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

2016-09-10谢志强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年18期
关键词:顶层设计评价指标小康社会

谢志强

【摘要】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度,是一个学术性、政治性很强的大问题,是一个操作性、学理性很强的大问题。“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必须实现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小康社会”从提出到完善,再到逐步建成,在这个过程中,对“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评价十分必要。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检验社会发展的成果,更能反映出其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并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导,更好地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康社会 评价指标 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F047.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18.004

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小康”指的是比大同社会稍低一级的社会,“小康”一词源于《诗经·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把夏禹、商汤、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这六人治理下出现的盛世称之为“小康”,而孟子的“仁政”则把“小康”视为是由乱世到盛世的一种过渡。“小康”一词也逐渐发展出新内涵,《辞海》对“小康”一词的释义为“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

邓小平首次用“小康”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注解。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就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问题提出了在中国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关于小康的含义,邓小平后来有过多次阐述,最概括的解释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这实际上就是从温饱到现代化的中间阶段。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邓小平又完整地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到20世纪80年代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0美元、20世纪末达到1000美元、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把小康社会作为我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我国的战略目标经历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变化。进入21世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我们把这个发展阶段的小康一般叫做“总体小康”,这样的小康起点低、不全面、不协调,为此还需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并有望提前实现的基础上,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全党发出新的号召:“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差距甚大,它不仅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决心,即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同时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具体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从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召,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小康社会”成为历次大会报告主题,其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发展完善。从具体要求来看,新要求所涉及的方面从“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人民生活”到“经济、民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再到“经济、民主、文化、人民生活、资源环境”。从经济发展具体指标来看,从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到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再到2012年十八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发展和一系列成就的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高,标准更严。从评价体系来说,新目标、新要求为小康社会的评价提供了与时俱进的规范性指导,同时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体系也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现代化的国际指标与小康社会的评价标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者即已着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评价指标,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了“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兼顾国际指标和我国实际情况的较为完备的测量尺度。

常用的“现代化”国际指标。我们常用的“现代化”国际指标主要有以下方面:

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照2012年的标准,人均GDP达到37718美元的是高收入国家(地区);人均GDP达到4564美元的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地区)。世界银行又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分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地区)(人均GDP为1919美元)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地区)(人均GDP达7339美元);人均GDP达到3981美元的,属于中低收入国家(地区);人均GDP在592美元及以下者,是低收入国家(地区)①。

恩格尔系数。即食物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一般以恩格尔系数降至50%以下作为脱贫的指标。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具体而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等于或低于30%为最富裕。

基尼系数。即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占的比例。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用于测量工业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具体包括11个主要指标,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人均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低于15%、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在45%以上、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在70%以上或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低于30%、成人识字率在80%以上、在校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比例在10%~15%以上、每名医生服务的人数在1000人以下、婴儿死亡率在3%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平均预期寿命在70岁以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50%以上②。

人类发展指数。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书《人类发展报告》提出了人类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期望寿命、成人识字率、国民正规学校受教育的平均年数四项指标构成,涵盖了收入水平、生命水平、教育水平三个方面。该报告把世界174个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类:高度人类发展、中度人类发展和低度人类发展。

千年发展目标(MDG)。2000年9月,联合国的千年峰会上通过了包含八个具体发展目标的千年宣言,包括:消除绝对贫困和饥饿,普及初等教育,提高性别平等和妇女权利,减少儿童死亡率,改善母亲健康状况,控制HIV、AIDS、疟疾以及其它传染病,提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发展全球合作。八个目标之下又包括18个子目标和48项具体指标,例如到2005年消除小学和中学中的性别歧视、在1990年到2015年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23%等③。

我国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是最早开始研究并制定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先驱之一,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了社会指标研究,强调“除用经济指标外,还要用一系列反应生活质量等的社会指标组成指标体系才能全面衡量”④社会发展水平。在分析实现小康目标的条件和我国实际情况,参考国际上相关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朱庆芳于1992年完整地提出了我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六个子系统,共60多个具体指标⑤。经过修订以及连续几年对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评价,十六大以来修订后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结构指数、经济与科教发展指数、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和环保、法制和治安五个方面,涵盖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计比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非农增加值占总人口比重、出口额占GDP的比重、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人均GDP、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城镇实际失业率、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比重、人均教育经费、每万人口专利受理量、人口自然增长率、每万职工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每万人口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城乡平均)、人均生活用电量、每百户拥有电话、每百户拥有电脑(城镇)、工业三废处理率、农村引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每万人口形势案件立案率(逆指标)、每万人口治安案件发生率、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每10万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共28项具体指标及其目标数值⑥。从2001年的实现情况来看,评价综合指数已实现68.7%,北京、上海等十个省市的指数已在70%以上,而新疆、西藏等省市的指数不足60%⑦。而2005年的数据依然显示出了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数出现负增长、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过低、教育机会不均等、代际不和谐、老年人口贫困率较高等问题⑧。

