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安分”的扶贫人

2016-09-10张万盈何飞

当代党员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不安分黔江区李勇

张万盈 何飞

2014年2月25日,黔江区主要领导找李勇谈话:“组织上准备让你担任扶贫办主任。”

李勇知道:自己的肩上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其实,当时我在扶贫工作方面基本上是‘门外汉’。”李勇说。

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扶贫人,成为行家里手,李勇给自己上了“紧箍”:“5+2”“白加黑”,加班加点……

足迹遍布65个贫困村和最偏远的贫困户后,李勇开始“悟道”:都知道扶贫关键是扶产业,可问题是怎么扶才最行之有效?

“循规蹈矩适应不了新形势,必须创新。”李勇说。

争议

2015年8月的一天,黔江区黑溪镇党委书记曾祥远接到不少贫困户的“抱怨”。

“听说不直接给我们发补助了?”

“凭什么这么做啊?”

“那扶贫的钱都干嘛用了呢?”

…………

曾祥远感到“压力山大”:这扶贫的钱,当然是要给贫困户,怎么可能不给呢?

但扶贫办主任李勇有交代:这个钱不是直接“输血”——发到贫困户手上,而是要通过“造血”——发展产业,让贫困户能持续增收。

发展什么产业好呢?

2013年,黑溪镇被黔江区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为其指明的方向是发展生态农业。

盯来盯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黑溪镇最终瞄准了养牛产业。

那是否把这些钱直接买了牛,送给贫困户来喂养,然后通过不断繁衍从而持续增收呢?

“按照现在通行的办法,这样做也是比较普遍的。”曾祥远说。

但李勇又交代了:不行,不能直接给贫困户喂养。

那怎么办?许多群众深感不解。

“创新一下,给专业化的运营公司,然后让农民分红。”李勇说。

“以前没有搞过这些,会不会有风险?贫困户会不会意见很大?”曾祥远有些担忧。

“这需要我们做好解释工作呀,是不容易。”李勇说。

思考

其实,这并不是李勇在“异想天开”。

“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农家孩子,我深知贫困群众的艰难和无助。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既是我应尽之责,也是我回馈父老乡亲的最佳方式。”李勇说。

李勇知道,传统的“送米送油送慰问金”这种粗放的扶贫方式早已过时,眼下公认的是产业扶贫。

但即便是产业扶贫,问题也很多:什么产业合适,贫困户愿意发展吗?技术谁来支持,资金链怎么保障?这些问题不考虑清楚,非但扶不了贫,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甚至还会打击贫苦户的信心。

某地搞扶贫,给一贫困村提供了120只母羊,还派技术人员下乡,提供饲养管理、专业防疫、母羊配种等服务。

可很快,这120只“扶贫羊”就被村民吃得剩下不到60只。

原来,前些年政府出资给农民盖了统一制式的新房子,干净的小院并无羊圈的位置,羊在哪儿养?

村子周围全是戈壁荒滩,没有草也没有水,怎么放羊?

交通不便利,羊怎么运出去?

“扶贫羊”变成“被吃羊”,是对政府不切实际的產业扶贫的一种严重警示。

李勇知道,黔江不能犯类似的错误。

怎么办才能避免这种问题?

扶贫资源既有限又宝贵,必须让资源在贫困户手中发挥最大价值,脱贫的日子才会早一天到来。

而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措施,要创新。

试验

“交给专业养殖企业运营,给大家分红,比自己养更保险。”李勇和曾祥远开始给农户做工作。

“确定会给我们分红?”

“会。”

“谁来担保?”

“政府、公司、农户三方要签协议。”

“我们能不能去参与养殖?”

“能,还要给你们培训。”

几番下来,农户们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利害”,纷纷开始支持李勇。

李勇的创新试验开始了。具体来说,分三步走。

第一,甄选出镇上发展能力最弱的50户建卡贫困户。

第二,对黑溪镇改革村的犇犇肉牛养殖基地,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对饲养母牛100头以上的标准化良种繁育场,验收合格后按30万元/场的标准补助。

“我太符合这个标准了。”犇犇肉牛养殖基地负责人赵同增说,“以前能力有限,不敢扩大规模,现在有了政府的支持政策,我很有信心。”

李勇算了一笔账:区里把3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注入公司后,公司购买了50头母牛,并与企业签订5年代养协议,由企业统一饲养和管理,按每头母牛每年产仔1头计算,每头小牛每年返本还利2000元,每年10万元,共计50万元。

第三,企业再按每年、每头牛2000元的分红款发放给50户贫困户。

同时,当地贫困户还能通过到养殖场就近务工或种植草料增加收入。

为了保证公平公开公正,在李勇的要求下,黑溪镇还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每年进行一次民评公示,实行贫困户“有进有出”。

拓展

效果怎么样?一炮而红!

2016年1月,黑溪镇不少村民领到了2000元的2015年年终分红款。

“这笔钱可以说是无中生有,我们很高兴。”黑溪镇改革村贫困户苏凡云说。

“既然黑溪镇可以,其他地方能不能用此方法?”李勇又开始了探索。

在李勇的指导和协调下,黔江区天生桥养殖专业合作社创新“以羊放贷、以羊还贷”的产业扶贫机制,让人眼前一亮。

什么叫“以羊放贷、以羊还贷”?

合作社向村民发放种羊,每户发一组(每组10只,1只公羊,9只母羊),养殖户从种羊产羊羔开始,每只母羊每年可产1-2只羊羔,每年可繁殖羊羔16只左右。

按市场价来算,每只小羊羔可卖600-700元左右,因此,第一年光羊羔收入就一万元左右,第二年可翻番。

养殖户从种羊产羊羔后第一年开始“以羊还贷”,每年还5只母羊羔和1只公羊羔,连还3年(特殊原因可以推迟还羊羔)。

专业合作社又将收回的羊羔贷放给新的养殖户,通过无限循环带动周边村民和贫困户致富。

贫困户周适合就在2015年11月向合作社“贷”了两组种羊饲养,两个月后,已有一只母羊产出了一只小羊。

经验“复制”成功后,李勇开始更多的探索——

新华乡“香猪代养”,农户从公司购买乳猪,精心喂养至出栏,再由公司按市场价回购,因家庭困难无力购买的,还可以赊账。

中塘乡“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扶贫,公司把农户的土地流转出来统一营运,按一定的标准给村民支付土地流转费,并吸收农户进入园区务工,将猕猴桃基地返租给农户管理,农户则可从中获得管理工资。

猜你喜欢

不安分黔江区李勇
组图:丰收中国
黔江区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发展
黔江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李勇作品选
黔江区多措并举打好乡村振兴开局之战——专访重庆市黔江区农委主任杨泽迁
让你“不安分”的小家电安利帖
黔江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李勇:不再有一颗纠结的心
蔬菜不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