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爱因生态而多彩 生命因体验而靓丽

2016-09-10颜佳张弛

中小学德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师爱育人生态

颜佳 张弛

师爱是内生的。因此,用规定来要求“爱”,远没有用温暖去呵护爱有效。老师也是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他们也需要爱的温暖。如果只是一味付出却没有得到关爱,产生职业倦怠乃至出现心理疾病,都是必然的。

在生态体验理论指导下,成都实验区从课题研究者到教育行政管理者,再到具体的学校,通过爱的研究和实践,构建起如海洋一般丰富多样的德育生态。

同样是在生态体验理论指导下,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五幼儿园致力于“让爱流动”起来,让老师心田涌现出不竭的动力,师生幸福指数因此不断上升。

更多的学校在关爱教师,让教师感受到爱的温暖上各有“妙招”: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通过打造“分享团队”,让教师在学校这棵“菩提树”下,感受“爱与被爱”的力量;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在“让教师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下,通过阅读、运动、艺术,让教师心田洒满爱的阳光;福建省安溪县第十八小学从学校爱心制度上下功夫,以爱育爱,爱满校园;浙江省沼兴市上虞区谢塘小学另辟蹊经,通过开设电影课堂,让教师会爱。

爱是温暖,爱是美好。在充满爱的场域中,“师爱”与“爱师”,竟是如此地和谐一致!

摘    要:生态体验教育成都实验区的实践切入点是师爱,出口是师生的生命体验,形成了典型的师爱实践特征,发挥出独特的师爱育人、立德树人的效应。渐次臻于一校一特色、一师一爱云的生态友好学校境界,自觉实现传统师爱的时代超越,由朴素师爱升华为使命性的爱,让师爱深层次地焕发出个性生命活力,凸显人格陶养汇聚海洋性师爱,鼓励和呵护学生放飞无限梦想,构建起如海洋世界一样丰富多样的德育生态。

关 键 词:师德;师生关系;师爱;生态体验;陶养;教师群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1-0051-04

作为国家“九五”至“十二五”国家和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的子课题单位和实验区,成都市实验区围绕“生态体验下师德陶养实践路径研究”主题,坚持进行了十多年的实验研究与探索。从最早的青羊区实验,扩展至龙泉驿区、武侯区以至全市范围,迄今已在全省形成生态体验育人气候。成都实验区研究的实践切入点是师爱,出口是师生的生命体验,形成了典型的师爱实践特征,发挥出独特的师爱育人、立德树人效应。本文拟就此作一理论反思与思考。

一校一特色,一师一爱云

实验区的办学实践在生态体验教育理论的顶层设计和指引下,遵循“合格+特长”的人才陶养目标和“全面+特色”的办学理路,生态化凸显师爱的育人价值,初步形成“一校一特色,一师一爱云”的师爱育人新格局、新境界。走进生态体验教育成都实验区,你恍然看到了德国著名教育思想家雅斯贝尔斯当年用诗一样的语言所描绘的美丽师爱风景:“教育就是一片云触碰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成都市草堂小学经过多年持续的生态环境优化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积累起“明确责任、重在渗透、狠抓基础、面向实际、贵在坚持、重视特色”的24字经验。其中特别凸显的,一是全员渗透,即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心存生态环境优化意识;二是全过程渗透,环环紧扣,相互衔接,密切配合且分工明确;三是全面渗透,学校被整体营造成一所“绿色学校”,为进行生态体验教育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并臻于“硬件”和“软件”的深度融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实效。同时,将生态体验教育落实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实验发现,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的情感,一定要从校园走向社会生活,走向自然之境,充分利用学校及周围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大课堂,通过实践活动诱发多种角度的切身体验。

