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的价值
2016-09-07甘院梅
甘院梅
(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甘肃 平凉 744000)
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的价值
甘院梅
(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甘肃平凉744000)
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价值。选取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行ICU气管切开患者70例,根据其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5.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3.883,P=0.049)。ICU气管切开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ICU气管切开术;下呼吸道感染;精细化护理
ICU患者由于长时间的昏迷,下呼吸道会存在较多的分泌物,为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需及时有效的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除,提高机体血氧饱和度[1]。气管切开术可以对患者呼吸道通气功能进行改善、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解除呼吸道梗阻、给予患者辅助呼吸抢救等有效措施,但是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延缓了患者的出院时间,增加患者死亡率,必须进行护理干预。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护理中运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行ICU气管切开患者,根据其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7例,年龄31~82岁,平均(52.7±4.6)岁,其中11例患者为原发病中重型脑外伤,7例为脑血管意外,3例大面积脑梗塞,9例重症肺炎,5例重症坏死性胰腺炎;14例患者呼吸需使用呼吸机辅助;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14例,年龄33~81岁,平均(53.6±4.2)岁,12例患者为原发病中重型脑外伤,7例为脑血管意外,4例大面积脑梗塞,8例重症肺炎,4例重症坏死性胰腺炎;16例患者呼吸需使用呼吸机辅助。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等)基础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气管切开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详细内容如下:
1.2.1日常精细化护理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对病房内湿度、温度进行合理掌控,一般湿度为65%左右,温度21℃左右为佳。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并定时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器进行消毒,时间为1h/次,3次/d。对地面卫生进行定时清洁,2次/d,明显污迹可使用0.5%汗氯消毒液进行清洁,如果患者出院或死亡,需及时进行病房整体消毒工作。对患者在病房内造成的医疗垃圾进行分类标注并及送至指定位置处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探视情况进行严格管理,集中探视时间为0.5h/d,每床患者探视人员不超过2人,非ICU人员及患者家属进行病房时需穿隔离衣、鞋套并戴帽子及口罩。护理人员需进行空气培养对病房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1次/月。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需每周进行更换,如果出现肉眼可见管路感染时护理人员需及时更换呼吸机,并定时对空螺旋纹管中凝集的冷凝水进行排放。
1.2.2胃肠营养精细化护理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如果患者不存在相关禁忌可采取床头抬高40°或半坐卧位。在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时需采取持续泵入法运用营养泵匀速进行,速度保持在40~80mL/h,并对胃潴留情况进行检查,间隔时间为4h,如果发现胃潴留液>30mL需将泵入速度调至30mL;若胃潴留液>50mL则胃肠营养需暂停2h,防止患者胃部因定量鼻饲过度膨胀,导致胃内容物向呼吸道反流。
1.2.3呼吸道精细化护理
护理人员需使用气囊压力检测表及可冲洗导管将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cmH2O,检测间隔时间为4h,护理人员在进行交接班或鼻饲前需对气囊压力进行强化检测,可有效降低患者误吸率避免损害患者气管黏膜保证其通气有效。对定时进行声门下分泌物的吸引,间隔时间为4h,在进行吸引时现对引导管接口处运用碘伏棉签实施消毒,消毒完毕可连接负压,负压需保持为100~150mmHg左右。如分泌物不易吸出略粘稠可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后吸出。运用密封式吸痰管进行吸痰每24h进行更换。并使用0.45%盐水为气道湿化液对患者呼吸道年末进行温湿化管理。
1.2.4切口、口腔精细化护理
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换药时,需进行无菌操作,并运用0.5%碘伏消毒棉球对患者切口处皮肤进行消毒,1次/d,对患者切口处感染、出血、皮下气肿等情况进行观察,保持患者伤口敷料及周围皮肤干燥清洁,如有渗血、污染情况及时对敷料进行更换。选择适合患者的口腔护理液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4次/d。如患者口腔内呕吐物、分泌物较多,可在患者气囊压力正常的条件下,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口腔进行冲洗,并吸引,冲洗完毕后使用棉球浸入口腔护理液后进行擦拭,避免对患者口腔黏膜进行损伤。
1.3感染判定标准
根据气管切开术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相关标准进行判定[2]。患者持续气管切开>48h,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表明存在进行性增大或新的肺部浸润阴影及同时有以下特征之一即可判定为下呼吸道感染:①体温高于37.5℃;②血白细胞≥10×109/L,N>0.80;③肺部湿性啰音及(或)实变体征;④支气管分泌物培养出真菌或病原菌;⑤呼吸道分泌物显著增多,出现脓性痰或分泌物粘稠。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例(5.71%)明显低于对照组19例(25.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19.659,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几率对比(%)
3 讨论
ICU患者的机体抵抗力较弱,环境污染、排痰能力障碍、侵入性操作过多、误吸分泌物等情况均会引起患者出现感染,其中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相对较多[3~6]。ICU气管切开患者术后空气在进行气管时由于机体呼吸道自然屏障改变,因此空气不经过鼻腔进行湿润及过滤直接吸入,降低了气道对分泌物的清除力度还会导致患者不能及时进行排痰,加快了细菌繁殖速度[7],由于患者术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入侵性操作的增多均会造成下呼吸道感染,不利于患者的恢复[8]。精细化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的日常、胃肠营养、呼吸道、切口等方面进行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无菌住院环境,大大降低了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对ICU气管切开患者死亡率的降低有重要价值[9,10]。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后,下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进一步说明精细化护理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给予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可降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 郭秀平,张浩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13,34(2):138-139.
[2] 徐敏.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76-78.
[3] 王剑.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4(15):1873-1874.
[4] 苏鸿熙,主编,重症加强监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46.
[5] 杨丽丽,方强.急重症护理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213.
[6] 陈尚华,刘小彬,李慧国.等,两种气管套管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9,28(4):283-275.
[7] 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42.
[8] 姚燕红,吴立峰,苏红霞,等.人工气道患者痰痂形成的因素分析及情况[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9).
[9] 尤荣开,蒋贤高,邵朝朝.气囊压力监测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4).
[10] 李旭,杨家林主编.国内外护理新进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R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