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气质类型培养护生职业心理素质效果分析

2016-09-08王芳杰马海英段艳丹张瑞星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气质类型黏液心理素质

王芳杰,马海英,段艳丹,张瑞星(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依气质类型培养护生职业心理素质效果分析

王芳杰,马海英,段艳丹,张瑞星*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目的 探讨培养护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有效措施。方法 根据实验组护生气质类型确定护士心理素质培养方案并有效实施,对照组实施传统教育模式。结果 实验组职业心理素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根据气质类型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可显著提高护生职业心理素质,是护理职业教育的有效方式。

气质类型;护生;职业心理素质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生理条件基础上受护士角色化环境影响(包括教育、实践和适应环境),逐渐内化成的适应护理职业的比较稳定的、衍生的、效能的综合心理品质[1]。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特别是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现代护理工作需要,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护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2]。研究显示,气质类型与护理技能和职业倦怠均有关系。吕文艳等[3]的研究表明,黏液质气质和乐观倾向可正向预测心理健康状况,而抑郁质气质可负向预测心理健康状况。陈月卿等[4,5]的研究显示,多血质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最佳,混合型气质护士居中,而黏液质护士相对较差。李建新等[6]的研究显示,急诊科护士多血质、黏液质气质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抑郁质和有抑郁质倾向与工作倦怠呈明显正相关。高巍[7]的调查也显示,有胆汁质、多血质及黏液质倾向的急诊护士对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压力有较强承受能力,有抑郁质倾向的急诊护士对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承受能力较差。在良好的环境与教育影响下,任何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培养出积极的性格特征[8]。护士作为人类身心健康的守护者,更需要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可以根据气质类型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9]。本研究依据气质类型对护生进行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以期为护理教育提供借鉴。

1 对象

对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整群抽样,抽取实验组95人,对照组94人。

2 方法

2.1设计护生职业心理素质评分细则

通过调查与访谈,参照刘大川[10]提出的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八大因素,初步制定评分细则与标准。经过小组讨论,访谈临床护理专家与护理教育专家,制定评分表和评分细则。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职业心理素质越好。由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及班长评分,取平均分。

2.2气质类型测量

选用张拓基、陈回昌编制的气质量表,该量表由60个问题组成,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我国被广泛应用。按照标准指导语对护生进行测量,统计护生气质类型。护生气质类型共有15种:(1)典型胆汁质;(2)一般胆汁质;(3)典型多血质;(4)一般多血质;(5)典型黏液质;(6)一般黏液质;(7)典型抑郁质;(8)一般抑郁质;(9)胆汁多血质;(10)胆汁黏液质;(11)胆汁抑郁质;(12)多血黏液质;(13)多血抑郁质;(14)黏液抑郁质;(15)多项气质混合型。

2.3制定培养方案

由指导教师与实验组护生访谈,了解护生家庭、学习与生活状况,依气质类型、相关情况制定具体培养方案。对照组正常学习与生活,接受传统教育;实验组在学习、生活中按照培养方案实践,并记录实施情况,写出心得体会,对方案进行自我内化。自我内化促使护生主动进行良好心理素质培养,通过自我塑造、自育、自律等,逐步将职业心理素质内化成个人固有的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11]。指导教师每周进行检查,了解具体实施情况并予以指导,同时开通电话交流,使学生及时得到帮助。

3 结果

3.1气质类型

统计各气质类型人数,具体分布见图1。横坐标数字代表2.2中的15种气质类型。对两组气质类型频数进行Mann-Whitney检验,u=0.021,P=0.983,两组均衡性差异无显著性。

图1 护生气质类型分布情况

3.2干预效果

实验前,两组分别由4名评分人员(不了解实验内容)进行心理素质评分,得分差异无显著性。实验后,由相同的评分人员再次进行素质评分,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具体见表1。

表1 实验前后两组心理素质得分比较(分)

3.3访谈结果

访谈与两组均有密切接触的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实验组护生情绪更稳定,性格更成熟,自制力更强,遇到失败等挫折时抵御能力更强,职业态度更稳定,人际交往能力也更强,发生的负性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

4 讨论

相关研究[11]证明,护士的自信、职业经历、临床技能操作水平等均与其气质类型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按照护生人数由多到少排序,气质类型依次为:一般黏液质、一般抑郁质、多血抑郁质、一般多血质、一般胆汁质等,典型气质人数较少。对照组实验前后心理素质得分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实验前后心理素质得分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护理职业教育能够提高护生职业心理素质,但实验组效果更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心理素质得分差异无显著性,实验后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本教育方案起到了良好作用。

学校教育是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护生心理可塑性强。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又有较强的可塑性[12]。心理辅导既能提高护生对职业心理素质的理性认识,又对其进行了很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充分发挥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发展的作用[13]。心理辅导、自我内化和实践相结合,使心理素质持续发展,可以作为完善护生人格的方法。但是,目前我国素质教育仍流于形式,没有对护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使得教师进行人性化、个性化因材施教没有依据[14]。本研究依据气质类型制定培养方案,重点突出实践。戴肖松等[2]认为实践活动增强了护生对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感性认识,并使其职业心理素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巩固和完善,促进了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研究表明,依据心理学原理,制定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的教育方案,可以挖掘护生潜力,提高其心理素质,增强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适应性。

[1]张俐,王仙园,冯正直,等.护士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质性与量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6):407.

[2]戴肖松,黄平,周德华,等.护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48.

[3]吕文艳,侯爱和.临床护士气质类型、乐观倾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8,24(8):2177-2179.

[4]陈月卿,余优琴,陈月仙,等.护士气质类型对骨科专科护理技能水平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43(11):764-766.

[5]李筱芹,肖昌慧.不同气质类型本科护士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75-78.

[6]李建新,肖凌凤.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气质类型相关性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53-54.

[7]高巍.济南综合性医院急诊护士气质类型与工作压力源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5):39-41.

[8]钦建华.试论大学生的气质类型与教育策略[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3):50-52.

[9]侯爱和.衡阳市某综合医院本科护士气质类型及培养对策[J].护理学报,2011,18(5):71-73.

[10]刘大川.护士职业心理素质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4):19-20.

[11]李巫熙,李霓,王静,等.护生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养方法和途径[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5-19.

[12]周晓玲.护士心理素质、气质类型与操作能力关系调查[J].中国厂矿医学,2001,14(2):162-163.

[13]俞少华,张亚林.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131-132.

[14]任海蓉,陈先华.国内关于护生心理状况及关怀对策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7):665.

(*通讯作者:张瑞星)

G421

B

1671-1246(2016)15-0064-02

猜你喜欢

气质类型黏液心理素质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气质类型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气质类型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不同气质类型的散打运动员在噪音影响下反应时变化的实验研究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北京市通州区3~6岁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及气质维度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