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镜检查对45例右肺中叶不张诊治分析

2016-09-08张馨心郑蛟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内一科四川成都610081

中国内镜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胸片右肺支气管镜

张馨心,郑蛟(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 内一科,四川 成都 610081)

支气管镜检查对45例右肺中叶不张诊治分析

张馨心,郑蛟
(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 内一科,四川 成都 610081)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右肺中叶不张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45例右肺中叶不张并行支气管镜检查的病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右肺中叶不张的患者中,行支气管镜检查及经其他临床检查资料确定炎症28例(62.2%),肿瘤9例(20.0%),结核4例(8.9%),异物1例(2.2%),原因不明3例(6.7%)。经治疗后治愈30例(66.7%),好转8例(17.8%),无效7例(15.5%)。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对右肺中叶不张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右肺中叶不张;支气管镜检查;诊治

肺不张是临床较常见的呼吸系疾病,任何原因引起的一肺、一肺叶、一肺段或一肺泡单位的萎缩叫肺不张。其中右肺中叶不张的发生率较高,国内报告右肺中叶不张占肺不张的39.1%[1]。因右肺中叶支气管细长,管腔狭窄,周围有3组淋巴结包绕,炎症、结核、肿瘤均可使淋巴结肿大,压迫中叶支气管,引起阻塞性肺炎,导致肺不张[2]。在临床上往往通过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可做出肺不张的诊断。肺不张一旦诊断,应及时查找病因并及时处理,避免错过诊治的最佳时间。电子支气管镜是针对肺不张患者的一种有创性检查,它可以提供肺不张患者的镜下直观检查结果,可以取得病理学及细菌学检查证据,对肺不张病因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右肺中叶不张病例的诊断价值。检查现将本院2012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45例右肺中叶不张的诊治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右肺中叶不张患者共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66~89岁,平均73.2岁。主要临床表现:以咳嗽咯痰伴气紧30例,咯血胸痛10例,伴有发热5例,消瘦2例。45例病例中均经过肺部X线或者肺部CT确定右肺中叶不张,其X线特点:后前位胸片示右心缘模糊阴影,或出现其尖向外底边紧贴右心缘的三角形致密影。右侧位则显示沿斜裂走向的致密带或三角形阴影及楔形影,或伴肺门块影。CT表现为中叶萎缩变小呈三角形,底边贴近纵隔。

1.2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Olympus BF-260电子支气管镜,患者均无支气管镜检查禁忌证,充分完善检查前的各项准备,操作按支气管镜检查诊断治疗学标准,确保检查及治疗时患者安全、平稳。所有病例均经鼻腔检查,检查前常规读胸片或者肺CT,明确病变部位,先查健侧,之后进入患侧支气管,了解肺不张具体情况。检查时发现病变,即可活检、刷检和灌洗等治疗。如果发现为血凝块、痰栓阻塞时可用生理盐水每次取5~10 ml液体自活检口处快速注入病变的叶、段开口处,反复冲洗后快速吸净。反复3~4次直至抽吸干净。

1.3诊断标准

①肺癌:经活检、刷检或其他病理学诊断证实;②炎症:支气管镜下见支气管内炎症改变,灌洗液中检查见阳性致病菌或查见大量中性粒细胞,经抗生素治疗病情好转,复查胸片或者肺CT病情明显好转,并排除其他病变;③结核:经活检或刷片、灌洗液检查等病理查证实,或经抗结核治疗有效。

1.4疗效判断标准

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胸片或CT显示肺完全复张;②好转:临床症状好转,胸片或CT显示部分肺复张;③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胸片或CT显示无肺复张。治愈或好转均为有效。

