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跨学科整合研究能力

2016-09-10周一吴婷

世界教育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周一 吴婷

摘 要:“科学与技术跨学科整合研究学者”项目(Cross-Disciplinary Schola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ST)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于2008年设立,旨在增进不同学科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整合研究能力,提升UCLA国际博士研究生招生成果。设立至今,CSST项目已建立了完善的暑期研究计划及杰出人才的培训选拔机制。2015年,UCLA化学系教授林永雅(Yung-Ya Lin)代表UCLA到中国进行CSST项目的招生面试。借此机会,本刊对林永雅教授进行了专访,以深入了解CSST项目的宗旨、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与中国高校开展的合作等。在采访过程中,林教授指出,CSST项目建立了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并积极开展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的合作,未来将进一步扩展与中国高校的合作领域。此次采访得到了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关键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CSST项目;招生机制;人才选拔;人才培养

一、CSST旨在增进不同学科间的沟通交流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林教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谈谈此行的主要目的。

林永雅:我此行主要是代表UCLA来中国参加CSST项目招生面试。过去七年,通过CSST项目和CSC提供的奖学金,我所任教的UCLA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得以成功招到近30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入读博士班。饮水思源,此次我代表UCLA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志愿协助推动CSST项目。

2008年3月,UCLA的协理副教务长、医学院副院长孙仁教授(Professor Ren Sun)设立了CSST项目,并担任负责人。目前,由冯佳莹博士(Dr. Jiaying Feng)担任行政负责人。本项目旨在提升UCLA国际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成果;增进不同学科间的沟通交流;加强UCLA与国际研究机构的合作。在UCLA校方领导、CSC,以及我校国际合作大学的大力支持下,CSST项目已建立了完善的暑期研究计划及杰出人才的培训选拔机制。

二、积极开展与CSC的战略合作,提升项目影响力

《世界教育信息》:贵校与CSC是如何开展战略合作的?

林永雅:从2008年起,CSC开始向在UCLA学习及开展研究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提供奖学金。迄今,UCLA是CSC奖学金的最大受益学校之一。CSC奖学金减轻了UCLA录取国际博士研究生的最大负担——比美国本国学生高出许多的学费。2010年,中国教育部副部长、CSC主任郝平先生与CSC时任副秘书长李建民先生提出了一项CSC与UCLA共同奖学金计划,即CSC-UCLA奖学金计划。该计划于2012年正式设立。CSC-UCLA奖学金显著提高了CSST项目在中国各高校以及在UCLA的影响力。

通过与CSC的合作,一方面,学生可以申请中国政府的公费留学机会,另一方面,我校可以招到优质的学生。迄今,CSC已提供超过600万美元的奖学金,用于支持在UCLA参加CSST项目的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和学习。

三、CSST注重学生跨学科整合研究能力的培养

《世界教育信息》:当前,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在您看来,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有哪些?

林永雅:在过去二三十年中,中国致力于发展若干重点研究项目,并已经在某些特别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为了加速科技进步与学术发展,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之一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整合研究能力。众所周知,创新的研究想法和对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工具,常常超越某个单独学科的范畴。通过跨学科培训、整合研究、整合教育资源能够使中国新一代的科学工作者更具创新精神,乃至领导跨学科的整合型研究。

CSST是一个独特的跨学科整合培训机制,旨在为全球的年轻科学工作者提供跨学科整合的研究环境,及与不同科学领域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整合研究能力。CSST项目也是UCLA的一个创新国际博士研究生招生机制,让UCLA的教授与博士班的招生委员得以观察申请学生在他们各自研究领域的暑期研究表现。这些国际本科生中的佼佼者,会得到其指导教授的强力推荐,获得进入UCLA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四、CSST具备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

《世界教育信息》:CSST暑期研究项目的人才选拔机制是怎样的?您对中国学生的印象如何?

