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综述与实践思考

2016-09-10董殿文张莉

经济师 2016年3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实践问题

董殿文 张莉

摘 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作用。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城镇化所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优势,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问题 实践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86-03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城镇化所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优势,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梳理

伴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政策目标,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包括对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对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的辨析,对新型城镇化不同层面的关系研究,对新型城镇化面临问题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及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研究等等。

从理论上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在总结和反思国内外城镇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道路。其本质特征和内涵包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推进、不以牺牲农村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推进城镇化主体形态、构建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避免全国“一刀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体制制度障碍;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加强产业集聚分工,增强城市就业容量;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目前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主要基于两个角度,一是对传统城镇化内涵的发展性运用,二是结合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方向,传统城镇化理论与当前实践相结合。有学者从城镇化的一般概念分析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四化”协调互动,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三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在内涵上包括六个层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不以牺牲农业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的学者在对比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基础上,认为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型工业化推动下城镇人口规模量的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而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概念的发展,两者在内涵、目标、内容方式上存在重大区别,它具体是指“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城镇化过程。”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还有学者在总结概括的基础上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机制推动,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研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传统城镇化的反思,来看待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从新型城镇化目标与未来战略的角度来谈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在这些研究上,不同学者往往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形成不同的问题发现。有的学者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角度来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包括迁村并居的问题、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动力机制、模式以及政策调整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免六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城镇化不等于都市化,城镇化不等于放弃乡村,城镇化不等于建造城镇,城镇化不等于舍弃传统,城镇化不等于没有差异,城镇化不等于同一路径。正是对以上问题不同程度的忽视,造成了近年我国“粗放式城镇化”建设问题。有的学者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分析,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向城镇二元结构转移、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人居环境问题凸显以及城市文化内涵缺失。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同步、城镇化发展模式十分粗放、主体利益分配格局难以调和以及规划建设不合理。有的学者从均衡的角度出发,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七大失衡问题,分别是城乡发展失衡、空间分布失衡、规模结构失衡、要素结构失衡、“四化”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失衡及生态失衡等。还有学者从城乡一体化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存在四个方面的难题,包括如何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何实现城乡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如何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利。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主要是在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经验以及问题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在未来发展路径、方向以及战略的思考。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道路,其发展路径至少包括三个方向;一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解决人口城镇化的问题;二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和互动,确保有序增长;三是要坚持走生态、环保、集约型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有学者从新型城乡关系的视角认为,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以新型城乡关系为目标,走城乡关系“一元化”的道路,走城乡结构协调的道路,走城乡平等共享的道路,走多样性和谐的道路,走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和市场运作的合力共推道路。有的学者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应该处理好八大关系,分别是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同“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强化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全球化、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等八个方面的关系。有的学者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做到东中西有序差别的推进,具体包括西部实行集中连片模式,中部实行壮市强镇模式,东部实行强市进化模式。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包括八个方面,分别是走以人为本的道路、走倾斜平坦的道路、走产城互动的道路、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走包容增长的道路、走创新驱动的道路、走政府引导的道路、走本土开放的道路。还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传统城镇化主要是空间城镇化,并给新型城镇化发展设置了很多的问题,如人地分割问题、土地资源的低效率利用问题、农业人口无法向城市过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促进新型城镇化从空间城镇化模式向人口城镇化和多元城镇化模式转型。

(四)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

现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直接提出“支撑”这一概念的并不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从中国规划研究视角,就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规划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寻求人口、经济、资源、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主要理念是“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他指出我国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应该能够为将要进入城镇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住房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够使现有城镇的功能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能够支撑城镇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他提出我国城镇化急需“科技支撑”以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刘江提出,农村城镇化战略目标是增强城镇的经济力量,完善城镇的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产业是经济基础最根本的体现。因此农村城镇化战略必须立足于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实力,从而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 (刘江,2014)。

朱杰堂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镇化的内涵、支撑体系及其测度指标都会有所区别(朱杰堂,2014)。

林涵碧在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作用时提出,要科学定位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协作,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工业化是走向发达的必然选择和必经过程”,“没有工业化,就没有财力、物力来支持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也不可能加快。”

吴家喜直接提出“建设科技,为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提供可靠技术支撑”这一提法,“进一步厘清科技创新引领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加大城镇化科技创新力度,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非常关键。”

叶裕民相对全面的构建了城市化支持系统。他提出,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一个综合转型问题,需要系统推进,实现城镇化模式的整体过渡。为此,他提炼出总体模式、实现路径、制度保障3个层面的12个转型维度展开梳理与分析,力求从城镇化的视角串联、勾勒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主线与转型路径。