2 结果

2.1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45例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所见:右肺中叶黏膜充血水肿23例,脓性分泌物者15例,其中7例中叶开口阻塞,可见新生物,1例发现为异物(豌豆),行冷冻治疗取出异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8例。检查结果:灌洗液培养细菌阳性10例,其中培养查见铜绿假单胞菌4例,金葡球菌2例,阴沟肠杆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灌洗液查见抗酸杆菌4例。病理检查结果:活检查见癌细胞8例(有2例患者经行2次支气管镜检查取到肿瘤细胞)。另有1例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但胸水病理检查查见大量间皮细胞,考虑诊断胸膜间皮瘤。所有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部分患者有刺激性咳嗽及痰中带血情况,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见表1。

2.2治疗结果

45例病例中经支气管镜检查及临床治疗、随访后确定非特异性炎症28例(62.2%),肿瘤9例(20.0%),结核4例(8.9%),异物1例(2.2%),原因不明者3例(6.7%)。其中炎症者给予抗炎,吸氧,支气管镜下灌洗、吸痰治疗,1个月内肺复张病例92.90%,4例诊断结核患者转结防院进一步治疗。9例确诊肿瘤患者进一步针对肿瘤治疗。1例异物患者经取出异物后患者右肺中叶复张。3例原因不明者为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常规抗感染治疗后右肺未复张,到结防院行诊断性抗痨治疗无效,随访半年余患者肺不张无变化,目前继续随访中。见表1。

表1 45例右肺中叶不张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后的病因诊断 例(%)

2.3疗效

45例右肺中叶不张并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中确定炎症者(共28例)经治疗后复张26例,2例因感染过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死亡(其中1例为金葡球菌肺炎)。9例肺癌者行手术治疗4例,4例因肺内转移行放、化疗治疗,部分复张。另有1例患者拒绝进一步肿瘤方面的相关治疗,自行终止随访。4例结核患者中3例经治疗后右肺复张,1例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重,还未行抗结核治疗时死亡。1例异物患者经治疗痊愈。经治疗后治愈30例(66.7%),好转8例(17.8%),无效7例(15.5%)。见表2。

表2 45例右肺中叶肺不张患者治疗结果 例(%)

3 讨论

右中叶支气管长1.5~2.0 cm,内径约0.4 cm,以锐角从中间段支气管发出,其开口周围有前方、外侧、内侧3组淋巴结包绕,这些淋巴结引流右肺与左肺的1/2以上淋巴液。非特异性及特异性炎症均能引发所属淋巴结肿大,恶性肿瘤转移时也可导致淋巴结肿大,从而压迫支气管造成右中叶肺不张,另一方面由于右中叶与上、下两叶分离缺乏侧支通气,相对独立,容易发生引流不畅、分泌物潴留等。右肺中叶发生率高,与右肺的解剖结构有关[3]。同时右肺中叶开口处也是肿瘤的好发部位,故易发右肺中叶不张。另外肺组织周围病变可使肺受压形成不张,如气胸、胸腔积液和其他各种肿瘤等均可导致肺不张的发生。此外,从本组资料看,患者均为60岁以上老年人,除了与解剖关系有关外,与老年人多患慢支炎基础疾病,腺体分泌亢进导致痰多且黏稠,而其纤毛运动减退,数量减少,分泌物清除受限而易阻塞致肺不张也有关系。

