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政策下的高中教育改革

2016-09-10赵彩侠

中国教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挑战改革评价

赵彩侠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到2016年5月底,已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台高考改革方案,虽然各地高考新政略有不同,但改革方向大体一致。在整体设计上,都坚持以“促进公平、科学选才”为核心价值取向,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这次高考改革对于促进高中与大学综合改革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与高考有关,但要跳出高考来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大学综合的文化氛围、优良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学科专业等良好条件对学生成长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十分重要。但培养创新人才绝不仅仅是大学的事。一个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养成的学习兴趣,打下的知识基础,形成的综合素质,对他在大学深造,以及工作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蒙性与基础性作用。所以,中小学时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阶段。创新人才应该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但能不能成为创新人才,关键是在工作中能不能取得创新业绩。大学生走上社会后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以及所在单位的小环境,是不是比较优化,是不是比较宽容,也是他们能不能脱颖而出成为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中小学校、高等学校、社会、用人单位相互衔接、相互促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提供了契机。

高考看起来是高等教育的事,但实际上远远超出了高等教育的范围。从浙江、上海的试点情况来看,首先高度关注并且开始积极探索的是高中学校。高考改革的基本目标很明确,促进公平、科学选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比如一年两考、分类考试、自选三科、增加春季高考等;二是扩大高校的自主权。通过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与多元录取机制,增加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未来的高考应该是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政府则起到宏观调控、保证公平的作用。

从人才选拔标准看,学生综合评价标准和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需要高中与大学一起研讨和探索。比如,综合评价是这次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综合素质测评档案应当真实可靠、可以比较,不能千校一面、万人一面,要通过证据、事实和数据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情况,这需要高中学校下功夫;如何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则需要高校认真研究,探索科学可行的办法。另外,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等与过去相比会发生改变,给大学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需要与高中配套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这个角度上说,高考改革的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5年“两会”期间,您就教育相关问题提交了提案,提出中小学要主动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严峻挑战,促进自身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请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给中学带来了哪些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对教育观念的挑战。一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能把改革方案的解读碎片化或应试化。二是要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研究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权,鼓励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实行选课走班后,上海、浙江的许多高中学校都采取各种方式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心理咨询工作、社会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进行选择。三是要树立现代教学观。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和学生合作来实现教学目标,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

效果。

第二个挑战是对教育评价机制的挑战。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仅看高考录取率是片面的。如何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表现,这都涉及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方式。要发挥评价体系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高考改革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就是学生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要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通过学业考试,以及自选科目的等级考试,等级考的成绩要加权赋分计入高考成绩。同时,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技术人才,学校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也要有一些测试,比如通用技术基础、职业倾向与职业潜能等。在这方面,一些高职、中职学校都在进行尝试。总之,要把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各方面能力素质综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第三个挑战是对高中教学方式的挑战。过去有一些高中学校尝试选课制、走班教学、翻转课堂,是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成功经验,结合国情进行改革的探索与尝试。一些学校坚持了很多年,有的还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而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学生选择权增加,高中学校的选课制、分层教学、走班教学将从过去的改革尝试转变成一种新常态。这将是一个重大变革,必然对高中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机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人事聘任和绩效工资制度,以及教室和实验室等教学资源配置带来严峻挑战。当然,在实践探索层面,由于我国教育的差异性比较大,不但有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就是同一学区内的不同学校也存在差异,因此,没有“一刀切”的模式,改革应该尊重学校的首创精神,鼓励学校进行多样化探索。我们曾经到上海、浙江进行专题调研和督查,发现每个学校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样化的尝试。比如,上海的高中学校探索全走班、中走班或小走班,浙江的高中学校探索分段分层分类走班等。应当鼓励多样化尝试,只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实现了教学目标就可以了。

第四个挑战是对教师队伍的挑战。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看教师。高考改革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适应自主选课、分层教学的新要求。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发现学生的兴趣特长、指导学生选课和规划学习生涯的能力,帮助学生进行选择,这不仅涉及班主任的工作,也对学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五个挑战是对学校管理体制机制的挑战。实行选课制、走班制、分层教学后,在教学组织上会出现既存在行政班,又存在因选课而形成了不同教学班的情况。比如上海的“6选3”有20种组合,浙江的“7选3”有35种组合,这么多种选择,这么多教学班,课堂教学应该如何组织、平稳运转?教学班与行政班的关系如何处理,原来以固定班为基础的行政教室如何舍取?教师如何配备,班主任工作的立足点在哪儿?我们相信高中学校校长、教师的智慧,他们已经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可供借鉴的

经验。

第六个挑战是对学校人力和物质资源配置的挑战。一方面,要盘活存量,发挥现有资源使用效率。比如,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电脑排课与人工干预相结合,充分发挥现有教室资源的使用效益。又如,在教师资源配置方面,不同学校学生选课情况不同,在教师学科结构上会出现失衡或“潮汐”现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协调,在同一个学区或地区内,教师进行必要的流动,尝试教师走校教学等。还有绩效工资的发放问题。现在高中教师的工作量都是固定的,绩效工资很好计算,但实行选课走班后,一学年甚至一学期内的不同阶段,选课人数和教学班都可能发生变化,那么绩效工资如何发放?另一方面,要规划增量,扩大教育资源投入。比如,选课走班会造成学校目前的教室、实验室资源不足和教师队伍总量不足,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增加投入,新建教室和实验室,增加必要的教师编制,为学校适应高考改革的新挑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条件。

:关于高中教学组织形式变革方面,国际上有没有可供我们借鉴的优秀经验?

:在欧美教育发达国家,高中选课走班是很通行的一种模式。我们国家由于教育人口规模大、教育差异性大,尽管也在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义务教育免费实施、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及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上。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方式正在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通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性需求。高中学校正在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特点,逐步深化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大趋势而言,国内外的教育改革趋势是一致的,比如都聚焦到了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这两大主题上,但国情不同、教育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不同,各个国家都在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多样化改革发展道路。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经验和做法,必须结合国情、区情和校情,在学习中借鉴,在融合中创新。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挑战改革评价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改革”就是涨价吗?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