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新科技
2016-09-10沈臻懿
沈臻懿
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犯罪活动也日趋呈现出智能化、隐蔽化等特点。为了应对这一现实,各项安全防范领域内的专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诸如追踪定位技术、武器安全使用技术、电子巡查技术、物联网监听技术等安防新科技相机问世。
追踪定位技术
对于犯罪人的抓捕,无疑是执法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抓捕犯罪人之前,要发现其行踪,并对其准确定位,就需要各项追踪定位新技术一展身手。
无论是现实生活,抑或影视作品中,总缺少不了警匪驾车追逐的内容。这样的“镜头”,在美国警方执法过程中时常可以见到。其虽看似“刺激”,但对于个人人身安全以及社会公共安全而言,却有着较大的危险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执法者在未来可能不再需要从事如此危险的驾车追逐工作了。一种新型追踪设备目前已装备美国部分州警察局,以用来追踪逃逸的犯罪嫌疑人车辆。这一安防新科技实质是一种可以用来向外击发的GPS定位器件。传统执法工作中,警方需要通过驾车追逐,将逃逸的犯罪嫌疑人车辆逼停,这一过程才能得以停止。有了前述追踪定位新技术后,警方在发现犯罪嫌疑人驾车逃逸时,只需瞄准该车辆进行射击,一旦子弹顺利连接至犯罪嫌疑人的车辆上,警方即可停止追逐,并利用该技术追踪,实时定位犯罪嫌疑人车辆的当前位置。
前述可以通过射击方式安装的GPS跟踪设备,采用压缩空气作为释放动力。该装置可以极为隐蔽地安装在执法车辆上,其操控也很方便。操作者只需在车内按下控制按钮,车辆头部的栅格即会打开,并发射出GPS子弹。由于使用压缩空气为动力,因此释放时的声响也相对较轻,不容易引起犯罪嫌疑人的注意。其一旦黏附至前方汽车表面,就可立即工作。据该设备的设计者表示,目前每套追踪定位系统的安装费用为5000美元,而每枚GPS子弹的费用则是500美元。追踪定位器的使用能够令警方在高速追逐犯罪嫌疑人时更为安全,可以使其在不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情况下对嫌犯进行追踪。
当前社会工作与生活中,手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项工具。执法活动中,手机信号也已成为定位与追踪的重要途径之一。部分违法犯罪人为了防止被追踪,通过替换SIM卡或修改手机内置设备码的形式,令执法部门无法根据手机信号对其进行追踪与定位,从而逃避执法部门追捕。针对这一现实情形,有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新的安防技术,即“手机信号指纹”来进行追踪与定位。
通常情况下,违法犯罪人只要使用手机通话,执法部门即可以利用基站三角测量的原理对其进行追踪与定位。不过,违法犯罪人如果更换了SIM卡或者直接修改了手机内置设备码,执法部门就很难单纯依靠手机信号来进行定位。当前,“手机信号指纹”追踪定位技术的问世,即有可能令前述难题迎刃而解。
“手机信号指纹”的原理,实质上属于法庭科学领域内“同一认定原理”的范畴。据科学家研究表明,手机内发射无线电信号的器件由信号混合器、振荡器以及功率放大器等组成,这些器件均会产生程度不一的偏差。简单而言,这些电子器件实际产生的电阻与其标称电阻之间,往往会有一定偏差。当这些偏差被发送至基站时,其即可成为一種独特的“手机信号指纹”,具有唯一性与特定性。无论违法犯罪人对手机做了哪些操作,譬如更换了SIM卡,或者修改了内置设码,都不会影响及改变该手机原有的“信号指纹”。前述数字信号经专门仪器读取并分析,即可将违法犯罪人手机与其他手机相区分。
目前,这一追踪定位技术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手机信号指纹”的识别能力,已经在2G手机上所实现。基于手机的工作原理,研究者认为该项技术在3G和4G手机上也可实现。研究者同时也表示,该技术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其完全基于被动式工作原理,不会向待测手机发送任何信息或数据。仅仅是对手机产生的特定传输信号进行监听与分析,因而不易引起违法犯罪人的警觉。
