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探究

2016-09-10肖珊李兴洲

中国教师 2016年18期
关键词:阶段职业课程

肖珊 李兴洲

职业贯穿人的一生,是连续发展的整体。人每一阶段的成长都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积淀,因而从小就需要进行职业启蒙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职业认知的发展会成为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变量,理应得到重视。但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促进基础教育学生职业启蒙的措施还很有限,对此造成的学生职业意识的欠缺及其带来的职业选择困难、发展规划能力缺乏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需求分析

体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义务教育培养目标中对职业启蒙教育的强调,可以从“全面发展”与“奠定基础”这两个标准中进行剖析。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其对职业的初步认识、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而不仅只是学习学科知识,是体现义务教育全面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同时,具备一定职业知识可以帮助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尽早学会依据个人特点确立发展目标,合理规划个人生活和未来事业,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成长观,从而学习创造有价值、幸福的人生。因此,职业启蒙作为为学生生存发展、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基础的教育内容,对其的重视与实践,体现了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应然状态和要求。

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纵向延伸、横向融通的“包容式”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1]国务院等六部委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发展,畅通人才成长通道。这就决定我们的职业教育不仅要向上打通学历上升层次,构建互相衔接的学历教育体系;还应该向下延伸,建立职业准备教育层次以前的职业启蒙教育,以供给个体发展的普适性需要。只有将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业教育(包含继续教育)融会贯通,才能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根本上得以立足,从长远上得以发展。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融入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环节。

解决学生职业启蒙教育需求与实际教育欠缺的矛盾。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职业启蒙教育需求与实际教育欠缺的矛盾存在已久。校内应试教育的压力让学生疲于应付考试,而对于自身兴趣、社会职业的认知甚少。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职业启蒙教育,更是几乎呈现出“盲点”状态,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个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远离的家园。[2]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是解决学生职业启蒙教育需求与实际教育欠缺矛盾的必然要求,对于深化学生的职业认识,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都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不是谋生教育,而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乎人生发展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为社会培养具有合格人格的未来建设者;是职业探索教育而非职业定向教育,这一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并非要将学生作为“定向输出”的“准职业人”来培养,而是依据学生的特点,侧重对学生职业认知的启蒙教育。

在学前阶段,应该让幼儿认识常见的职业(如医生、教师、公交车司机等),了解这些职业的基本工作特征,通过职业参观、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一定的职业意识,形成热爱劳动、对自己的劳动角色负责的习惯。这一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内容浅显,主要在意识层面培养幼儿的认真与责任心,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充分参与和体验,养成积极的劳动观念,为未来参与社会职业岗位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

在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职业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职业认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对职业的兴趣。具体来说,学生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应该能够形成简单、概括的职业概念,了解社会通过职业分工得以正常进步,养成面对未来职业的积极态度。同时,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对自己的兴趣加以了解,形成泛化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理想。

在初中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了解职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对职业理想进行初步试探。让学生了解,社会人通过职业岗位为社会的正常运转贡献力量,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才能在职业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兴趣的培养,更深刻地了解自我,并且学会选择和坚持。

在高中阶段(普通高中的职业教育内容),这一阶段,要让学生对职业岗位开始有正式的接触。通过对真实的职业岗位进行体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岗位职业的内容,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养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能力、兴趣和所学知识,形成一定的职业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职业倾向只是暂时的一般性选择而非定向性选择。

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对策建议

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合作,拓展教育时间与空间。职业启蒙教育的关键在参与和体验。学校要利用管理契机,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接受职业启蒙知识与技能的机会。例如,可以设立多种形式家长培训,借力家庭教育辅助学校开展职业意识养成教育。通过对家长的指导,学校教育有了校外的一大补充,职业启蒙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拓展。学校职业启蒙教育的开展,要求对学生开展认知与指导,要坚持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外界真实职业的体验,学生能够对职业有更清晰的认知,有利于摆脱对职业发展和规划在认知上的不切实际和盲目。

灵活组织课程与教学,丰富课程内容及形式。通过课程与教学影响职业启蒙教育,主要有教学内容的渗透和专门课程的开设两种途径。日常的教学渗透是职业启蒙教育最常见、持续时间最长的方式。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让职业启蒙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应考虑突破现有应考科目的局限,可以开设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又促进学生成长的课程,例如,从烹饪、手工、缝纫等能够提高日常生活技能的常见课程,到电子、舞蹈、设计、艺术等发展学生个人能力特长的课程,都可以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中。这些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都与学生的生活成长密切相关,并且能对未来的生活与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对于选修课程条件的限制,学校可以通过职业模拟、看录像、实际尝试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从各种与职业相关的课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进而增进职业兴趣,树立职业目标。

培养职教师资,保障教育质量与水平。在我国,绝大多数基础教育的学校没有专门的职业教育指导教师,鉴于此,学校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班主任和心理教师为主力,构建校内职业启蒙教育教师队伍。劳动课、德育课或心理课老师的教学内容,与职业启蒙教育联系紧密,职业启蒙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劳动课等的延伸。要充分利用这些课程的教师资源,鼓励这些教师进行职业启蒙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创新,促进职业启蒙教育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其他有意愿的教师是师资力量的有力补充。所有接受培训的教师,都由学校组织培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学校自行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鼓励教师逐级考取职业指导师资格证,让所有教师在培训合格后上岗,保证职业意识养成教育质量。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职业启蒙教育,不仅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提出的必然要求。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合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基础,锻炼他们迎接未来、挑战未来的本领,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对职业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适应终身学习、促进职业生涯顺利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陈鹏,庞学光.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2015(6):70-78.

[2]方敏.国外职业生涯教育与我国国民职业意识的培养[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4:71-76.

(1.肖珊,女,四川德阳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师与教学。2.李兴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学。)

责任编辑:吕丹

猜你喜欢

阶段职业课程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爱的职业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