国家统计局也较早开始并在探索中制定了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1991年国家统计局与12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五个部分16项分指标组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础标准》《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础标准》和《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础标准》三套小康标准⑨。这一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也在修订中不断地发展、完善。国家统计局2008年修订提出的《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包含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与资源环境六个方面共计23项指标,包括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失业率(城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社会安全指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单位GDP能耗、耕地面积指数、环境质量指数。在政府部门制定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影响较大的还有200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十一五”计划基本思路课题组提出的经济、社会、环境、制度四方面16个指标的体系⑩、2005年国家发改委15项指标体系⑪、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根据十六大报告和本省情况制定的可预测指标⑫。

此外,许多单位组织、专家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陈友华指出,小康首先是一个经济概念,其次是对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描述,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有与之对应的社会结构,也需要一个稳定、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其量化标准包括人均GDP、恩格尔系数、人均居住面积、平均预期寿命、高中入学率、城镇化率、非劳动力比例、基尼系数、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在此基础上,小康水平指数应该是经济发展指数、生活质量指数、社会结构指数、社会公平指数四项的综合⑬。宋林飞认为,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生态环境五大类36个指标,而在制定指标体系时要兼顾我国国情、党的决定和要求、发达国家现代化经验教训,并为此设置了四个方阵的目标值,为2008年中国各地区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了考察⑭。肖宏伟则从科学发展观和“五位一体”总布局入手,认为小康社会指标的设置应该综合十八大报告和发展纲要,设立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民主法制和生态文明五个维度,并以此为标准对2010年~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测算,其结果显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一些可持续发展指标和公平、平等指标上⑮。

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对于“小康社会”这样一个符合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建设发展的概念、目标、要求,对其评价指标体系逾二十载的研究,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备的指标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实现和评价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新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体系所涵盖的宏观层面和具体指标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确定其制定原则,其中有三个原则非常重要,即综合性、实用性、普遍性和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建成的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性的社会,包括经济、民主、文化、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各个方面,其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因素多、涵盖范围广的测量尺度,因此系统性、综合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则。首先,这一复合体系不仅要有经济指标,强调经济因素,也要有其它方面的指标,把社会民生、民主政治、科技文化、资源环境等方面都纳入指标体系,以此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情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其次,应该兼顾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量化标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如人均GDP、恩格尔系数、平均预期寿命、城镇化率、非劳动力比例,这些具体数字便于检测和评估,也便于在时间上和地区上进行比较,因此能量化的指标应尽量给予量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有部分指标难以量化,需要用文字来表述。需要指出的是,系统综合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必须面面俱到,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是将经过检验且达成共识的具有稳定性的主要指标作为其主要内容。

实用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检测和评估其实现程度,必须具有实用性,具有简明、可比较、可操作的特点。简单明了的指标体系便于理解和操作,为此一方面应该用尽量少的指标反映尽量多的内容,另一方面应该尽量使用经过研究和检验的公认准则,还应注意不要使用过多过细的指标,名目繁多会导致复杂、不便操作,影响指标体系的使用效率。可比较性也是实用性的体现,一个可以与不同时点、不同区域进行比较的指标体系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历史进程、时代发展和地区特色,也能够更好地与现代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实现后的新的奋斗目标和发展纲要衔接过渡。因此,一些主要指标应该使用被大家普遍接受、具有代表性的标准,部分量化指标应采用国内外普遍认可的国际社会发展指标。第三,应该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指标应采用中国统计年鉴、政府部门文件、权威部门研究报告等的数据、研究和文字表述,

普遍性和差异性原则。“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的奋斗目标,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在借鉴国际现代化指标的同时,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一系列文献和政策性文件,包括大会主题报告、“十三五”规划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等,这些文献、文件、规划等不仅提供了指导,有的还给出了具体的量化目标值,是我们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参考。必须注意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大概念,是一个宏观奋斗目标,而实际上我国社会具有极大差异性。以人均GDP为例,作为经济指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无法回避的,但收入上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使得这个数值不一定适用于具体案例。本文的指标体系基于全国标准,但实际上差异性也是在制定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注意的,应用于具体案例时应该做出适当调整。因此,在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情况,坚持普遍性和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十六大以来,对小康社会评价方法的研究有了飞跃性发展:一方面,各种指标体系更加系统全面,内容已涵盖与现代化、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评价指标的目标值也随着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断做出调整,每隔几年即有对某一时期实现程度的评估以及对未来,特别是对21世纪头二十年可能的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展望。作为党的十八大的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也需要新的表达。“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应围绕经济、民主、文化、民生、资源环境这五个大方向展开,具体层面则根据上述系统综合性、实用性、普遍性和差异性相结合的三个原则,选择需要的指标。

