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病鱼”与命运
2016-09-10曹霞
我一直认为,对于“70后”而言,假以时日,他们会重返自己生命与成长的来处,重温自己与故乡共同经历过的艰辛、痛楚、欣悦、希冀,以及被某些时代浪潮重新修改与塑造的心路历程,而不仅仅只是局囿于、满足于当下现实生活的摹写和物质层面上的滑翔。这个变化过程在黄咏梅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我如此强调,是因为我清楚地看到了她蜕变的每个阶段。从早期书写城市繁华与饮食男女,到对底层与边缘人在艰巨生活中诗性超越的描写,到近几年融历史叙事于日常生活的实践,都说明她在创作道路上未曾停歇思考与探索。她在不断地扩展经验与叙事的边界,也一次次将自己放逐回故乡与记忆的河流。她的《小姨》、《父亲的后视镜》等作品都呈现出比以往更为宽阔和深层的意涵。
在最近的《病鱼》中,黄咏梅写的也是发生在“故乡”的故事。主人公“我”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弃妇:丈夫跟着别的女人走了。她每次过年都选择带父母满世界旅游,而这一次父亲不愿意了,她只好回到故乡过年。显然,这里也无法让她忘却伤痛,不仅小城的熟人、连父母客套起来。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代人对待故乡的态度。如果说在魏微十年前的《异乡》等作品中,主人公还能以故乡经验抵御来自城市的恶意与冷酷的话,那么现在,“故乡”不再具备这样的功能。这一代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被从故乡连根拔起。他们回到故乡,不是归人,只是过客。可以说,作为内在性生命基底的“故乡”被对象化、外在化了。
就是在这样灰朴朴的背景下,那个陡然出现在主人公视野中的巨大鱼缸就像是亮丽的天外飞物,为绝望的生活提供着插科打诨的可能。故事的发展表明,这个鱼缸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隐喻与叙事的推进作用。父亲养了发财鱼,给其中一条取名为“满崽”,说到这个名字,父母和“我”皆笑,因为这是“我”童年朋友的名字。由鱼而人,由人而事,联结起了小城、童年、友谊、双方家庭的交往史以及某些暗重的历史阴影。但是,满崽(鱼)甫一出现便携带着不详的信息:它不知疲倦地削尖脑袋“撬石子底下的食物残渣”,却养不胖,“肚子薄得像刀片”。
果然,“我”和母亲聊起满崽(人),才知道他已经成了孤儿,没有正式工作,没有家。更糟糕的是,“我”次日便目睹了他从事的真正行当:小偷。鱼缸里有条鱼生病了,去医院买药的父亲带回了满崽。他来帮忙治疗“病鱼”,但在父母和“我”的眼里,他又未尝不是有“病”的,因此他们看满崽的眼光和语气都充满怜惜。小说中的隐喻与对应无处不在:满崽(鱼)勇猛地撞进鱼捞使病鱼逃脱,满崽(人)被怀疑之下突然拿起刀架在“我”的脖子上,逼着父母拿钱。
这个情节来得略为陡峭,我最初读到这里时不免一凛,因为它改变了我叙事期待的走向,原以为孤独的满崽会为父母的慈爱而感动,或在与“我”关于童年的絮叨中重拾暖意地过一个新年。但黄咏梅显然不愿意成全我这等庸俗的期待,她毫不留情地将叙事的尖刃对着已然破裂的旧日回忆和想象劈下去,刺进去,挑开来,从那里显露出灰败不堪的真相。
这个真相并不是满崽的不念旧情和残忍贪婪,而是他在监狱中对父亲说的那句话:“孙叔叔,我曾经努力改变过的,那个,命运。”再回过头来看,“命运”的阴影无处不在。这样一来,我们也许就能够理解那些充塞在文本缝隙里的“我”对着故乡、父母、小城人事和满崽发出的评判。她的评判越是自视甚高,她被“命运”车轮辗过的痕迹和伤痛就越重。这个在小城人眼里“捞世界”、“有出息”的成功女士实则生活得千疮百孔,她和满崽一样都曾“努力改变”命运,但没有成功。他们败伏于无常的生活,父辈们则败伏于幽暗的历史意志。
写到这里,我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个结论离我的命题似乎相去甚远。我从“故乡”出发,却最终抵达了“命运”。我不知道这里面逻辑的诡异变质发生在哪个环节,但我并不打算进行修改,因为我发现在某种意义上,从一开始,“故乡”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我们或喜悦或被迫放弃了深植在故乡的根,然后向着某个未知一路狂奔,在既非“此处”也非“彼岸”的飞地里潦草地处理着与生命相关的形而上问题。满崽在鱼缸底部为着撬食而做的全部努力,也许就如同命运之神看着我们在人生牢笼里无望地挣扎。
曹霞,著名文学评论家,现居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