右肺中叶不张,据文献报道分析如下:非特异性炎症占64.6%,结核占9.2%,肿瘤占18.5%[4]。本组病例非特异性炎症占62.2%,结核占8.9%,肿瘤占20.0%,原因不明占6.7%。与文献所报道发病率接近。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肺癌所占比例有所上升,结核比例有所下降,可能与近些年肺癌的发病率上升,以及结核病的有效预防、控制及治疗有关,也可能存在样本信息量的误差。总之,支气管镜检查可帮助患者尽早明确原因,对肺不张患者主张早期行支气管镜检查,尽早明确病因,决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右肺中叶肺不张属呼吸系统常见病,支气管镜检查是肺不张病因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手段,具有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功能[5]。应作为肺不张的常规检查[6]。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诊断方面:纤维支气管镜能直接看到1~4级支气管内的病变[7],行支气管镜检查可直视下查看病变部位,了解病变部位特点,并可行组织学活检、细胞学、细菌学的诊断,可对肺不张的病因诊断起到关键性作用;②治疗方面:对于炎症、痰栓等导致的肺不张,可在检查的同时给予灌洗治疗,同时刺激患者咳嗽,有利于排除痰栓,使阻塞的支气管畅通,改善肺通气,促进肺复张;有资料显示,对于痰栓引起的肺不张,在急性期用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后,肺复张率可达85.0%,一般3~5 d复张,炎性肺不张,病程多在2个月以内,可给予多次肺泡灌洗,局部应用抗生素,2或3次/周,6~8次治疗后多数患者可治愈[8]。对于病情较重的中心气道或者大气道完全阻塞时,如患者同时伴有呼吸衰竭时,可在吸痰的同时,协助气管插管,效果显著。从本组中治疗病例可以看出,异物及炎性肺不张治愈率较高,与支气管镜下及时有效的处理有关。除了疗效,支气管镜治疗肺不张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有报道称使用支气管镜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几率是0.5%[9]。可以看出,行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纤支镜检查是确定肺不张病因的主要手段[10]。目前胸部X线、CT是肺不张诊断的首要步骤和重要依据,但胸片不能明确病因诊断,支气管镜能直接观察病变并行活检、刷检,是明确肺不张病因的一种重要手段,确诊率较高。对镜下未见异常者,应依据影像学提示的病变部位肺叶段进行刷检,可增加检查的阳性率。对临床诊断的肺不张患者,越早行支气管镜检查可越快确定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尤其对恶性肿瘤还可了解侵犯支气管的部位及范围,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尽早采取抗肿瘤措施,达到延缓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临床影像诊断肺不张的患着,只要掌握适应证,均建议支气管镜检查,不但可以明确病因,还可以进行支气管内介入治疗,对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有确切疗效。

[1] 刘长庭.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 16.

[2] 宋敏, 胡成平, 聂华平. 右肺中叶不张899例病因分析[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 28(8): 664-666.

[3] 朱元珏, 陈文彬. 呼吸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5-6.

[4] 赖英. 65例右肺中叶综合征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J].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9, 32(1): 69-70.

[5] 白春学, 钮善福, 何礼贤.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M].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138-144.

[6] 陆慰萱.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诊断评析[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99-106.

[7]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镜学组. 纤维支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草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 23(3): 134.

[8] 刘长庭.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 16-17.

[9] 吴杰, 易建华, 李强, 等. 纤维支气管镜序贯治疗在创伤后肺不张中的作用观察[J]. 中国内镜杂志, 2012, 18(10): 1043-1044.

[10] 华毛, 高芬. 74例老年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 2010, 16(11): 1209-1210.

(吴静 编辑)

Clinical analysis of right middle lobe atelectasis under fi beroptic bronchoscopy (45 cases)

Xin-xin Zhang, Jiao Zheng
(Department of Inner Medicine, Sichuan Provincial Forestry Center Hospital,Chengdu, Sichuan 610081,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bronchoscopy in the etiologic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right middle lobe atelectasi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45 cases of right middle lobe atelectasis under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from January 2012 to February 2016 were analyze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28 cases (62.2 %) were determined infl ammation, 9 cases (20.0 %) of tumor, 4 cases (8.9 %) of tuberculosis, 1 case (2.2%) of foreign body,3 cases (6.7 %) unexplained. After treatment, 30 cases (66.7 %) were cured, 8 cases (17.8 %) improved while 7 cases (15.5 %) invalid. Conclusions The bronchoscopy is a critical technology for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right middle lobe atelectasis.

right middle lobe atelectasis; bronchoscop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563.4

B

10.3969/j.issn.1007-1989.2016.08.024

1007-1989(2016)08-0102-03

2016-04-18

猜你喜欢

胸片右肺支气管镜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选择性肺叶切除治疗同侧多发结核病灶一例
数字化X线摄影在尘肺病诊断中图像后处理参数的优化与评价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三维重建在儿童先天性中心气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