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向深入

2016-09-10俞伟跃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11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观核心

俞伟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坚持5个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特别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殷切期望,是教育系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所在,是新时期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时代要求,是“十三五”时期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贯彻创新发展理念,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位置,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让创新贯穿学校一切工作。

一要创新德育课程。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机渗透到学科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涵的德育资源,把各门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目标和内容具体化,使孩子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德育课要讲清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指导学生将所学用于处理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语文课要以语言文字的美感和文学作品的魅力,传播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党的热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历史课要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理科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音乐、体育、美育课要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培养健康的体魄。

二要创新德育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加强法治教育,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引导中小学生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指导依据。要通过《中小学生守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时代精神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引导中小学生记住每一项要求、遵守每一条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象化、生活化、日常化。

三要创新管理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靠灌输引导,也要靠制度规范的导向、约束和激励,把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自觉。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推进中小学章程建设试点工作,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作用,推动形成良好的学校治理环境。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构建管理科学、运转有序、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

二、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提高“三位一体”的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确定目标内容,进一步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关系,衔接好环节。

一要协调智育与德育关系。德是立身之本。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应只看学生考试分数,更根本的是看学生是否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都要健康身心、陶冶性情。要大力推动教育质量观的转变,坚决摒弃实际存在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至上的观念,以此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校和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家长和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推动人才培养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转变;从关注少数尖子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转变;从封闭、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向开放、系统地培养转变。

二要协调教书与育人关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建设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育人队伍。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德育规律,不光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广大教师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不光自身要“身正为范”,更要具备育人能力,跟得上时代发展,看得懂孩子世界,找到教育的钥匙,摒弃功利之心,满怀热爱之情,以匡世济民的情怀,去浸润一个个心灵,培育千万颗种子,展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情怀,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要协调各个工作环节。协调做好有关制度规范的设计,实现教育治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督导评价等各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力。要更加注重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面向全体学生,牢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协调培养观念。要协调党建和业务工作,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

四要推进协同育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德育格局,更加注重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协同育人。

三、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从小抓起、从小做起,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要加强绿色教育。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深入推进节粮节水节电活动,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加强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体验活动,参与环境保护宣传,使他们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加强海洋知识和海洋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现代海洋观念。要把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培养学生勤于劳动的积极态度、踏实肯干的优良品质、勇于创造的能力素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二要推动绿色成长。在互联网+的时代,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手机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网络沉迷或受到不良影响。加强网络法治教育,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加强网络正面引导,利用积极健康的网络教育资源,凝聚广大师生,形成良好互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宣扬真善美,努力让每一名青少年都成为中国好网民。

三要开展绿色评价。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学校和学生的重要依据,重点考查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真实、准确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活动,推动把立德树人目标落到实处。

四、贯彻开放发展理念,

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渠道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并举,交流互惠,提升德育水平。

一要引导学生走向实践。要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活起来、动起来,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引导学生从课上走到课下,从校内走向校外,从思想认知到亲身体验,从实践体验逐步内化为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自觉。要深入开展“蒲公英行动计划”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通过研学旅行、寻访红色足迹、志愿服务等校外实践,组织学生近距离触摸历史、认识社会、体验美丽中国,激发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家园的热爱。

二要鼓励学校开门办学。要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了解学校教育,支持学校教育,影响家庭教育。要邀请劳动模范、心理专家、人民警察等行业能手走进校园,将教师不擅长,学生又需要的知识本领教给学生。要推进管办评分离,引进第三方评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果用事实说话。

三要加强研究兼容并蓄。要努力构建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认真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脉络、核心要素、精神实质和实现路径,推动形成符合当地特色、学校特点和师生实际的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和长效机制。研究借鉴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有效做法,兼容并蓄,谋求他山之石,借以攻玉。

五、贯彻共享发展理念,

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感染力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教育发展成果由学生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学生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一要鼓励试点先行。开展中小学德育实验区工作,鼓励部分地区在劳动教育、研学旅行、影视教育等方面试点先行,创造可行经验供全国参考推广。如重庆创新课程整合试点,增强课程适应性和教学吸引力,浙江采取“生活化+活动化”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福建厦门试行学生社会实践“护照登记”,云南将民族音乐、舞蹈、刺绣、传统手工艺等列入教学活动,黑龙江开展“绿丝带飘起来”环保实践活动,广东、河南、新疆等地中小学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常年刊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这些做法要及时总结,加以推广。

二要共享品牌德育资源。用好教育部和各地精心设计和积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渠道,积小渠以成江海,共同丰富德育资源库。继续扩大《开学第一课》等德育品牌的影响,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做好近年来全国评选的一系列英雄模范宣传示范,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特别是学习身边的“最美少年”,激励孩子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美好情操。

三要全力统筹社会资源。要大力推进社会资源协同配合和免费开放工作,牵动学校和社会两个力量,推动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要联合相关部门做好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配合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图书馆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政策,开发适应中小学生需要的活动项目,指导农村中小学、学生利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室)、科技活动站等资源开展校外、课外活动。逐步整合共享各类社会资源,实现部门联动、城乡互动的协同共享机制。

(责任编辑 甘 璐)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观核心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