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志愿者活动中培养少先队员的自主性

2016-09-10杨柳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2期
关键词:少先队员自主性少先队

杨柳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有一支自主快乐、乐于奉献的志愿者队伍——“快乐小蜜蜂”,其成立近十年来,已有三千多人次参加,每月定期开展实践活动。在这一教育模式中,少先队员实现了“由被教育者到教育者”的角色转换体验。在志愿者活动中,学校尝试通过“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主开展多样活动、自主进行活动评价”的方式,有效培养少先队员的自主性。

一、自主设计活动方案,

培养队员民主决策能力

民主决策,是指凡是关系到少先队员利益、少先队发展的重大事务,都由队员自己当家、做主、决定。为了让队员更好地做志愿者活动的主人,学校让队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开门纳谏、广泛听取队员的意见;通过民主决策确立主题、拟定活动内容。把“说”的机会让给队员、把“论”的自由交给队员,培养队员的民主意识和决策能力。

一是自主纳谏,听取民意,把“说”的机会让给队员。学校大队部通过建立“听证会”制度,让队员直接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事务决策,广泛听取队员们的心声,自下而上,让队员树立“自己是小主人”的民主意识。召开听证会的流程一般是:大队部召开中队干部例会,提前一周公布听证内容→各中队商讨、酝酿,收集整理队员的想法、建议→听证会上队员代表各抒己见、自由发言→大队部整合大家意见,联合志愿者确定活动实施方案。听证会制度让每个队员的想法、声音,都自始至终融汇到志愿者活动事务的策划、实施过程中,把“说”的机会让给了队员。

二是自主商议,制订方案,把“论”的自由交给队员。为了让队员们真正参与活动,提高队员们的民主决策能力,学校放手让队员们共同商议、充分讨论、制订方案。志愿者们根据听证会上采集的意见和想法,选取最贴近学生年龄特点、具有创意的提案设计活动方案。事实上,队员们自主设计的活动方案最受队员的喜爱。这种把“论”的自由交给队员的方案制订方式,不仅让队员们锻炼了设计活动的能力,还充分发挥了队员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自主开展多样活动,提高队员组织协调能力

少先队的组织协调能力是指在集体活动中设置合理岗位,让队员发挥特长,自行管理,自主筹备,自主参与,做到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实现自我教育。少先队的生命在于活动,我们要通过志愿者活动来增加少年儿童的实践体验,在活动中实现自主管理、自主参与、自我教育,培养队员的自主性。

一是自主管理,设岗定职,把“管”的权利放给队员。只有把“管”的权利充分放给队员,建立岗位责任制,设立一个个特殊的“小岗位”,才能成就展翅的雏鹰。在志愿者队伍中,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服务岗位,人人有职,个个尽责,每个队员都发挥特长,各显其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活动自己搞”的少先队行动名言,培养了队员的自主性,提升了其自主管理能力。

二是自主参与,解决困难,把“做”的实践还给队员。自主参与活动过程既调动了每个队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增强了每个队员的责任心,更重要的是,让队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队员的组织协调能力。队员们在自主参与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和困境,但这也正是队员们“做中学”的好机会。把“做”的实践还给队员,让队员们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与人交际和沟通协调的能力,提高组织协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队员在实践中成长。

三、自主进行活动评价,增强队员自我改进能力

评价是对活动和队员的判断分析结果。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队员更主动、更全面地发展。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励和促进队员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活动。志愿者活动通过多渠道的评价模式,激发了志愿者们对活动的参与热情,提高了队员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改进能力。

一是自我评价,收获成长,把“思”的时间留给队员。志愿者在每次参与活动之前都会收到一张自我评价表格,表格设计了活动的基本信息以及自己的活动感悟。每位队员在填写感悟的时候,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评价。

二是互相评价,取长补短,把“夸”的艺术教给队员。对于在志愿者活动中涌现出的小英雄,同学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队部会组织志愿者定期召开例会,让队员们说说活动中“最让你感动的人和事”。通过互评的方式,让队员们在活动过程中既关注自己也关注别人,学会“夸”的艺术,学会为别人点个“赞”。

三是辅助评价,增进沟通,把家、校的助力传给队员。志愿者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辅导员和家长的协助支持,所以,来自辅导员、家长的辅助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增进了师生、家校之间的良好沟通。

四、成效与思考

几年来,少先队员们在志愿者活动里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养了队员们的自主性,促进了少先队员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队员们的变化:

第一,增强了队员当家做主的民主意识。以前,队员们总是觉得搞活动就是辅导员老师的事情,只要照着做就行了,但是现在有88%左右的队员认为,少先队的事宜决策应该由队员参与,少先队的活动应该由队员自己安排、自己策划。

第二,提高了队员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学校里搞活动不再是个别队员满场跑,而其他队员看热闹的场景,队员们由被参与者转化成了主动参与者,由被管理者变成了自我管理者。

第三,形成了和谐的校园氛围。一个集体没有队员自我管理,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队集体,队员也不会成为真正的队集体主人,学校也不可能成为和谐的学校。正是因为队员们民主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自我改进能力的不断增强,大队部才收到了更多良言;相应地,民主的声音也促进了师生的和谐、干群的和谐。

第四,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随着志愿者活动的不断开展,学校的教育功能辐射到了家庭、影响到了社会,在志愿者活动所及的地方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师生的共同合作、共同实践下,产生了上海市少先队课题《红领巾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且志愿者活动获得了上海市中小学“学雷锋我践行”优秀项目三等奖。

自主设计、自主活动、自主评价,我们的队员就是在这样的全新模式下开展志愿者活动的。自主,是少先队员当家做主的权利,是雏鹰飞翔的动力,是快乐成长的源泉!

(编辑 刘泽刚)

猜你喜欢

少先队员自主性少先队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少先队助力“双减”,实践活动在校内校外如何“双加”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加入少先队
国际青年节少先队总检阅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我爱“少先队员证”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星你星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