传统师爱的时代超越

传统师爱信奉的是“教+管+培养”,如此的信条下,教师只要认真地教知识,严加管理学生,做“兢兢业业”“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好老师就可以了。生态体验教育成都实验区在课题实验之初就鲜明地提出,“师爱是有时代性的,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洞开他们的心灵之门。”在生态体验理论之“生态化育观”的指引和支撑下,指导和带领实验区的领导和老师们渐次体认和践行“由教到育,由管理到服务,由培养到体验”的育人境界的跨越,拾级而上,层层跃迁,最终实现传统师爱的时代超越。在此过程中,老师们经历了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体认到信服,由自发到自觉的师爱修炼与享受的过程。

清波小学在课题调研中发现,当代儿童渴望健康快乐成长。然而,2009年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专题调研显示,学生中34%有心理障碍,12.5%有心理缺陷、28.1%有心理异常。有些孩子遇到一丝挫折就会出现情绪的巨大波动,甚至有些学生的心理会出现暂时的“灰色现象”。为此,课题组设计并实施了“心灵护航队”体验活动,以当代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他们科学调适不良情绪,保障其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心灵护航队员们的责任,一是及时完成并上交“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观察本班同学的心理状况,及时准确地告诉心理老师或者班主任;二是当好班级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心灵小纽带”,协助班主任和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偌大的校园,处处都有心灵护航员的足迹。他们在校园里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生态重要性的宣传,让更多的同学、老师和家长了解并熟悉心理健康生态的有关概念及心理咨询知识。“心灵护航队”是一种双向交互的体验活动,队员们一方面在心理健康老师的指导下,细致而出色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用自己阳光乐观的心态感染着每一位同学,真正成为了师生间的“心灵纽带”。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是体验者,在活动中获得了深度心理健康体验,变得更加阳光快乐。这一课题创意,让传统师爱实现了魔法般的时代超越,也让心理健康工作变得及时、扎实、细致、入脑、贴心。

由朴素师爱升华为使命的爱

在课题实验之初的调研分析中发现,老师们的师爱基本上属于一种“朴素师爱”。于是,课题组的专家和老师们开展了“零距离对话”,组织全封闭体验式培训暨研讨活动,引领老师们结合身边的案例,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经验,鞭辟入里地剖析朴素师爱境界的有限性和育人价值的局限性。引导老师们层递真切感悟到“教育是一种使命性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承载着社会、国家和民族的使命。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同辉(国际)学校的曾艳老师真切感悟到:教师的高尚不在于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校风和学风的好坏。自觉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因此,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孩子的心灵。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她总是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孩子,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呼声,同孩子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孩子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当老师们从内心深处感悟到教育和教师的使命性价值特征和存在意义的时候,师爱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方式便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根本、最内核的变化就是“由朴素师爱升华为使命性的师爱”。这一深刻变化,使得老师们为师的境界实现了升华:由给予到成长,由关心到感恩,由职业到事业、志业。老师群落师爱境界的新变化,也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于是,学生群落中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出现了喜人的新气象:由为个人学习到为中华梦而学习成长,学习氛围日渐浓厚,学习行为更加自觉。

让师爱焕发个性生命活力

实验和比较发现,如果师爱只停留于一般的、泛泛的境界上,就很难具有激发学生生命的力量。只有当师爱转变为个性化、人格化的、深入人心的爱时,才会产生震撼心灵的育人效果。为此,成都实验区着力引导老师们反思师爱样态,由普惠性的师爱渐次深入到“量身定制”的、贴心的师爱,让师爱焕发出个性化的生命活力。

成都市苏坡小学的育人目标是“成为野性而高贵的人”。“野性”意味着可以充分运用天赋去挑战身体的极限、体验身体本能的美好。“高贵”意味着能够不断完善内在的思维、情感、精神世界,体验内在生命创造的美好。围绕“野性”和“高贵”两大主题,学校开发了一系列符合国家课程思想并细化课程目标的校本课程,“野性”主题的课程有园艺种植、烘焙、木工、乒乓球、足球、篮球、轮滑、弹弓等;“高贵”课程有“儿童绘本阅读”“儿童经典阅读”“古诗词鉴赏”“儿童电影鉴赏”“书法鉴赏”“音乐鉴赏”“儿童戏剧表演” “剪纸艺术”“航模”“空模”“车模”等;也有一些课程兼具“野性”和“高贵”的元素,如拉丁舞、陶艺、布艺、木雕、泥塑等。这些校本特色课程成了培育学生良好品格的沃土,他们为自己的心田种植品格的地方。

