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组研究些什么
2016-09-10凌宗伟
凌宗伟
学科组在今天的职能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是使每位教师成为合格教师。学校要通过学科组,让全体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规范或教学方法。第二是使部分教师成为良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优秀教师,或者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其主要任务是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第三是让一些教师成为名师,也就是特级教师。其主要任务是培育教师的教育智慧,或者说教育机智,形成其个人的教育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主张,乃至教育思想。
总体来说,学科组的具体研究问题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一、研究教材
目前,教学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许多教师根本不通读教材,或者说几乎没有读过,或者读了但并没有弄明白教材的具体要求及重点、难点所在。开学之初,教师最关注的并不是教材,而是教学指导用书、练习册、教辅资料。似乎离开了这些,教师就不知道如何备课了。稍微有智慧的教师会在备课时到网上去寻找相应的素材。
另外就是教材的梳理。在当下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我们的教学与过去的区别在哪里?就是教材问题广、主题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还是就教材教教材,很少有意识地把教材转化成问题,更很少有意识地让教学朝着主题化、专题化发展。我们一再谈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学以致用。联系怎样的实际呢?其实就是学生当下的生活实际。
学科组还要研究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哪些内容、哪些问题、通过什么方式呈现都是需要共同研究的。哪些问题需要提问,哪些问题需要讨论也是需要研究的。如《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最能概括济南的冬天的那个词语就没有必要讨论了,因为没有思考的价值。而课文是如何描述济南的冬天温情的特点的问题是需要学生在反复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已有知识去判断、研究的。而且每个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一样。
二、研究学生
研究学生主要是研究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基础。今天,教师亟须反思的就是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有多少是从学生需要出发的。我们应该想一想,今天设定的目标是教学指导用书上的目标,还是教师的目标,抑或是学生的目标?须知,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与教学行为与方式。它不仅要立足学科,紧扣课程标准,从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当前及未来的需要,通观学科特质,本着可行、可操作、阶段性、科学性等原则系统设计。这当中,学生的需要,往往易被教师忽视。此外,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教学并不只是教知识,更是教方法、教习惯。只有贴近学生习惯与方法的教,才是有效的。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使学生离开学校后还能自己学,这当中起作用的就是符合个体特质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研究学生,还要重点研究学生的学习水平。目前的教学研究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什么我们教的成效不好,因为我们的所教与学生的思维不同步。我们总是把问题想得很简单,有些问题对我们确实不是问题,但在学生那里却是真问题,因为学生的知识背景与教材、教师的阅历及体验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相去甚远。学科组需要探究的是如何将教师认为简单的问题变为学生可理解的问题,这就需要为他们搭脚手架或者铺台阶。
三、研究自己
许多教师重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但唯独不研究自己。教师与教师有着极大的差异。即使是语文教师,或许也无法泛读每个类型的课文。有教师属于豪放型,相对而言,豪放类的文章可能更适合他,而那些婉约的作品就不适合。有教师擅长做课件,有教师擅长实验设计与操作,有教师长于言辞,有教师工于板书。做教师的要明白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学科组要帮助教师分析他们的优势和劣势,让优势发挥到极致,想办法弥补其劣势,或者不足。
如何推动教师研究自己,民国教育家刘百川先生的这些建议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1)搜集问题,要经过长时期的观察、研究、记载,看是否有研究的问题,有些什么问题。(2)搜集问题的范围要一定,自己对于某种学术有专门的研究,便于从某种学术方面去搜集问题。(3)平常读书、工作、听别人讲演时,应适量做反省的工夫,看有无研究的问题。(4)平常遇到困难或障碍,不要轻易放过,最好把困难和障碍作为训练思考的机会,从困难和障碍里,可以发现许多研究问题。(5)已搜集到的问题,要随时记录下来,不要把已得的问题再失掉。
四、研究课堂
课堂是干什么的?用杜威的话来讲就是一种生活,课堂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个舞台,人人都是演员。课堂生活绝不仅仅是教学的生活,更不是程序化、模式化的生活,它还包含着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情感体验、智慧生成、生命成长等更为自然、灵动、丰满的内容。这就提醒我们思考,课堂教学改革在模式建构之后,将走向何方?如何提高师生课堂生活的质量?
一个现实情况是,无论是我们平日看到的常态课,还是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大家津津乐道的更多是“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当然,教师们也会给这些冠以某种标签式的理念。而那些急于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寻求业绩提升的校长教师们,往往又会在效仿中迷失自我、目中无人。
提高课堂质量的出路不只在“术”,更在“道”。所谓“道”,就是对课堂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就是对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理念的正确把握。当课堂教学真正开始关注个体生命,回归学生学习、成长、生命体验的原点时,课堂生活才有可能回到“道”上。这样的改变一旦发生,我们就会在那些顽固势力面前,寻找从边缘开始改善的可能,慢慢通过某些细小的变革,实现对课堂与学校的重新架构,使其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学习者的需求,让课堂朝着“对所有学生来说变得更美好”的方向努力。
教师是课堂生活的灵魂,教师的使命就是让课堂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不仅需要其教学能力的提高,更需要教学理念的转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教学能力得以提升,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的前提。实现理念的转变,需要戒除浮躁,静下来阅读,沉下去思考,从自己身上寻找宝藏,挖掘潜力,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早已不局限于课堂生活,这就更需要教师基于对时代发展的敏锐体察,深化对学生、教材、课堂的认识,生成教学智慧,形成教学勇气,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到张扬。
五、研究课堂教学活动
十多年来,我们一再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科组是不是应该研究一下这些活动如何设计与组织,是不是更应该组织教师们有目的地分头观察与研究如何分组,如何组织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探究等,继而寻找有效的策略?另外,教学活动不能仅仅拘泥在课堂上,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配合开展哪些与之相关的课外与课堂活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选修课、走班制如何得以有效实施,诸如此类的中观问题都是学科组要研究的重点。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如何给更多学生以鼓励和指导,也需要研究。教师的眼神、肢体语言,甚至与学生的距离,都是一种评价。这距离不是心理的距离,位置的距离。刘百川先生早年就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提问时,教师应该站在哪里,学生回答时,教师应该站在哪里。这个看似小儿科的问题,恰恰大有讲究。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体现在学生身上,教学的最终效果更要通过学生来实现。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对教学的意义重大,对此,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诸如生活情境、动画情境、游戏情境、表演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开动脑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譬如教《皇帝的新装》《威尼斯商人》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小组将其改编成课本剧,自导自演。课堂教学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表达、观察、体验,学生有事可做,有问题可以思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其主体意识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和发展。比如教七年级数学《调查统计》,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调查统计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他们各自调查统计的过程与体验,谈谈他们各自的收获,共同梳理出“调查统计”的步骤,统计数据呈现的方式,以及这些数据对改善人们行为方式、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启示,而不是按部就班,重复呈现教材内容。
责任编辑:赵彩侠
zhaoc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