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具体、明确的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可量化的的评价标准。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2010年的GDP为41.3万亿元,至2015年为67.7万亿元,年均增速(累计)7.8%。根据十三五规划的预测,未来五年GDP年均增速(累计)大于6.5%,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大于92.7万亿元,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与常住人口的比值。按照国际标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人均GDP3000美元。我国2010年人均GDP为3万元人民币,照此推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均GDP指标应超过6万元。目前来看,2015年人均GDP超过5万元,虽受总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这一目标也可达成⑯。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也是评价指标。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919元;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31420元和11000元。根据预期性年均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7%和8.0%⑰,至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将超过4300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超过16000元,可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在50%以下即为脱贫,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2010年~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7%、36.3%和36.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略高,分别为41.1%、40.4%和39.3%。根据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的标准,到2020年城乡居民总体上可以达到富裕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更高的要求,总体而言以35%为好。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衡量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指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考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取得进展的重要评价标准。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3.4%,2015年突破50%,排在三大产业的首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三产业目标值应在55%左右。

城镇人口比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认的指标为城镇人口比例,即城镇化率,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5%,有7.53亿城镇常住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应为60%。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虽然常住人口城镇化的增长率较为乐观,预期目标通过努力可达成,但由于城乡差异继续存在,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发展将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

人民民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因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方面的指标比较难以量化,“十三五”规划指出,奋斗目标应为“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民主满意度。有学者将人民民主方面的指标量化为“民主满意度”。例如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指出了福建省在这方面的目标,即2017年民主满意度达到85%,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民主满意度应达到88%⑱。肖宏伟用“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作为人民民主的指标,他认为民主满意度在90%以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政治文明特别是人民民主方面的指标研究较少,一方面是数据难以获得,难以展开大规模的研究;同时由于难以量化,指标体系的大多数研究都直接忽略相关内容,或者将“民主法制”合成一大类,用“治安案件发生率”“社会安全指数”等具体指标进行考察。实际上,相关的社会调查已经展开,以反腐败工作为例,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5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结果显示,77.1%的受访者认为党和国家反腐败工作的效果很明显或比较明显;87.3%的受访者对中国未来的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信心⑲。不过,民主满意度本身就包含多个维度,测量比较困难。此外,从社会舆论来看,人民民主的发展不总是尽如人意,要实现90%这个目标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科教文化。科教文化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其常见的主要指标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研究与发展经费(R&D)占GDP比重、高中入学率、每万人口专利受理量等。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十二五”期间,中国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11年为23869.3亿元,2013年为30364.7亿元。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都在4%以上,2012年达到4.28%,2013年和2014年有所回落,分别为4.16%和4.15%。尽管中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增长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但受制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增加较为困难,因此,在一些研究中结合国际标准提出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应达到5%以上的指标不太客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值在4.2%以上较为合理。

R&D支出占GDP比重。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这项指标非常重要。在“十二五”期间,R&D支出占GDP比重的年均增长为0.3%,2015年,R&D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值应在2.3%以上。

高中入学率。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巩固,高中入学率取代文盲率成为社会发展教育方面的重要指标,部分研究也采用人均受教育年限、大学入学率等指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应达到90%。就统计数据来看,2014年这一指标已达到86%,2015年的数据为87%,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定为90%是合理且可以实现的。与此同时,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要提高质量,合理规划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

每万人口专利受理量。近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纳入十三五规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到2020年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⑳。每万人口专利受理量是这方面的一个重要指标。2015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件,由于增长较快,年均增速达到5.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为12件。

社会民生。社会民生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作为重中之重,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包含许多具体指标,广义而言,经济、民主、文化、环境等方面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为此需要从社会公平、生活质量、就业、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选取指标。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贫困发生率、城镇居民家庭每百万户计算机拥有量、互联网上网普及率等指标,鉴于数据获得性等因素则先不予讨论和考虑。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用于衡量居民收入分配情况,是社会公平的指示针,基尼系数小于0.4表示收入分配较为平均,也是贫富差距是否悬殊的划分标准。2004年陈友华提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标准为基尼系数小于0.35,但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过大,持续超过0.4。2008年居民收入基尼系数高达0.49,此后开始逐步下降,至2014年已回落到0.47,2015年为0.46。2020年要降至国际警戒线0.4以下还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如何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让基尼系数达到一个合理值,是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大问题。

人均居住面积。住房已经日益成为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一个要素。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社会指标时,就有研究指出“居住条件基本达到一户有一套住房”,但实际上住房成套率数字难以收集、标准不容易把握,因此人均居住面积更适合作为住房质量的指标。例如,2010年以来人均居住面积呈增长趋势,2012年城市居民人均住宅面积为32.9平方米,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7.1平方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可分别为35平方米和40平方米。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与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率。失业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我国目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未受到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下滑的显著影响。2015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1%,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将这一数值控制在5%以内。

