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标要求,发展儿童数据分析观念
2016-09-10宋燕晖
宋燕晖
【摘 要】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作为课程设计和教学的核心,已经得到了广泛共识。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提取信息、通过数据体会随机性、利用数据解决问题。从统计与概率内容的调整、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发展儿童的数据分析观念的案例等三个方面入手,围绕“如何落实课标要求,发展儿童的数据分析观念”这一问题,结合实践案例提出思考。
【关键词】统计与概率 数据分析观念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与使用,我们发现它继续把“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作为一个重要领域来研究。这是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需要与数据打交道,用数据描述客观世界中的某些现象。因此,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已经成为每一位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而“统计与概率”的学习正是研究生活中的数据和随机现象,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描述,帮助人们进行合理的判断和科学决策。这些都足以说明“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与概率”内容的调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统计与概率”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在难度上有所降低,容量上有所减少,使三个学段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更加明确。
(一)删减的内容
在第一学段中,删除了“不确定现象”的相关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
在第二学段中,删除了“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等内容。
(二)调整的内容
将第一学段的统计图、平均数的学习调整到第二学段;将中位数、众数的认识从第二学段调整到第三学段;在第二学段安排了概率的学习,称为“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三)增加的内容
在第一学段,提出鼓励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虽然从知识上看减少了,但从要求和标准上提供的案例来看,对于数据分析观念的体会并未减少。这样做的目的,一是避免学生过早把注意力集中在统计图表的制作等技能上,二是引导学生在感兴趣的实际背景中,从数据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体会数据蕴含着信息。
透过这些变化,总的感觉是学习内容整体后移,我们可以看出,“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更加明确了,在难度上也表现出一定的梯度。
二、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这段分析点明了两层意思。第一,点明了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第二,点明了数据分析观念的三个重要方面的要求: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这三方面也正体现了统计独特的思维方法。
三、发展儿童的数据分析观念的案例
(一)掌握分类方法,为儿童学习统计打好基础
1.读懂教材,把握教学要求。
日常教学中教师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将“分类”放入“统计与概率”领域?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儿童数概念的形成起始于对物体集合的感知,他们对物体数目的理解是建立在对物体的分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基础上的。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原来,在一年级上册是将分类作为准备性知识分在单独一个单元。修订教材为体现分类与统计的关系,突出分类是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基础,就将分类与原来在一年级下册的统计合编在一起,形成“分类与整理”这一单元。教材共安排了两个例题(图1),例1:按给定标准进行分类计数;例2:自选标准分类计数,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结果。
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编排,教材将分类与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呈现分类的结果(收集到的数据),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同时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学生。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但又不是正式学习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一要求,北京西城区皇城根小学的梁凝老师执教了“分类与整理”一课,作了有意义的探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2.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分类。
课伊始,梁老师出示礼物盒(图2),抛出问题:一共有几件礼物?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通过多角度观察,想到按颜色、大小来计数。继而来到超市,体会分类的价值。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学生熟悉而又真实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在新授课“分类与整理”这个环节,梁老师主要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活动: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初步感受“一类”和“一个”的区别。
首先,出示三组气球(图3),数量不一,颜色不一,形状不一。抛出一个问题: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可以怎么做?学生想到数一数的方法,教师追问:怎样数?学生说可以按颜色数,还可以按形状数。
接着,教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请同学们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并且把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我们来看看孩子们是如何记录分类的过程的(图4、图5)。
在组织学生交流时,梁老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同时恰到好处地加以引导。比如当孩子出现一堆一堆分的情况,教师马上画了一个圈,凸显了这种方法能够和以后的集合很紧密地联系起来。当学生把气球竖着或横着排成排的时候,教师马上就追问了一个问题: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孩子在回答问题中就自然谈到了一一对应。一一对应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而在前面一年级比多少的时候孩子接触过这个概念。教师又进一步地进行了描述:当糖葫芦形的气球比较长的时候,不能从高矮去看一一对应。要逐个去看他们真正的一一对应是怎么体现的。这样又强化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学到了一些表示方法,更多的是收获了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思想的积累。
当孩子们沉浸在解决了“一共有多少个气球”这一问题的喜悦中时,梁老师先让孩子将一个糖葫芦形状的绿色气球加入图中,再加入到表中。之后再引入一个小兔子形状的气球,在加入这个气球以后让学生思考:同样是一个气球,为什么在加入糖葫芦形状的气球后你改变了一个数据,而在小兔子气球加入的时候你却要增加一列呢?孩子们发现:当我在分类过程中已经有这么一类,我只需要在一类中加上一个,而如果没有这一类,我就要再增加上一类。通过图表整理以后呈现的结果,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类标准的重要。
3.自然生成统计图表的雏形。
当发现学生这种记录方式(图6)时,梁老师顺势而导,组织学生观察:谁看明白这位同学的记录方式了?糖葫芦形状的气球有几个?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梁老师把学生记录的画上线(图7)。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图8)。
这样一个象形统计表就生成了,为后面的统计学习奠定了基础。
4.根据需要选择标准,感受分类的价值。
在解决“春天是出游的好季节,看很多小朋友和家长都来到了公园门口,你能把他们分分类吗?”这个问题时(图9),学生想出了很多分类的标准,当梁老师呈现出我们进公园要买门票(图10),应该按照什么来分类呢?显然这个时候按照大人小孩分类是有价值的,按照别的分类是没有价值的。那么到里面水上乐园游玩,我们要去更衣室的时候(图11),该按什么来进行分类呢?这时候显然应该按男女进行分类,如果再按大小分类就是没有价值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分类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的需要。
(二)用好标准例子,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数据的随机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例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学生记录自己在一个星期内每天上学途中所需要的时间,如果把记录时间精确到分,可能学生每天上学途中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感悟数据的随机性;更进一步,让学生感悟虽然数据是随机的,但数据较多时具有某种稳定性,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隐含的规律,比如,通过一个星期的调查可以知道每天上学“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教学时可以先出示活动任务:记录小明一周内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引发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分享,学生达成共识,绘制出上学时间记录表(如下表)。
然后,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个人实地记录。最后,再次返回课堂,展示汇报自己的“上学时间记录表”,并观察探寻规律。在此基础上推测:下周一学校去春游,要求8:30到校,你什么时候出发比较合适?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
学生在课内外结合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了数据的随机性,积累了活动经验。
总之,在教学中要始终抓住数据分析观念这个核心词,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来提取信息。数据的收集“量”要大,“面”要广,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提高“数据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实现从“重结果、轻过程”到“重结果、更重过程”的转变;注重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过程,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现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判断和决策。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张秋爽,李慧玲.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1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