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导学”课堂教学改革行动路径

2016-09-10袁昌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现状

【摘 要】随着新课程实施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发展深层挑战加剧,质量提升方式亟待转变。我校构建了基于“成长教育”的“大课堂”课程体系,并重点对课堂教学展开研究,形成学校特色的“自主·导学”课堂。

【关键词】现状;成长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行动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3-0061-02

【作者简介】袁昌华,江苏省邗江中学(江苏扬州,225009)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一、改革背景

1.学校教育的现状。

学校功利性的教育观盛行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教育观将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过程的教育异化为以考试为导向、以高考为终极目标的应试教育。“三有三无”即“有课表无课时,有教室无课堂,有活动无课程”的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技术、音体美、综合实践课程等列入课表却不安排课时,只是以备检查;实验室与各种先进的功能室长期闲置,仅供参观;有些学校活动很多,却没有能够使活动专题化、专题课程化,更糟糕的是,很多学校连这样的活动都没有。

2.课堂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实施多年,“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使本应着眼于“人”的发展的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与情趣的学习生活被异化为见“分”不见“人”的机械的认识活动。课堂的“灌”,作业的“滥”,考试的“多”,管理的“死”,使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三重三轻”表现突出,即“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塑造;重分数提高,轻能力培养;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

3.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现状。

沉重的学业负担、过重的升学心理压力、枯燥、乏味的校园生活,使不少学生形成了被动敷衍的学习观,他们在学习中“被动接受多,主动参与少;解决问题多,发现问题少;统一要求多,个性选择少”即“三多三少”情况严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潜能得不到挖掘,个性得不到张扬,创造精神得不到鼓励;“学生本位”“人格本位”得不到真正的确立。与此同时,教师深陷其中,职业倦怠现象严重,专业生活看不到希望。

二、核心概念

“自主”是指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自我意识,表现为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规划、自我审视、自我调节等,体现为“我在学”;二是学生的能动性,强调主动意识,表现为主动学习、主动建构,不断强化学习的内在需要,由学习兴趣的激发到学习责任的承担,体现为“我要学”;三是学生的独立性,强调我思意识,表现为由依赖走向独立,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鼓励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从而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体现为“我能学”。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导学”是指教师立足于“主导”地位,服务学生的学。通过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并参与学习活动,以便适时点拨、合理评价,用积极情感推动学习。“导学”也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导学习质态,强调的是引导,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调整不良情绪,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二是导学习方向,强调的是指导,通过教与学目标的明确,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能级要求对学生给予相应的指导,对学生自主探索中生成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教与学目标的深处。三是导学习策略,强调的是辅导,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应平等参与学生学习活动,辅导学生优化学习策略,促成学生“会学”,尤其要重视合作学习技巧和问题生成处理的指导。

三、行动路径

基于对教育现状的反思和重构学校教育的迫切愿望,我校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提出了“成长教育”的办学思想,在校训“蓄德·修能·日新”的价值观统领下,通过对校本化课程教学结构体系和课程管理制度整体优化,通过“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区课堂”的实施,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师生与学校共同成长。

在决定启动“自主·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前的2012年冬天,学校召集了校级、年级和学科几个层面的专题调研会议,对改革路径进行整体谋划。

1.全校讨论,形成共识。

经过一个寒假的准备,2013年年初学校提出“转变教育方式,适应学生自主发展”的工作主题。为了统一思想,让教师适应并主动参与这场变革,学校安排了备课组、学科组层面的专题讨论,组织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圍绕“转变教育方式,构建适应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的主题进行深入务实的研讨,大家分析现状,明确思路,交流措施,达成共识。

2.集中骨干,构建核心。

我们明白要将这场改革贯彻下去,行政的推动力量必不可少,但仅仅依靠行政推动改革是走不远的。因此,在成立“自主·导学”课堂改革领导小组时,充分考虑成员构成,包括学科教学和行政背景两个方面。领导小组由学科主任、两名学科教学骨干和校级分管领导组成。另外,该学科的中层干部也参加每次的研讨活动。改革首先从语数英三科开始,学科核心小组学习学校总体要求,进行一次次深入的研讨,对学科教学流程和教学方式达成初步共识。

3.精心打磨,样本引路。

根据研讨思路,每个学科组首先进行两轮专题研究课。第一轮选择一位学科教学素养优秀的教师对一个课型展开研究,前两次都只有参与备课的核心成员、各年级备课组长、该学科中层、校级分管领导和校长参加听课、评课、磨课,在此基础上,对本学科全体教师进行听课前培训,介绍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步骤、教学方式以及所要达成的目标,然后才听课、评课。各学科第一个课型的“自主·导学”课堂模式基本成型。第二轮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各开设一节示范课,要求与第一轮校级公开课一样,也将同一课型研究三次以上,不同的是备课组教师全员、全程参与备课、磨课,学科核心小组也全程参与,校级领导参与听评课活动,为各年级备课组全面展开做好发动、引领、示范工作。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边加强自我研究,边注重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学校先后派出多批教师到省内外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经验的学校听课学习,邀请“生本教育”专家荆志强老师,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等来我校指导。

5.精心组织,活动推进。

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统筹安排各个年级开展“教学开放周活动”;适时安排研究总结活动,及时总结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个阶段的研究重点;组织各种研讨会,如“班级学习共同体管理策略”等;课程改革委员会举行“邗中杯”优秀课评比活动,在学校网络平台组织全体师生参与评课。

近两年,我们定期举办“自主·导学”课堂教学对外开放活动,推进研究的深入,做到班班开放,师生共同行动,共同参与,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改革现状
微课模式支持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反思
大规模开放课程的发展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分班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基于CBET模型教学效果调查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