武器安全使用技术
执法部门在从事特定工作时,需要配套相应武器。当前,一项武器安全使用新技术的问世,得以令执法部门对武器的使用安全进行有效监控。该技术源于当前最具活力的一项新科技——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其作为一项通信技术,可以借助于无线电信号来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应数据,而无需在特定目标与识别系统之间构建光学或机械联系。当前,英国警方已开始使用一套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武器追踪技术——智能存储武器库系统,简称iDAS。该系统应用了嵌入式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对武器存储箱中的武器发放、领取、归还进行自动记录与核实,防止将武器发放给未经授权的人士。
此前,泰瑟枪(Taser)在英国仅由较高级别的警察局所发放。但当前,这一武器已部署在级别相对较低的警察分局。这就令执法部门需要有一种安全可靠且经济简便的方式来对前述武器进行有效管理。在此背景下,英国境内的部分警察局已采用智能存储武器库系统(iDAS),安置装有嵌入式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存储箱来对泰瑟枪进行追踪与管理。在应用该技术时,首先需在每一把泰瑟枪上贴上一块高频率标签。据该技术的开发商表示,这一标签非常小巧,且结实耐用,不易脱落,可以牢固地粘附在泰瑟枪表面。在保障有效、可靠的识别前提下,该标签并不会影响执法人员对于枪械的正常使用。此外,智能存储武器库系统(iDAS)还配有专门的标签读取机与存储箱中的内置天线来对每一把泰瑟枪进行监控与管理。
当某名执法人员需要领取一把泰瑟枪(Taser)时,其需要首先向武器存储箱上的读取机提供其身份识别卡。随后,智能存储武器库系统(iDAS)会根据预设数据,来鉴别该执法人员是否拥有合法的枪支使用许可。如果系统判定该执法人员拥有这一权限时,iDAS自带的触摸显示屏即会指引该执法人员完成一系列法律程序并告知注意事项。随后,iDAS系统会通过其内设的应用程序,自动将存储箱中的某一把泰瑟枪分配给该执法人员,进而打开存放这把枪支的抽屉,并对该枪支进行电子登记。
智能存储武器库系统(iDAS)在执法部门中的应用,不仅能让管理者知悉具体是哪一名执法人员取走并使用了哪一把枪械,还可自动生成追踪审计报告提交给管理者,以便管理者对执法人员使用枪械的情况或者相关培训记录进行调查。
除了英国警方外,澳大利亚海关与边境保护局也开始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来对其武器与个人防护装备予以实时跟踪与管理。当前,澳大利亚海关与边境保护局需要管理的武器与个人防护装备共有6000余件,其分别位于多个武器库中。为了实现对其管理,这一武器安全使用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武器与个人防护装备的追踪服务,亦可有效保障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武器与个人防护装备管理的效率,并提升其发放与回收的安全性。同样,武器安全使用技术的介入,确保了前述武器与个人防护装备只会发放给获得使用许可资格的执法人员。
电子巡查技术
电子巡查系统(Guard Tour System),不仅是门禁系统的衍生,更是对门禁系统的灵活应用。其主要应用于厂房、仓库、管线、小区以及野外设施等有着巡查作业要求的行业领域。电子巡查新技术的兴起,不仅使得技术防范与人工防范得以无缝对接,还可帮助管理者对巡查人员以及巡查工作记录进行有效管理与监督,进而确保各项巡逻防范措施能够得以落实。
电子巡查技术的原理,即是在巡查路线上,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代表不同路径点的感应卡或射频卡。当巡查人员在从事巡查工作时,需随身携带手持式巡查刷卡机。每到一处路径点时,巡查刷卡机都会将该路径点的卡号以及巡查的时间予以自动记录。当巡查人员完成巡查工作后,巡查刷卡机即会将已储存的信息传输至计算机软件处理,从而完成对巡查工作的记录以及巡查人员的考核。
