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个性养成说明书(下)
2016-09-10李滢
李滢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了婴儿期和儿童期的发展及父母的抚养要点。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介绍学龄初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的相关内容。
心理学家爱利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在每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新的挑战,都有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当某个阶段的核心任务顺利完成,个体就会获得同一性,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如果某个阶段的核心任务处理得不成功,个体虽然还是会进入下一阶段,但遗留的问题会在日后出现。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儿童期(1.5~3岁):自主对害羞/怀疑
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
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对绝望期
学龄初期:主动vs内疚
这个时期的儿童在生理上有四个非常大的变化: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知觉和肌肉运动得更加精确化;能更精确地运用语言;能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力。正是在这些生理变化的基础上,儿童的好奇心探索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喜欢游戏,喜欢角色扮演,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把这个阶段的孩子称为“十万个为什么”一点也不夸张,他们走到哪问到哪,“为什么”“为什么”不离口。他们不仅对外界感兴趣,对自己的身体、对性别差异也充满了好奇,他们很想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女孩坐着小便而男孩要站着,为什么爸爸天气热的时候可以打赤膊而妈妈不可以,结婚是什么意思,什么人可以结婚等。同时他们还开始了解不同的职业,甚至规划起自己的未来,如考虑长大了要做什么……用埃里克森的话来说,这个阶段的儿童“一般对形状规格的差异,特别对性差异都产生一种毫不厌倦的好奇心……现在他在学习上大胆探索且精力充沛:这就致使他越出自己的有限范围,投入未来无限的前景之中”。
除了这些安全的探索之外,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会去探索人际交往的边界,比如他们会骂人、笑话别人、拉帮结派,甚至是动手打人。他们通过这些“实践”的方法来了解人與人之间的距离、互动,以及探索如何建立和修复关系。
曾经有位教奥数的特级教师写了一篇文章,说在他的奥数班中他发现有一类孩子,他们是零基础来到课堂的,可是在一个学期的学习后他们的成绩已经排到前列了。他仔细地观察这些孩子,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提问,遇到困难不放弃善于钻研。
不要问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好奇、主动、充满探索欲的这部分特质,只是有些孩子很幸运在成长的过程中这部分特质没有被扼杀、被保留下来。要呵护好孩子的主动性,父母要鼓励和支持孩子提问,无论孩子提出多么幼稚的问题都不否定和笑话他们,也不急于给答案,陪着孩子一起思考。同时还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可以自由地参加各种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探索和好奇是不好的,自己提的问题是很笨的,爸妈是讨厌自己的,导致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内疚感就是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做坏了事情),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也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正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也在不断地检验限制,他们不断地学习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发现一些通用的规则,还会发现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规则,他们可能还会发现同一个人也许在不同的情景下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规则。对于越小的孩子来说,规则越简单、明确、稳定越好,这样有利于他们建立规则意识。这个时候一个叫做“超我”的东西产生了,它来自于父母及外界的反应,是内心的审判官。当儿童在做不被允许的事情时,他会觉得内疚、后悔、自责,这就是超我在发挥作用了。
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胜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品德。埃里克森把目的解释为:“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标的勇气,尽管这种目的曾被幼年的幻想,被内疚、被对惩罚的丢魂落魄的恐惧所阻挡。”
学龄初期3-6岁的抚养Tips:
鼓励和支持孩子提问
不急于给答案
陪着孩子一起思考
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
建立简单、明了、稳定的规则
学龄期:勤奋 vs自卑
6岁以下的儿童注意力集中在父母身上,他们非常在意父母的反应和反馈,他们会根据父母的要求来塑造自己。进入到第四个阶段6-12岁后,儿童的注意力就从家庭转到学校了,他们很在意老师的要求、标准和期待,此时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已经不是父母而是老师了。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智力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广泛和有深度,动手实践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已经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了。
对于这一阶段,埃里克森说,“丰富的想象被驯服,被一些非人性事物的法则所约束,甚至被读、写、算所约束。因为,尽管儿童在心理上已经具有做父母的基本因素,但TA在生理上成为父母之前,首先必须是一个劳动者和有可能养家糊口的人”。所以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专心学习大人为其设定的知识与技能,需要能够“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
一般来说,当儿童刚刚迈进小学校门时他们都是勤奋的,他们努力、坚持、渴望成功、不甘落后,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和父母的认可。从三年级开始,当学习难度加大、当成绩和排名被公布出来,儿童就开始对勤奋有了不同的感觉。如果他的学习得到了老师、同伴和父母的认可,他就认为勤奋对他来说是有用的,他就会坚持勤奋,养成勤奋的习惯,并在勤奋中寻找成功的机会。这种勤奋感会延续一生,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如果儿童的学习得不到老师、同伴、父母,特别是老师的认可,有些孩子就会对勤奋产生质疑,他们会觉得勤奋对他们来说是没有用的,坚持、努力、认真都没有用,所以他们就会放弃对勤奋的追求,并在日后对于自己能凭借着勤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
那么,爸爸妈妈可以做些什么,让孩子保持他最初的勤奋感而不自卑呢?下面这几点父母们可以参考:
允许孩子经历失败。当孩子经历失败时,会产生失望的情绪,这是非常正常的,父母要做的不是帮助孩子回避失望的情绪,而是让孩子体验这种失望,从失败中学习;
多参加非竞争性的游戏。鼓励孩子学习从游戏的过程中享受快乐。
放弃疯狂的错误观。比如认为错误是不好的;人不可以犯错;如果犯错了就说明笨、傻、无能,是个失败者。这些疯狂的错误观会让孩子特别害怕犯错,其实错误只是错误,把犯错当成是学习的机会。
注重问题的解决,对“什么”和“如何”提问。
如果儿童获得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他们就会以“能力”的品德离开这个阶段。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为儿童期自卑感所损害的在完成任务中运用自如的聪明才智”。
青春期: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
对于青少年来说,12岁到18岁这是个危机四伏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经历了很多变化,从青少年向成人過渡、从中学走向大学。他们在内心也感受到很多的冲突,一方面是生理上的变化所带来的,比如第二性征的出现、性冲动的高涨,另一方面是他们在心理上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新要求所感觉到的内心困惑和混乱。在前四个阶段,儿童懂得了TA是什么,能做什么,需要怎么做,在这个阶段他们对于自己的认识开始分崩离析或忽上忽下,时而他们觉得自己全能、完美、伸手就可以摸到天,时而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能、无力,他们非常想看清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却又觉得看不清,所以他们常常照镜子来观察自己。他们也会从别人对他们的态度、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来认清自己。他们就要把所有有关于他们自己和社会的知识结合起来,透过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连续自我,把自己和他人在外表和性格上加以区分,也要把自己认识的自己和别人眼中认识的自己整合起来,这就是埃里克森提出的“同一性”。
埃里克森认为,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如: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之间的一致性;做事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阶段父母已经不是孩子关注的重心所在,老师的位置也屈居第二,同伴的关系升到第一位。作为幕后的父母在这个阶段可以做的看似很少,实际上却非常重要,那就是——照顾关心孩子的同时,要尝试和孩子建立尊重、信任的类似朋友的关系。
人生的发展像是在建房子,但实际上又不同。房子地基没打好,建成了就很难调整了,儿童期留下的一些缺憾反而可能成为一个人成长的机会,从中获得动力和资源。埃里克森提出,从成年期开始人除了完成自己本身的成长任务,其实还肩负着另一个巨大使命,那就是去补完童年缺失的品质,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栏目主持人: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