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消费者利益得到保障
——2016年上半年车险市场管窥
2016-09-09人保财险车辆保险部
吴 捷 人保财险车辆保险部
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消费者利益得到保障
——2016年上半年车险市场管窥
吴 捷人保财险车辆保险部
自去年5月末在6省市启动商业车险改革以来,至今已超过一年。至2016年7月1日,全国范围内都已完成新旧产品费率的切换,我国车险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今年上半年,新的条款、费率体系对消费者的车险购买习惯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对保险公司的经营与服务能力、监管机构的监管方式与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下半年,改革的影响将持续显现,考验保险公司对风险的选择与定价能力。
一、上半年车险市场综述
(一)行业保费增长平稳,发展增速优于预期
其实在改革启动前,无论是监管者或是经营主体都对改革后的保费增长情况持相对谨慎的态度。因为,无论从美国、澳大利亚,还是近邻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地区)进行市场化改革的经验看,短期都出现了保费负增长,澳大利亚甚至两年内保费出现了超过13%的负增长;同时,各保险公司内部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也并不十分乐观,纷纷在改革启动前抢抓续保业务。
但今年上半年的车险发展形势却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全行业车险保费收入3290.6亿元,同比增长9.86%,剔除营改增因素,增速达11.9%,比2015年上半年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业务发展保持了平稳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年内新车市场近7%的平稳增长,并受益于保费价格下降后投保率和限额的提升。
(二)改革后新的行业特点逐步显现
从一年来的行业经营状况,特别是第一、二批试点地区行业整体经营状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正逐步显现:
一是车险覆盖率逐步提升,社会功能不断彰显。从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看,试点地区汽车商业险投保率同比上升超过4个百分点,保单签单数量同比增长 20%,三责险的保额提高近16个百分点,车险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深度都实现了较大幅度提升。同时,由于改革后无赔款优待系数(以下简称NCD)浮动范围扩大,保费作为经济杠杆有效提升了公众安全驾驶意识,使出险率下降了20个百分点,节约了大量社会资源。此外,在保费厘定中增加的车型系数还助推车辆维修成本向正常水平回归,发挥了保险应有的社会作用。
二是保费水平持续下降,消费者利益得到充分保障。改革后的车险条款扩展了保险责任,解决了前期社会关注的“高保低赔”“无责不赔”等热点问题,有效扩大对被保险机动车风险保障的范围;代位求偿机制运行,使索赔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在此基础上,车险费率水平不断调整,第一批试点地区的车均保费同比下降约 7%;第二批试点地区车均保费同比下降约6%。续保业务中,约77%的消费者保费同比下降。
①全样本的多元回归。如表中的第一列回归系数所示,内控缺陷(icmw)的系数为0.062,在1%水平上显著,即审计定价与企业内控缺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1得到验证。结果说明,我国在审计过程中,不仅依赖于实质性程序(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等)还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一定的了解和测试,并且根据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调节资源,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工作,从而提高了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企业的审计定价。但是,由于系数较小,表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定价时并未把企业内控缺陷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三是市场活力显著增强,保险公司经营能力接受了市场的检验。由于商车改革价格变动空间加大,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权,行业各保险公司的续保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主体间客户的流动性有所增强,市场竞争更加充分。而由于保险公司被赋予更多权利,可以自主调整定价、核保、费用和渠道策略,其定价能力、客户选择能力、服务能力正接受“市场”的公平、严格甚至是严酷的检验,不能满足竞争要求的主体最终必将被淘汰出局。
(三)费用率逐步上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在上半年保费增长保持平稳的同时,行业费用率却持续走高,个别地区甚至出现赔付率超过费用率的情况。
今年6月,保监会对在实际综合成本率与预期值发生严重偏离的6家保险公司发送监管函,要求暂停使用商车费改条款,并责令其重新修改费率条款,报经保监会同意后方可再度使用。在改革后出险率、赔付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费用率大幅上涨实际是6家主体车险被叫停的主因。