目前,市场上由电子巡查技术衍生出的产品主要是在线式电子巡查设备与离线式电子巡查设备两类。对于在线式电子巡查设备而言,其在巡视工作中读取的相关信息,可实时上传至管理终端,并供管理者分析、处理,从而实现对巡视安保人员的实时管理与监控。在巡查线路上,往往需要设置数量不等的巡查点,如刷卡机、门禁等。巡查人员经过这些特定的路径点时,需要通过刷卡、按钮等方式,令中央控制室能够记录下巡查点的工作以及巡查的时间,进而对巡查安保人员的巡查路线、是否绕路、减少巡查区域等情形进行考核。由于在线式电子巡视系统需要在中央控制室与各巡查点之间架设大量结构复杂的通讯线路,投资成本较大,现在电子巡查工作中使用频率已相对较低。
随着电子巡查技术的不断发展,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愈发受到安防领域的关注。与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相比,其无需架设线路,只需在巡查线路上安装有一定数量的巡查信息纽即可。安保人员在巡查工作中,只需手持电子巡查机或电子巡查棒,每到一个巡视点时将巡查机与信息纽相接触,以读取实时数据。当安保人员结束巡查返回后,即可将巡查机内的数据传输至电脑并予以打印。管理者根据巡查中反映出的人员、时间、地点、事件等信息,可实现对电子巡查的管理和考核。离线式电子巡视系统虽然有其布设方便以及价格低廉等优势,但电子巡查棒与信息纽对接距离有限的局限,令科学家开始研发下一代的感应式电子巡查系统。该电子巡查系统运用了无线电波通讯技术,克服了传统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的固有局限性。根据这一技术,巡查线路上设置的各处信息纽或感应卡可以直接嵌入墙体中。安保人员在巡查时手持的电子巡查棒,在无线电波通讯技术的帮助下,无需与信息纽相接触,即可读取各项实时信息。
前述技术的更迭,改变了巡查活动的工作重心。安保人员在线路巡查时,不再需要以寻找信息打卡点作为其主要的工作内容,而是可以将工作重心转为注重观察巡查线路周边情况有无异常以及有无安全隐患,进而更好地还原巡查工作的本来目的。
物联网监听技术
物联网已成为现代社会中走进千家万户的科学技术之一。根据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的一项预测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范围内被用于智能化家居中的物联网设备将占到总设备的20%以上,其数量将突破16亿件(部)。根据这一数据,每一名用户平均拥有的个人智能设备就将超过三件(部)。
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令智能化家电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进行遥控。譬如,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人们在下班回家前,即可利用远程遥控先开启家中的空调进行制冷。不过,前述技术在令人们工作、生活更为便利的同时,个人的隐私与私密空间也可能受到监控。
据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表示,未来其特工无需进入室内安装监听装置,即可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全程监控特定对象的一举一动。当前,诸多家用电器设备,如照明系统、空调、冰箱、微波炉等皆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利用内置芯片以及远程遥控系统来予以操作。这就為情报人员的监控活动提供了前期基础。情报人员借助于对前述智能设备的“解读”,即可以对特定人员在住所内的一举一动来进行监控,从而有效甄别潜在的恐怖犯罪分子,并可从事先防范的角度来预防恐怖活动的发生。
此外,当前不少智能化家电都内置了语音识别软件。这一功能一旦开启后,人们不再需要使用传统的按键操控,只需借助于语音方式就可以进行操作。然而,这一智能语音识别功能,亦会被作为监控的一项重要手段。个体在这些智能化家电面前所说的语音信息或者任何聊天内容,均会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至第三方,从而使得第三方能够对特定人员在住所内的活动进行监控。
编辑: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