姚士谋给予城镇化的定义是“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主要含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镇)集中(也包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将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形成一个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

李晓莉从地理学的视角提到:城镇化支撑体系由四个层次承载平台和五个支撑子体系构成。四个层次承载平台分别是乡村承载平台、单体城镇承载平台、城镇体系承载平台和城镇——区域系统承载平台。它们从空间地域构成方面支撑城镇化进程。五个支撑子体系则是经济产业支撑子体系、基础设施支撑子体系、科技文化教育支撑子体系、资源环境生态支撑子体系和管理规划制度支撑子体系。它们从城镇化要素构成角度支撑城镇化进程。

李雨提到,城镇化的动力支撑机制分为两方面:一是农村的推力,二是城市的拉力。

于澄认为应对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制度进行设计并系统改革,如土地市场管理制度、财税制度、居住证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等,同时辅以相应政策措施。

郭凯峰在提到,山地城镇化的支撑路径分为三种,因地制宜的土地城镇化用地资源普查路径、顺应自然的人口城镇化生态噪音减量路径、量力而行的空间城镇化点状组团演进路径。

王艳红认为,应完善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教育政策、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城镇化提供支撑。

钱鞠提出,西部地区要想发展,必须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法律体系、合理的产业结构及雄厚的科教基础与创新实力作重要支撑。

李泉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支撑体系包括:城乡网络协调互动的利益枢纽——构建稳定的农业反哺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产业枢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创新团队——重视农业企业家培育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必要支撑——构筑乡村工业化推进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节点枢纽——重视区域城镇化推进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关键环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城乡制度创新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生态保障——城乡生态协调机制。

总的来说,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建构很薄弱,没有在解释模式、理论模型以及学说贡献上形成相对成熟的成果。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分析

从实践上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发展可以促进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形成区域经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如成都模式、广东模式、苏南模式等。

(一)成都模式:以大城市带动大郊区发展的模式

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再配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成都作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实验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头,全面实施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战略,充分利用小城镇对大城市和小乡村的承接作用,按照“全域成都”协调发展理念,进行了将农田保护、生态环保、现代高端产业、城市先进功能有机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实践。成都经验尤以“三圣花乡”模式为代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产业优势;二是景观化打造、生态化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三是文化润色,产业支撑,激发(下转第289页)(上接第287页)农村发展活力;四是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创新农村融资模式。

(二)广东模式: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模式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

(三)苏南模式:政府引导推动型的模式

苏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至世纪之交,在这个阶段,乡镇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这也造就了发达的乡镇经济。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在这个阶段,苏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要推动力。主要包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大方面。

(四)温州模式:以个体私营企业为发展主体的模式

温州模式是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温州,当地政府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这是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有了自己可追求的利益,利用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地域经济的方法。

三、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各个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政策的协调配合,需要科技支撑、产业配合、创新驱动、政策保障、政策安排、教育同步、人的需求、资源环境的容纳力等各方面与之匹配。

一是加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将城市的就业、培训、保障、救助、教育等政策和制度延伸到农村,失地农民拥有集体资产的处置权,准失地农民保持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农民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保障实现就业,从政策、制度层面上保证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保待遇、就业援助和教育权利,实现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把农民从农村户口改变为城市户口,不是仅仅停留于农民身份的转变上,而是促进城乡人口的相互渗透,城市居民纷纷到农村区域从事经营活动,将城市理念、城市文明、城市新风带到了农村。农民出租房屋后,到城市居住,亲身体验城市生活规则,通过双向互动,更直观、更生动地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加快向市民化转变。

二是加强市场动力机制建设。市场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市场机制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产权的明晰,市场平台的构建,交易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各类产权的确权登记,实施确权登记颁证,明晰产权,为市场机制扫清障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要素市场,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市场平台。要进一步提高流转交易的透明度,通过立法等手段简化交易流程,消除交易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投资。

三是建立多元融资机制。建立多元融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加强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吸引市场资金,引入社会资本,注重村级集体资产的参与,实现多方共赢。一是要积极引进市场资金。探索包括PPP模式在内的社会化、市场化的投融资办法,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私营业主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要激发民间参与活力。创造环境,构建符合市场规则的利益导向型机制,鼓励和扶持农民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让农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获得更加直接的经济利益,有效激发农民参与活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隋平.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及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3(8)

[2] 李晓莉.河南省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3] 李彦东,刘小新.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吉林省松原市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调查与思考.吉林金融研究,2013(4)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作者简介:董殿文,黑龙江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莉,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实践问题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