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论话语形态的现代品格
2016-09-10李长国王钟琴
李长国 王钟琴
内容摘要:艾青在中国诗人当中是独一无二的,他的诗论话语形态的一大特点就是现代品格,作为一名诗论家,他把一个诗人的智慧和思维融入其中,是独特的诗人型的诗论。
关键词:艾青 诗论 话语形态 现代品格
艾青诗论的话语形态特指关于艾青所特有的《诗论》话语方式和话语行为的显现。艾青用诗人的笔触写下了充满诗性色彩的《诗论》。与传统的诗论诗话相比,艾青的诗论是不同的,有特色的,即具有现代品格。突出的表现在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理论境界的追求等方面。因此,艾青诗论的话语形态与传统的诗论诗话有明显的区别。
语言文字的运用往往又和理论境界的追求是交织在一起的,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其实就是追求一种较高的理论境界,同样,追求理论境界也必然要求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否则就达不到那种较高的理论境界。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改一个字,境界便若人间天上之分,不是身在其中的人只怕难以体会个中甘苦。齐己的《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说:把‘几’字改为‘一’字,才是早梅。齐己对着郑便下拜。某人做《御沟》诗:此波涵地泽,无处濯尘缨。拿给皎然看,皎然说:‘波’字用得不好。某人愤怒的离去。皎然暗中写一‘中’字在手心,专门等待他回来。过了一会儿,这个人狂奔而来,说,我已经把‘波’字改为‘中’字了。皎然把手伸出来给他看,两人相视大笑。”[1]《随园诗话》在古代诗话中也是很有代表性的著作。在随园,袁枚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表现出诗话很大的随意性的那种特点。这一点,和欧阳修的《六一诗话》非常相似。可以说,中国传统诗论是在锤炼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注重的是对诗学理论的含蓄的理论境界的追求。而与此相比,艾青的《诗论》的话语形态便有所区别了。
艾青《诗论》是艾青在进行诗歌创作过程当中形成的对诗的一些理解,也有在日常生活中对诗与生活,诗与时代等所作出的深刻思考。比起以前诗话那种随意记录其言行来说,艾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了更充分的准备。而且艾青的《诗论》关于那种评论性的话语已经很少了。他更多的是注意对诗歌的看法,更多的关注诗歌理论,甚至是自己写作经验的总结和陈述。如:“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以及“诗是诗人的世界观的最具体的表现;是诗人的创作方法的实践;是诗人全般的知识的综合。”[2]前者对诗作出了一个界定,这个在古代的诗话当中是几乎见不到的。后者论述了诗和诗人的关系。当然,后面艾青还论述了诗的精神、诗歌美学、诗的语言、形象等。相比古代的那种评说性的诗话来说,艾青的《诗论》才称得上是真正感悟性的诗话。
当然,艾青的《诗论》所包含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除了谈诗,艾青也谈到了该怎样写诗:“我所要求的再简单不过了:好的原稿纸;揉皱过的原稿纸对于我是最不利的。我爱在白的感觉上,编织由于富有形象的句子组成的诗的花圈。一只普通的钢笔(我从来没有用过派克钢笔),但我最讨厌钢笔漏水,钢笔一漏水了,诗的情绪就像墨水一样凝聚在纸面上了。墨笔也是我喜欢用的,但用墨笔的时候,情绪的抒发没有用钢笔的时候舒爽。我常在清晨写诗,常在黎明的时候写诗。”[3]这样,艾青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写作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的一种写作习惯。是对个人写作经验的总结,尽管他是艾青个人的,但对人们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艾青正是凭着自己对生活。对写作的感悟而凝结起来的语言文字,成就了诗论。除此之外,因为艾青所处的时代不一样,经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逐渐替代了文言文的应用。由于艾青的诗论是由白话文写成的,所以,和古代文言诗话有显著的区别。白话文比起文言文来说,更加注重语言的逻辑思维,通过大量连接词的运用,白话文的逻辑性比原来没有或很少连接词的文言文的逻辑性加强了许多。较之以前的文言文,白话文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但也正是因为通俗易懂,才失去了往日语言文字中那种言意隽永的特点,包容性也要更弱一些。但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对来说要更清楚明了,逻辑层次更分明。体系性更强一些,比如艾青的诗论里面涉及到诗论、诗人论、诗的散文美、诗与宣传、诗与时代等内容,具有相对完善的诗学体系。因此,现代诗论特别是艾青的感悟式的诗论,相比古代的诗话有更强的逻辑性。具有明显的现代品格。
注 释
[1]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22.
[2]艾青.诗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4.
[3]艾青.诗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107.
(作者介绍:李长国,重庆市酉阳二中教师;王钟琴,重庆市酉阳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