”。
2.通过动态障碍时
通过动态障碍时,好多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但内心的“小斗士”却得到了激发,参与的积极性也高涨,因为,在他们的内心都有一个“想试一试”的“不服输”念头。
如在进行第一个动态“跑动的障碍”时,很多学生不是跳得过早就是跳得过迟,所以第一次练习时,全班有近30%的学生不是被竹竿碰到了,就是在落下时踩到了竹竿,学生刚刚高涨的热情也随之下降,由极度的自信变得小心翼翼。
在此情况下,我又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练习,并有意放慢了跑动的速度,并调整了学生之间的间距,学生通过障碍的成功率随之也提高了许多,使学生再次树立了自信。
随之,我站在原地,把竹竿进行上下移动,竹竿离地面的高度控制在20~100厘米之间,并且速度比较快,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判断能力,而且还要有敏捷的反应能力,这时,学生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在竹竿下落时跨(跳)过去,还是在竹竿抬起时钻过去,同时,还要保证自己不被竹竿碰到,难度系数比前几个障碍大了许多,但通过率却比跑动的障碍要大一点,所以学生不仅兴趣比较高,而且信心也比较足。
在进行多次练习后,我把障碍改成左右扫动的形式,也是所有障碍中难度系数最高的一种,即老师站在原地不动,手持竹竿,竹竿另一头着地,与地面成45°角,并前后(左右)呈扇形扫动。在第一次练习时,即使扫动的速度比较慢,仍有60%的学生通不过,他们不是在开始就被竹竿碰到了,就是在越过竹竿后因跑动速度慢或因顺利通过而得意忘形被回扫的竹竿碰到了,还有的学生在扫动的竹竿面前不知所措、犹豫不前,在后面同学的不停催促下硬冲而导致失败。
在第一次练习后,我让学生先观察一下竹竿扫动的规律,并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时机过这样的障碍,然后组织学生练习第二次、第三次,学生通过率明显提高,并且有少数过不去的学生选择了“绕”过障碍的方式。学生在这个环节的练习中,学会了“量力而行”——前面几个障碍学生没有一个选择“绕”的形式,即使是屡次被竹竿碰到。而这一次,学生学会了“量力而行”,知道了如何面对突发状况,也学会了“变通”。
活动的障碍,让学生与障碍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障碍的难度系数可以由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现场的通过率随时进行调整,虽然比传统的障碍难,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学生在练习中不仅学会了各种过障碍的方法,得到了锻炼,同时也知道了什么叫作“随机应变”、什么叫作“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