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连线
2016-09-10
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可以相辅相成
——重庆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
保护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就必须对会造成污染的企业说“不”。据重庆市环保局统计,近年来,全市环保部门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严把环评入口关,对不符合环评审批要求的231个项目暂缓或不予审批,涉及总投资30多亿元。
对此,有一种声音认为,“环保部门就是‘踩刹车’”,保护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然而,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
“只有保护绿水青山,才有寻找金山银山的契机。”健康绿色的生态环境,能吸引更优质的资源和发展良机。从源头上断绝污染,不仅不会妨碍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反而能够助推长江经济带真正发展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环保产业本身也极具发展潜力。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市环保产业产值近1200亿元,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应该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联防联控机制,坚守生态保护红线,把长江水源地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只有继续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激发发展活力。
此外,还应加强长江沿岸各省市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联动,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污染防治预警、监控、应急中心和网络建设,提高长江流域污染防治水平,将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文明保护落到实处。
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须法治先行
——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副教授铁燕
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是重要保障。监管执法能力的提升需要法治先行,从法律保障、顶层规划、联动执法等方面,充分满足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需求。
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夯实环境监管执法的前提下,從整体规划出发,进一步提升跨部门、跨流域、跨区域环境监管执法的联动协调能力。
尽管新环保法在生态环境统一监管执法上已经取得突破,但在基层环境监管执法的过程中,还迫切需要更加明确细化的法律保障和政策先导。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市,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执法效率,优化联动协调工作平台,在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上建立统筹管理机制,并为跨部门、跨流域、跨区域环境监管执法的联动协调机制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保障。
在环境监管执法能力方面,我市目前已经构建的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解决了单靠环保部门“包打天下”的难题。但跨流域、跨区域的环境监管执法联动能力还较弱,因此,要打破行政区划下各自为政的局面,须建立长江沿线各地环境执法主体之间全面、集中、统一的联合长效机制,协作配合、共同执法,联合查处跨行政区域的污染纠纷和环境违法行为。
保护库区水环境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
三峡水库是国家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关系着全国35%的淡水资源的涵养和长江中下游3亿多人的饮水安全。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补充水源地,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影响范围大,涉及人口多,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对库区水环境的保护。
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其生态产品大量供给本区域外的需求,是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首先应建立三峡库区生态补偿基金机制,以此确保生态建设合理补偿,并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建议生态补偿基金专门用于对长江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行扶持,统一划拨、专款专用,以此推动库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同时,也要建立三峡库区生态补偿工作协调机制。可以在三峡库区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进行转移支付方式的确定和支付资金的拨付,以避免众多的行政权力冲突、职责不明而引起管理上的不连贯。
在三峡库区率先进行生态补偿立法,加快制定《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条例》,使生态补偿机制法律化、规范化,保护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消落带治理是重大生态机遇
——重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袁兴中
消落带治理是重大生态机遇,对于保护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产品供应能力、引导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消落带形成后会给长江沿线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形成岸边污染带,水路交叉区的环境污染,长期的水位变动造成库岸失稳等地质灾害,植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受损等。
三峡库区面积广,流域人口多,人类活动与消落带环境的复杂关系,决定了消落带治理在整个三峡流域的重要地位;同时,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也将严重影响长江的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流域内人们的生活质量。
事实上,在消落带治理上,我们通过探索生态友好型利用综合模式,能够化害为利。目前, 重庆正在积极探索的基塘工程、林泽工程、生态浮床工程、消落带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工程等,即是以减源(减少碳源、污染源)、增汇(增强碳汇、生态经济汇)为基础的消落带友好型利用模式及技术体系。
消落带其实也是生态经济带,例如,大面积消落带植被在露出水面的生长季节里所蓄积的碳及营养物质,就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建议走生态友好型利用之路,使其向环境净化、增加碳汇、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旅游休闲等多功能生态经济效益转变,将环境治理与生态经济结合起来,对于维持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本组文章摘编自《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