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南疆部分地区麻风患者与家内密切接触者血清PGL-1抗体检测

2016-09-07尚修建张风英杨永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麻风病麻风抗体

尚修建 董 晓 张风英 成 军 杨永光 程 侠

新疆南疆部分地区麻风患者与家内密切接触者血清PGL-1抗体检测

尚修建董晓张风英成军杨永光程侠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麻风潜伏期长,无有效预防或疫苗,导致病例在确诊前,麻风菌的传播早已发生。MDT(multidrug therapy)实施20余年来,全球的麻风患者人数从80年代初的1000万左右下降至2005年的40万例左右。尽管MDT可有效的治疗麻风,但目前看,仅依靠药物,很难彻底控制麻风[1-3]。如何评估麻风在某地的防治现状,以及疾病是否有传播,是当前麻风防治面临的难题。我们在新疆麻风发病较高的县和地区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资料收集和血清样本采集,ELISA法检测样本中麻风特异性抗体PGL-1 IgM的水平,希望为化学干预治疗筛选目标人群。

1 材料和方法

1.1现场选择 我们选择新疆和田地区的于田县、洛浦县、策勒县、墨玉县、皮山县、和田县,喀什地区的叶城县及巴州的且末县8个麻风流行检测的项目县。

1.2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我国麻风诊断标准确诊为麻风的患者70例,包括现症患者42例,已治愈患者28例。麻风家庭内密切接触者62例。患者中多菌型(MB)33例,少菌型(PB)9例。

1.3标本采集 对所选人员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20℃保存。同时采集墨玉县30名体检健康的中学生血清作为本研究的正常对照。

1.4检测PGL-1 IgM抗体 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其中抗原NDO-BSA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防治中心分枝杆菌实验室提供,其余试剂均由Sigma公司提供。

1.4.1包被 用浓度为25 ng/mL NDO-BSA包被,以PH 9.6碳酸盐缓冲液配制,100 μL/孔(含抗原2.5 ng),4℃过夜。

1.4.2封闭 以1%的BSA封闭,200 μL/孔,37℃ 2小时。洗板3次。

1.4.3加样品 血清用PH 7.4的 PBS缓冲液做1∶300稀释,加入酶标孔内,100 μL/孔,每个样本做2个复孔,每块酶标板设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空白孔,37℃ 2小时。洗板4次。

1.4.4加酶结合物 加入1∶10000稀释的HRP标记鼠抗人IgM,100 μL/孔,37℃ 1 h。洗板4次。

1.4.5显色 加入底物TMB,100 μL/孔,室温显色20 min。

1.4.6终止 加入1 mol/L硫酸终止反应,酶标仪450 nm波长下测定OD值。

1.5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表示,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检测结果判断依据抗体试剂的实验室检测质控标准,以P/N>2.1判为阳性(本次实验阳性OD>0.128),用X2检验分析阳性率差异。

2 结果

2.1患者与密切接触者血清中PGL-1 IgM抗体水平(OD值),见表1。

表1 血清中PGL-1 IgM抗体的水平

表1 血清中PGL-1 IgM抗体的水平

注:∗与正常对照比较,P<0.05

分 组   例数 PGL-1 IgM患者  70 0.259±0.146∗家内密切接触者 62 0.184±0.136∗正常对照  30 0.063±0.029

2.2患者与密切接触者PGL-1 IgM抗体阳性情况,见表2。

表2 血清中PGL-1 IgM抗体的阳性表达

麻风患者与密切接触者的PGL-1 IgM抗体水平、抗体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与密切接触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26例结果阴性患者中包含17例已治愈患者。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血清学阳性的家内接触者与阴性接触者比发展成为麻风的相对危险度为8,发展为MB(多菌型麻风)的相对危险度为25[6]。所以血清学阳性可作为识别有可能发展成为麻风的高危接触者,对一些高滴度抗体的个体进行仔细临床检查,必要时做探索性皮肤细菌检查,有助于鉴别麻风早期皮损,达到早期发现和确诊患者的目的。抗体筛查还有一个意义在于鉴别血清学阳性者,给予化学预防性治疗,减少发病的危险。目前在以PGL-1衍生物抗原为基础的ELISA方法中,检测抗ML的IgM抗体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血清学实验,做为发现适于化学预防或其他干预措施的高危人群的标志研究。本研究表明,70例麻风患者中有44例阳性,而62例密切接触者中有34例阳性,血清中PGL-1 IgM抗体阳性率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麻风患者血清中PGL-1 IgM抗体的水平(OD值,¯x±s)为(0.259±0.146),而家内密切接触者为(0.184±0.136),二者亦无显著差异。患者中26例结果阴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体内抗原量减少或已治愈,而IgM是判断感染的指标,菌量减少IgM即会下降。本研究表明密切接触者在麻风菌中的暴露达到一定的强度,是麻风发病的高危人群。由于麻风发现率极低,潜伏期很长,临床诊断该病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密切接触者是否进一步成为麻风的亚临床感染者,仍需要大量的研究,并以血清学检测作为观察指标。

[1]Katoch VM.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eprosy[J].Expert Rev Mol Med,2002,4(15):1-14.

[2]谢博,杨通.电白县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5,5(3):383-385.

[3]袁联潮.兴义市和普安县麻风病联合化疗后复发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07,7(10):997-1000.

[4]温艳.麻风病化学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6):757-758.

[5]Oo KN,Yin NN,Han TT.Serological response to chemoprophylaxis in extended contacts in lepros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Nihon Hansenbyo Gasshi,2008,77(1):3-10.

[6]吴勤学,王洪生.麻风病的血清学[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4):294-295.

(收稿:2015-05-25 修回:2015-07-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控制中心,830002

麻风在新疆部分地区仍然是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我区整体保持平稳的同时,局部地区疫情无明显改善,反呈上升趋势。在部分县级还没有达到基本消灭水平,还有个别县(市)疫情出现了波动,如皮山县2008-2012年发现6例瘤型麻风。近10年,新发现麻风患者172例,家庭密切触麻风高危人群大约在600~800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发病占总发病患者数的80%以上。年平均复发1例,新发现患者中儿童占7.99%,II级畸残者约占19%,患者发现平均延迟3年左右,在南疆麻风流行县仍有相当数量的现症患者尚未被发现。在一个地区中,麻风密切接触者发展为麻风患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在绝大多数麻风控制方案中,通常是检查麻风患者家内接触者的麻风症状和体征,这有可能漏诊大多数新患者。化学预防治疗的目标人群没有统一标准,主要分为:家内接触者,密切接触者,血清PGL-1抗体阳性者,疫区的全体居民,其中多数为家内接触者或疫村全体村民,不仅针对性强还可以降低成本[4]。

猜你喜欢

麻风病麻风抗体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忘己爱苍生
消除麻风在行动
硒制剂对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的影响
抗心磷脂抗体与抗精子抗体检测在诊断不孕不育中的应用价值
贵阳市边远农村村民麻风健康知识调查与干预
溃疡丸内服合溃疡散外敷治疗麻风病营养性溃疡56例
甘肃省麻风受累者麻风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