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罐坝花开别样红

2016-09-10刘桂池

当代党员 2016年14期
关键词:长春村民党组织

刘桂池

“在今年表彰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我们是全市唯一的村党组织!”

郑长春说这话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作为潼南区太安镇罐坝村党支部书记,郑长春深知,这一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党支部多年来的辛勤耕耘。

如今,“幸福的花朵”已经开遍罐坝村。

在这座主打现代农业的村落里,规划整齐的农田已成为乡村旅游景观,营造着诗意田园的氛围。

除农田外,村里的房屋、道路也显得整洁美观,一改人们对农村“脏乱差”的印象。

罐坝村的另一道“风景”,是洋溢在村民脸上的笑意。

在罐坝村转了一圈,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罐坝村蜕变成今天的模样?这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是如何铸就的?

郑长春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好经济建设、提升乡村文明。

抓党建铸强堡垒

2009年,罐坝村党支部荣获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受到市委的表彰。

2010年,郑长春开始担任罐坝村村委会主任,2013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郑长春并未在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面前止步,而是始终将铸造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放在首位。

如何抓好党组织建设?罐坝村着力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严格规范落实制度,以制度管人;明确干部分工,将责任落到实处; 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以“书记讲党课”为例,每个月的10日,郑长春会雷打不动地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参加学习。

日积月累,罐坝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出来。

2013年5月29日傍晚,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可在罐坝村村委会会议室里,几位村干部神色凝重,正在召开紧急会议。

“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罐坝村将面临一场特大洪灾。”主持会议的郑长春直奔主题,“要求干部和党员全部站到抗洪工作第一线来!”

大家一番商议后,当即成立了“劝导组”“救援组”“后勤组”三个抗洪小组。一场抗洪抢险战役随之打响。

郑长春等人分头挨家挨户上门动员村民赶快转移到高处。

等大部分人都转移后,郑长春得知个别老年人又返回居所了,他们不相信洪水能冲进来。

“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了,多大的洪水没见过?”颜齐飞老人对前来劝导的郑长春说。

这下,郑长春着急了,只好打电话给颜齐飞的子女,让其帮忙劝导老人撤离。颜齐飞仍然不为所动,结果洪水漫灌进来后,老人被困在家里。

得知消息后,郑长春与一位志愿者立刻划着冲锋舟,靠近老人居所,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带。

房屋被洪水袭击,颜齐飞有些痛心,但更多的是感动:“我要感谢村里的党员干部们,是他们帮助我渡过难关。”

在这次抗洪抢险中,罐坝村党支部用行动证明,他们是一个有凝聚力、敢担当,关键时候能站出来维护群众利益的战斗堡垒。

兴产业铺富民路

抓好党组织建设,为罐坝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2015年,为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建设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罐坝村要修建一条产业大道,需拆迁18户村民的房屋。

因为拆迁房屋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一些村民考虑到自身利益,不配合拆迁。

这时,村里12名党员主动请缨,上门去做这些村民的思想工作。经过党员的耐心劝导,这18户村民最终全部自愿搬迁。

如今,开车行驶在罐坝村的柏油路上,公路沿线是绵延的产业基地。在这片土地上,传统农业已转型为现代农业。

“我们村先后引进帝安、农龙、瀚霏等龙头企业十余家,组成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了蔬菜、生猪、苗木三大主导产业。”郑长春介绍说。

曾经靠务农、打工为生的罐坝村人,现在大部分都有了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

“现在,我们和城里人一样挣着工资,按时上下班。”村民罗中明乐呵呵地说。

郑长春介绍说,全村土地流转达84%,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的比率达到80%以上。

通过企业反哺,当地村民由单纯的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获得务工收入,实现了收益叠加。

“我们把土地流转给企业,每年既可以按每亩525斤稻谷折价收取土地租金,又可以在家门口打工,很划算!”看得出来,罗中明对现在的境况很满意。

曾经激烈反对拆迁的村民万兵,如今开起了农家乐,生意相当不错。

“如果当初没有听劝的话,我今天是不可能致富的!”万兵感慨地说。

目前,罐坝村先后发展了集吃、住、玩为一体的农家小院十多家,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三万余人,形成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田园经济”,“蔬菜宴”“农家饭”也成了罐坝村的美食标志。

促文明建和美乡村

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后,罐坝村开始在新农村建设上发力。

首先,从“外部形象做起”,完成了村容村貌“大变脸”。目前,该村已建成寨子坡小区、狮子小区和官清小区三处新居区,可容纳村民148户。

在村民张远值的家里,两层小洋房装修得大气精致,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样樣齐全。

“现在住的这个房子比原来的不晓得强好多倍,住起就是安逸!”张远值说。

如今的罐坝村,公路和便道修到了村民家门口,配套完善了水、电、气等设施,建成了标准化村小学、休闲广场、超市、卫生室等。

“尽管腰包鼓了,但如果村民素质不高的话,容易惹是生非。”郑长春认为,这就需要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

于是,村里制订了《罐坝村新农村行为准则》和《村规民约》,在村民中开展了“星级农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逐步改变了过去村民农闲时酗酒、赌博的陋习。

“我们还聘请了十名垃圾清运员,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里的垃圾。”郑长春介绍说,村里还与农户签订了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积极营造“美好家园,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罐坝村的文明风气日渐浓厚,并且向整个太安镇辐射和蔓延。

据太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太安镇的整体面貌和村民素质都得到一定提升,农村的‘变脸’成效正在显现。”

猜你喜欢

长春村民党组织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清华党组织公开
初夏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印语长春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走进长春净月潭
长春——我热爱的森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