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
2016-09-06刘丽
刘丽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对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有特别的功能。美育能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能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美育就没有完全的素质教育。只有将美育融合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劳、以美育人,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把它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
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中学语文教学原则第一条要求“语文教学中要渗透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原则”,这充分强调了美育在语文中教学中的地位,美育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也应注意将美学教育规律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去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那么,怎样才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给他们一双审美的眼睛呢?
一、用教师的语言美来感染学生
中学语文的内容五彩斑斓,包含着激情、灵性,有浓郁的人文特点,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性情中人,是一个有理智、有技巧而又有激情的、有灵性的艺术家,能赋予学生以生生不息的艺术活力与清新美感,能以饱满的情绪营造出活跃的教学气氛,从而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教师的口头语言是学生审美的媒介,教师要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讲解道理、谈心疏导,排疑解惑;学生要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理解、接受知识,所以教师要出色地发挥审美中介的作用,富有美感地将课文世界中各种美揭示并传递给学生,就应当运用富于强烈艺术美和诗意美的教学语言。于漪老师曾说过“教师的语言要深于传情,语言不是无情物,情感教育的根”。语文作品都具有以情感人的特征,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情;或激情似火,或温婉感人。所以教学语言的感情型性要求教师必须把感情融合在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中。使之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一条情感曲线,时高时低,波澜起伏,以此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挖掘美学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美
要让学生从教学中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由“知之”到“乐之”还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教师在感知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为教材中蕴涵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所感动,心领神会。然后,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教材中蕴涵的各种美学因素融化到教学设计中,再到课堂上引导学生体验,分享这种美。比如在教学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时,引导学生去随着作者优美的笔触走进那个由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小船、鸭子等构成的荒芜人烟的世界,感受主人公成长的孤独。“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这些描写能唤起学生对美体验,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很有帮助。
三、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意境美是艺术美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美学把“意”看作是艺术美的精髓,意境美教学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产生联想,丰富想象,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要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似乎只属诗歌,其实不然,“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散文既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也为散文所有;并且,现代人对于“散文是美文”的界说,也在认同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美的同时,实质上承认了散文的特征之一,即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自己的哲理情思。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诗歌的意境教学,也要关注散文的意境教学,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
能力。
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鉴赏美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是在发现美的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防止学生的审美活动浮于表面。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采用拟人化手法,托物寓意,行文平淡自然,富有情味,委婉含蓄,不露锋芒,表现了作者高尚的人品和情操。文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引导同学从此联想到社会上具有像莲花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的人,进而感悟到作者高洁的情操,加深美感,全面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形象美、哲理美。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我们要不断的进行深入探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因素,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在不知不觉之中,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和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只有把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才能全面完成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堂氛围或课后延伸来看都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审美因素,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使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成为可能。在阅读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可以使两者互相促进,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又有利于阅读教学目标的完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另外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各方面能力也十分有利。因而,目前,教学以人为本,在阅读中渗透“美”的人文思想,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是时代的呼唤,教育的呼唤,也是对语文教改浪潮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