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取舍
2016-09-10张立华
张立华
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两所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课题是《埃及的金字塔》,两位教师制定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基本相同。(见表1)
但是,两位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却不尽相同。(见表2)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A的课堂容量大,知识点多,教学似蜻蜓点水,重点不突出。B的教学内容只有两个,重点突出,训练扎实有效。其实,课文只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材料,一篇课文中的语文知识很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短短的两三个课时里,教学课文中全部的语文知识。所以,就有了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对课文中语文知识的取舍问题,笔者不由得想到了“舍得”一词。“舍得”其实是我国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最早出自于《了凡四训》第三篇积善之方,它不仅是一种人生哲理,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只有舍得舍,才能得到得。记得2012年11月,在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举行的“苏派教学”暨“智慧教育”论坛上,台湾的邱美惠老师执教的《回到鹿港镇》一课极大地震撼了我。教学只有一个内容,就是让学生知道叙事文的几个基本要素。这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教学简洁而不简单,语言训练扎实有效,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的理念。
一篇课文,语言训练的点很多,对于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根据课标的要求进行取舍。当然,教学内容的取舍对语文教师来说确实不太容易,难就难在要在课文中提取适切的教学内容。这里,笔者谈三点自己的体会。
一、 依据文本的文体知识,确定教学内容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突出文本属性的教学是基本要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个年段的教材中,说明文一共有22篇。从不同学段来看,第一、第二学段主要学习生动有趣的科学小品文,后逐步过渡和衔接出现科学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而第三学段则全部是科学说明文。这符合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说明方法的学习理应是教学重点。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几篇说明文,对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和举例子等方法有了认识。那么,学习《埃及的金字塔》,要突出哪个说明方法的学习呢?结合前面的一篇课文《秦兵马俑》来看,不难发现编者的意图是让五年级学生在了解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的基础上,体会其表达效果,并且能够学会运用。《埃及的金字塔》中这样写道:“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秦兵马俑》中这样写:“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 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这两句话中,作者为了说明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的金字塔和秦兵马俑,用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小学生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体会了作比较的作用后,再让学生介绍一种事物,尝试用上作比较的方法,这才是有效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都是一些常见的文体,文体的基本特点是什么,阅读的方法是什么,应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说勤奋》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议论文,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让学生了解议论文举例的要求,应是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才事例?需要再举一个例子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明白议论文所举的事例应具有典型性。司马光是天资聪颖的、古代的人,童第周是从小基础差、现代的人,他们通过勤奋学习都成材了,这就有利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这样的讨论,使学生掌握了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为“运用”打好基础。
二、 利用课后习题的资源,确定教学内容
课后习题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确保教学目标正确,教学内容合适,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学,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思考,有效地进行语言实践。
正如两位教师执教的《埃及的金字塔》课后习题2:读一读,注意带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其中第一条就是: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这个习题,明确地告诉学生将要学习什么,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学习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再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一文课后习题4: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应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这个习题关注的是倒叙的叙事方式。所谓倒叙,就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毫无疑问,教师必须用好这个习题,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并运用倒叙的写法。
三、 尊重儿童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诸向阳老师指出:“教什么”决不是指课文内容,而是从课文内容中提取出来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这需要语文老师有一双敏锐的、发现的眼睛。笔者以为,语文教师要有这双慧眼,就必须关注儿童,尊重儿童的需要。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表达了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流露出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第五自然段具体描写樟树拒虫的特点,运用了对比烘托的写法,以石榴树寄生虫多的特点衬托樟树拒虫永久保持香气的品质。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没有什么难度,语文能力和知识经验得不到刺激和挑战,学习走向低效甚至无效。显然,学习这篇文章,学生不仅要了解“樟树是怎样的树,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更要学习课文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思考,作者描写樟树为什么还要写石榴树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对比烘托的方法尝试介绍一种植物。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有效提高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满足了儿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诸向阳.语文课,我们到底该怎样上[J].语文教学通讯,2008(4).
[2] 武庆新.舍得——成就一生的哲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3]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