长久以来,费用率水平一直被认为是竞争激烈程度的风向标,费用率上升表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且有粗放式发展的趋势。但正如保监会陈文辉副主席在5月的一次座谈会上所言:“对于综合费用率的上升,从市场主体个体理性的角度看,在综合赔付率下降的情况下提高费用投入,不能说是正确的,只能说是正常的。”
(四)交强险实施10周年,保障作用与社会效益显著
10年来,交强险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利益、保障交通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及安定团结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保险保障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服务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辅助社会管理成效明显。在赔付率基本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无论是机动车投保率还是汽车投保率都较2005年上升了近一倍,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
但同时应当看到,交强险在10年的经营中还存在经营模式不明确、经营结果在区域间差异过大、配套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
(五)互联网与传统保险的结合更加紧密
今年以来,“互联网车险”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无论是数量或是规模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广告与各种“优惠举措”更是占据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不可否认的是,其宣传中提及的“碎片化”“按里程计价”的口号,的确切中了部分消费者的痛点,营销策略也吸引了一些年轻的消费者群体。
互联网车险的社会影响力正不断扩大并成为一股新生力量,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行业借助互联网平台提升服务的方式与手段呈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各主体纷纷借助微信平台或独立APP增加客户接触点、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大幅优化了客户服务界面。
未来,互联网与传统车险的结合将不仅限于形式上的结合,更是理念上的结合,互联网化的车险将以车辆风险保障为核心,建立包括用车、养车、修车的车险生态圈。
二、下半年车险市场展望
(一)保费持续稳定增长
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84.4万辆和1075.5万辆,同比增长5.8%和7%,虽高于上年同期,但仍持续着近年来低速增长的态势。下半年,受宏观经济影响,预计新车产销量仍将保持个位数增长,但增量市场的空间缩小对车险保费的拉动作用将较为有限。此外,从试点一年来的经验看,随着改革的深入,全国范围内能够享受NCD系数的客户数量还会不断增加,已享受NCD系数的客户优惠幅度也会不断扩大,由此将带来车险整体折扣持续提升,保费充足率继续下降。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上半年车险保费增速已经逐月下滑,截至6月,增速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下半年增速预计仍将延续上半年水平,如年内改革继续深化,对行业保费增速的影响将可能更大。
(二)条款创新需求强烈,价格可能继续放开
如果将此次商业车险改革划分不同阶段,那么7月1日在全国范围实现新旧产品的切换标志着第一阶段的基本结束,这一阶段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巩固并解决,改革第二阶段也即将被提上日程。
在条款方面,行业示范条款体系预计将不断丰富,具有行业需求共性的跨地区车保险、新能源车保险、全面型车损险有望陆续推出。同时,各保险公司的创新积极性高涨,自去年以来已有不少创新产品准备进入审批流程。未来,行业将形成以行业示范条款为主、保险公司创新型条款为辅的条款体系。
在费率方面,目前虽赋予保险公司较改革前更多的定价权,但自主核保系数与渠道系数被限定在了0.85至1.15之间,这也是造成目前行业费用率以较大幅度上升的原因之一。下半年,行业或将继续扩大保险公司自主定价空间,以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三)互联网车险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发展前景仍有待检验
当前,互联网车险企业的盈利模式通常是:借助初期的费用投入换取客户数量,通过在保险期间内与消费者的高频接触来建立车险“生态圈”,依靠上下游的补贴或广告获取利润,这与一般互联网思维下创建的企业盈利模式并无本质区别,有机会实现短期快速发展。
但是从长远看,互联网车险公司实现持久盈利的商业模式仍有待检验。一是高企的费用投入能够持续多久;二是高费用投入下的客户留存度如何,即能否通过高质量的线下服务满足客户的理赔需求;三是如何实现与消费者的高频接触。如果能够解决好上述问题,并借助其具备天然优势的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方式厘定产品费率,并准确定位客户,互联网车险或将迎来广阔前景。
(本文转自《中国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