林永雅:以我所在的UCLA化学与生物化学系为例,虽然我们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的“全球最优秀化学专业的大学”(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for Chemistry)中有幸排名第五(2014年)或第六(2015年),我们仍需招收最优秀的研究人才,以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每年,我们的国际高校合作伙伴会推荐他们最杰出的学生申请CSST暑期研究项目(以2014年为例,我们共收到了700余份申请),这些申请者大部分是本科阶段三年级的学生,拥有优异的学科成绩,并展现出较强的研究潜力。之后,将由UCLA的4~5位教授组成的CSST面试委员会,亲自去各所合作高校面试申请者,并推荐在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学科成绩、英语能力与人格成熟度方面得分最高的同学。最后,由CSST委员会和CSST主任委员决定最终录取结果。暑期研究项目结束时,表现杰出的学生将会由他们的指导教授推荐至UCLA的博士班学习。

中国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在世界范围来看是非常扎实的。从2008年至2015年的7年间,CSST项目越来越成功。在参加CSST暑期研究项目的613位学生中,约27%的学生进入UCLA的博士班,而其中62%的学生由CSC资助;UCLA与中国高校的合作也从最初的8所扩展至现在的22所,学科逐渐扩展到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学生申请的奖学金金额也越来越高。

我们希望这些学生在UCLA学习之后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博士阶段的学习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开拓性、创造性的思考,毕竟做研究是以创造力为主的。我认为,如果中国这些具备扎实训练的学生可以到一些比较先进的研究机构学习,并把一些尖端的课题带回中国,就可以促进科学的进步和科技人才的培养。

UCLA是美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在全球大学中列名前茅,如我校的医学、化学专业的排名都在不断上升。我校在中国招生的科目非常广,主要是由CSC决定的,几乎都是顶尖的科目,包括一些应用价值很高的科目(如生命科学、医学等)、基础研究方面的学科(如物理科学、数学),以及一些社会科学学科。我们希望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在UCLA能够互相交流,创造出新的想法、新的知识成果。科学的合作是没有国界的,我们希望达成一种双赢的局面。

《世界教育信息》:众所周知,UCLA是美国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之一。UCLA是如何通过CSST暑期研究项目进行人才培训的?

林永雅:CSST暑期研究项目是一个为期10周的高强度研究型培训项目。基于共同研究兴趣,每位参与项目的国际本科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位UCLA的指导教授,并在其课题组进行暑期专题研究。在10周的项目期间,学生进行全职研究活动,参加由CSST主办的研讨会,以加强跨学科交流互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同时更深入地了解UCLA的研究项目及资源。学生亦会参与一些互助交流活动。参与项目的国际本科生、他们的指导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同事均会受益于CSST暑期研究项目。对于参与项目的国际本科生而言,他们可以获得相当重要的研究机会,住在校园内的学生宿舍,与UCLA的学生及其他国家的学生互动交流,获得UCLA的12个学分,以及了解UCLA博士研究生项目和校园环境,为其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做好准备。对于UCLA的指导教授而言,他们有机会观察其学生在课题组的研究表现及潜力,并推荐延揽最优秀的学生进入UCLA攻读博士学位。在这期间,UCLA还将为参与CSST项目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以抵免学费,并提供各项行政支援及培训机会。

《世界教育信息》:CSST项目的优势有哪些?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

林永雅:如前所述,CSST项目为学生提供独特的跨学科研究机会,吸引顶尖国际学生攻读UCLA的博士学位。为了达成此目标,我们建立了以下机制:与国际一流高校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协助中国学生申请CSC奖学金;开展暑期研究并专注于跨学科培训;与UCLA诸多博士研究生项目及指导教授紧密合作,选拔并招收最优秀的人才。我认为,这些都是CSST项目所具备的优势。通过CSST项目录取的博士生,具备杰出学术能力,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合作网络,以促进研究的整合、创新与精进。

五、UCLA将不断扩展与中国高校的合作领域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结合贵校与中国高校合作交流的情况,谈谈未来在进一步促进双方合作交流方面有何看法或建议。

林永雅:通过CSST项目,UCLA已经与国际数所一流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能够邀请这些学校最优秀的本科生参加暑期研究,并招收杰出的学生到UCLA的博士班学习。2008-2013年,我们主要从9所中国的一流高校选拔学生: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从2014年开始,我们与更多的中国一流高校建立了合作,新增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述中国一流高校以其高质量的本科生,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成为我们的理想合作伙伴。

未来,我们希望把这个计划做得更好,让更多优秀的中国学生在UCLA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之后,能为中国作贡献。此外,我们希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招生范围和层次。比如,中国有很多很好大学的学生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后,通常还希望能够具备博士后阶段的研究经验。因此,我们希望这个计划能够扩展到博士后阶段。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扩展到教授的进修方面。很多教授在工作期间获得进修机会,如果他们能够到国外,就算是短期进修,对于其眼界的开阔、观念的更新,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编辑 朱婷婷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