课题组的老师们在生态体验理念指引下探索,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纷纷真切感悟到世界上原来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仔细看,每一片叶子都有各自的神采。如此一来,过去不曾深入留意的生命现象竟变得如此生动鲜活,如此充满教育的禅意!有老师真切地领悟到,当一个孩子在舞台上一直紧闭着眼睛表演时,你不会笑话他,因为你知道第一次登台让他很害怕,“闭上眼睛”是他自己想到的能坚持演完的办法;当一个孩子美滋滋地扯着大嗓门喊出一句出了错的台词时,你不会挑剔他说错了,因为他开始敢于表现自己、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刻”了,这比起一句正确的台词要可贵得多;当一个孩子上课的时候总喜欢溜边儿站,默默地盯着老师和别的孩子看时,你不会责怪他上课不积极,因为你知道这是一个内向、敏感的孩子,他只是在行动前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和思考,这是他特有的学习和生命成长方式。

人格陶养,海洋性师爱

生态体验理论中的典型哲学隐喻“海洋世界的生态”“原始森林的生态”揭示出,生态体验教育倡导一种“生态涵泳”式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与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相适应,师爱不能只停留在“一对一”的个人化关心和指引的境界,而应当群集释放出各自浓浓的师爱,让这种群集师爱汇聚成“师爱的海洋”“师爱的原始森林”,让孩子们在其中各自感受师爱的阳光雨露,各得其所地尽情享用无边师爱的生命滋养。在课题实验和探索过程中,当老师们渐渐领悟并自觉自愿地提升其师爱的生态化育境界的时候,老师群落的集体育人意志便转化为一种全新的境界,即:从倡导知识学习取向进到人格陶养取向,从学科知识教授进到人生引路,从有限行为要求进到鼓励和呵护学生放飞无限梦想。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三小学校奉行学区“育人为本、特色发展”的顶层价值,自觉践行“养成教育 善美人生”的办学理念,回归教育本真,德育工作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扎实开展德育常规体验活动,携手家庭与社区共生体验,努力构建养成德育序列化体系。序列之一: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核心价值观。自觉开设“少先队队课”,促进教育有形化,主题班队会课、开学、散学、新生入学、入队、毕业等典礼活动、红领巾广播等共36课逐级上升,以培养队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把党的政治目标转化为少年儿童自愿追求的目标,陶养真善美的人格品质。序列二: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加深认识和理解。如每天一次“好人好事”宣传榜,每周一次“中国梦中华情”读书漂流,每月一次“红领巾志愿服务”,每期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每年一次“诵读中华经典”主题展示等,培养学生的个人信仰与道德,增进社会生活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序列三:着力德育实践,铸就优秀品格。如“节假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围绕节日、假日、纪念日开展,以时间为序,铺排全年;“假期实践体验周”序列活动:每学期结束,利用一周的时间开展,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序列四:狠抓常规教育,奠基善美人生。如在多种趣味竞赛中收获习惯;在“群星闪烁 魅力无限”的争创活动中体验成功;家校携手,共育新苗体验活动系列等。这样,让常规德育工作变成常抓常新的系列体验活动,变成如海洋世界一样丰富多样的德育生态,形成在轻松快乐的体验活动中陶养师生、亲子人格的教育格局。

师爱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最深层的基础工程。师爱不仅影响着学生每天的心情和学习效果,而且关涉师生关系健康与否,关涉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涉着人才培养的效能和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教师群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生态因子,只有当我们将师爱陶养抬升到一个崭新境界的时候,中国的师生关系才可能进到一种“臻于美善和谐”的境界,教育改革才可能获得全面战略转型与升级的主体性生命动力。

猜你喜欢

师爱育人生态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写给青年班主任:师爱,需要表达
师爱是一泓清泉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什么是真正的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