平均预期寿命。平均预期寿命是考察人民生活健康方面的公认指标。英格尔斯的现代化标准为70岁。根据2000年和201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两次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71.40岁和74.83岁。综合资源环境恶化和经济增速下滑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20年平均预期寿命为76~77岁,不低于76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此项标准。

社会保障覆盖率。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大社会保险为基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优抚和社会救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目前已取得“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的一系列成就,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全民覆盖”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评价指标,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定位90%以上。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不少困难,如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压力问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等。

资源环境。十三五规划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目标。为此,采用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单位GDP耗能和碳排放等指标来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

耕地保有量。2014年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公布耕地保有量为20.31亿亩,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耕地保有量达到18.18亿亩的目标,但实际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还没有落实到田块。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应不低于18.05亿亩。

森林覆盖率。根据国家林业局2014年2月公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储蓄量151.37亿立方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森林覆盖率指标可定为23%。其中各地区差异也较大,例如福建省所制定的小康社会标准为森林覆盖率达到62%。

单位GDP能耗降幅。2010年~2014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分别下降2.01%、3.6%、3.7%和4.6%,累计下降额超过13.9%,“十二五”期间预计共降低16.0%。根据增长较快、排放较多的情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单位GDP能耗应继续降低,累计降低为17.0%。

单位GDP碳排放降幅。能源强度是影响单位GDP碳排放量的主导因素,由于能源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节能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各产业部门能源强度有显著下降。“十二五”期间,累计单位GDP碳排放量超过14%,较好完成了“十二五”期间降低17%的指标。预计,2020年应达到降低18.0%的目标。

一般来讲,建立一套社会评估体系,还应该有一些主观指标,把主观指标和客观结合起来使用更能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客观指标很漂亮,也都达到了,但是如果老百姓的获得感没有跟上去,实际效果就要大打折扣。评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法和指标,我们在这里主要采用的是客观指标,也有主观指标,如“民主满意度”。待具体操作或检验时,可以单独设计并测量主观指标,使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在结合的使用中起到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目前已进入冲刺阶段。从“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评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例如,从经济指标为主逐步增加一系列社会性指标,包括人均居住面积、民主满意度等,以及未来可能也纳入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政治参与等方面的指标。因此,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在新的发展阶段,评价指标体系将越来越多元,也越来越具有社会属性。

在制定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时,有一个现象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就是现阶段我们越来越强调、突出以民生为重点的“协调发展”,越来越强调“人民”在小康社会的建设、建成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等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完成一系列目标值,还应该是各方面满意度的提高,在客观指标之外还有一些较难量化、或者研究和数据不足、或者主观色彩较浓的评价因素,包括生活环境舒适度、安全感、闲暇时间支配等。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数字下依然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设计指标体系时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的。

(中央党校全国党校教师进修学院助教王剑莹是本文的共同作者)

注释

李燚、马翰林、曾晶:《小康社会评价指标构成与选择》,《重庆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谢立中:《关于所谓“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几点讨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周长城、陈红:《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综述》,《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朱庆芳、曾郁文:《“小康社会”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新视野》,1992年第2期。

朱庆芳:《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2000年目标的综合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李培林、朱庆芳、张其仔、张翼、陈光金:《中国小康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89~138页。

朱庆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1年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评价和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12期。

朱庆芳:《从指标体系看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2期。

周长城、陈红:《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综述》,《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李善同、侯永志、孙志燕、冯杰:《详细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16项指标》,《经济参考报》,2004年3月11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观点》,《红旗文稿》,2006年第6期,第35~38页。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陈友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宋林飞:《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其评估》,《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肖宏伟:《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展研究》,2014年第9期。

杨宜勇、池振合:《2015年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见李培林、陈光金、张翼主编:《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5~67页。

李雪松、娄峰、张友国:《“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及2030年展望》,见李培林、蔡昉主编:《2020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2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2015~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见李培林、陈光金、张翼主编:《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9页。

李平、王宏伟、蔡跃洲、郑世林、朱承亮:《“十三五”时期及未来中长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见李培林、蔡昉主编:《2020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214~237页。

朱庆芳、曾郁文:《“小康社会”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新视野》,1992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2015~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见李培林、陈光金、张翼主编:《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4页。

张丽萍:《中国社会发展统计概览(2015)》,见李培林、陈光金、张翼主编:《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366~367页。

郑秉文:《“十三五”时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前瞻》,见李培林、蔡昉主编:《2020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388~420页。

潘家华、李萌:《“十三五”时期资源环境发展战略研究》,见李培林、蔡昉主编:《2020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295、296、296页。

责 编/凌肖汉

猜你喜欢

顶层设计评价指标小康社会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