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逮知了

2016-09-10王山根

决策探索 2016年14期
关键词:长杆小口弓箭

王山根

它是这个时段优秀高亢的歌手,也是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人的美好回忆。没有知了的夏天是一个寂寞空荡的夏天,失去知了的童年则是一个色彩单调的童年。

知了学名称蝉,但我们豫北地区习惯叫它知了,没有蜕壳时叫知了猴,蜕变留下的外壳叫知了爬叉。从记事起,知了就是我们生活的陪伴,它和燕子、麻雀、蝈蝈等一样,构成了我们认知世界的最初印记。

小时候,农村孩子没有什么玩具可玩,大多是就地取材,自制玩具,寻找快乐。逮知了成了我和伙伴们夏天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几乎延续到立秋,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逮知了猴。每到傍晚,我和伙伴们就端个茶缸、拿把小铲,跑到村外的树林里,在地上寻找一个个可能是知了猴藏身的小洞。知了猴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这时的它已经把地皮轻轻划开一个不规则的小口,畏缩在洞里,静静地等着天黑爬到树上蜕变。我们发现地上有个小口后,就用手指慢慢抠动,并试着感觉有没有像钳子一样的东西夹手。如果夹手,肯定就是一只知了猴了,这时要轻轻把它捞上来。如果知了猴不上当,就用一根细棍诱惑它夹住,同样也能把它弄出来。由于逮知了猴的人多,伙伴们像寻找黄金似地在地上找了一遍又一遍,从不放过每一个疑似藏匿知了猴的洞穴。天黑后,看不到地上的洞穴,就拿着手电筒围绕树干寻找,直到实在找不到为止。如果是大雨过后,由于土质松软,逮知了猴会收获更丰。在那个靠工分计酬、生活比较艰难的岁月,逮知了猴煎着吃,也抵挡了不少饥饿。蜕变后的知了,没有知了猴好吃,这也是伙伴们喜欢逮知了猴的主要原因。

另一种是逮知了。主要是用自制的弓箭射击。知了蜕变后会飞到大树上,比较难逮。我和伙伴们就自制弓箭,加固在高粱杆或竹杆上,用做衣服的生锈钢针作箭头,趁着中午歇晌不上学,到村外树林里或小河边射知了。雄知了会叫,雌知了不会叫(我们称它为哑巴知了),逮知了一般逮雄知了,逮住后能听它不停的叫声,非常好玩。况且中午时的雄知了好像特别兴奋,叫得最响,容易寻声找到。原来我并不知道雄知了为什么会叫,只是看了有关它的科谱知识后才明白,而且它的叫声还分为三种,即:受天气变化和其他雄知了鸣声调节的集合声、交配前的求偶声、被捉住或受惊飞走时的惊鸣声。难怪烈日炎炎,叫鸣阵阵,有时如洪钟,气势磅礴;有时似情歌,缠绵悱恻;有时如长笛,婉转悠扬;有时像溪流,曼妙轻盈……射知了是很有讲究的。发现知了后一般慢慢把弓箭放到它的尾部,从下面往上射,这样,箭头容易击穿它的身体带箭落下来。如果射发方向对着知了的背部,则容易使箭射透知了后扎在树枝上。等到将箭弄下来后,知了也趁机惊叫着飞走了。

逮知了除了用弓箭射击外,还有用马尾发作套圈、面筋作粘黏逮知了的方法,只不过没有用弓箭射捕轻捷、方便、有效。如果白天逮知了不过瘾,还有晚上作补充。夜幕降临后,在村外或村中知了盘踞较多的大树下点燃一堆柴火,然后大人小孩使劲跺树或摇树,受到惊吓的知了或吱吱乱叫、或焦急不堪,趋光落地。树下的人便俯首可拾,把逮住的知了扔进火里烧烤,其味道也香美可口。那知了的杂乱叫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响彻天空,像是上演着一场美丽的乡村牧歌晚会。

如果说逮知了是我和伙伴们的最爱之一,那么拾知了爬叉就是这种最爱的美丽替补。知了爬叉是一种中药,具有散风宣肺、解热定惊等功能。当时公社供销社大量收购,一斤大约七块钱。每天早晨天刚亮,我和伙伴们就爬起来,拿上长杆,赶在上学前到村外树林里、甚至更远的地方找知了爬叉。因为大家都在找,去晚了有可能被别的伙伴找走。草棵上、低矮小树上的知了爬叉举手可得,高一点的就得用携带的长杆把它戳下来。运气好的时候,还能逮到刚刚蜕壳的知了。知了爬叉很轻,好多天才能积攒到一斤,但我们不折不挠,餐风饮露,不怕艰苦,一个夏天也能拾上三、四斤,变卖后买成笔记本、钢笔等学习用具,以缓解家里的经济困难。那种“劳动创造财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生活训诫,深深地植根于我们幼小的心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现在农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字电视、智能手机、互联网、游戏机等科技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少年儿童在和这些现代科技的亲密接触中,已经很少有人再玩逮知了这种游戏了,没有人再去起早拾知了爬叉卖钱买笔记本、钢笔等学习用具了,甚至有的连知了猴都不逮了。因为现在人工饲养知了猴的很多,需要的时候到市场买点就是了。我在感叹生活变迁的同时,也在细细品味过去逮知了的情景,这情景蕴含着童年的纯真和生活的真谛,它是那么地亲切,那么地让人难以遗忘……

猜你喜欢

长杆小口弓箭
异型截面长杆弹侵彻半无限厚金属靶板实验研究*
弓箭风波
分段式长杆体结构对侵彻能力的影响研究
晨钓
大口小口话水果
弓箭告急!请求支援
小口诞生记
论阿勒泰乌梁海部弓箭的崇拜
大口小口
谜语猜猜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