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友谊的镇痛效果堪比吗啡

2016-09-06一博

奥秘 2016年8期
关键词:内啡肽阿片琳娜

一博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的博士生卡特琳娜·约翰逊,目前在研究神经生物方面的差异是否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有更广的社交网络。

她说:“我对大脑中一种名为内啡肽的化学物质特别感兴趣。内啡肽是我们痛苦和快乐回路的一部分——它是我们体内天然的止痛药,并且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以往的研究表明,内啡肽能促进人类以及动物的社会联系。众所周知的‘关于社会依恋的大脑阿片理论告诉我们,社会互动能使内啡肽与大脑中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我们与朋友的见面就是能让我们感觉良好的因素。”

基于内啡肽比吗啡止痛效应更强的事实,研究人员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理论。

研究人员使用耐痛性,作为评估大脑内啡肽活性的指标。如果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拥有更广社交网络的人会有更高的耐痛性,这也正是他们的研究所发现的。友谊或许真能帮助减少痛苦!

卡特琳娜声称:“内啡肽系统可能会被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打乱。这或许能部分解释,为什么抑郁的人往往缺乏快乐,并且感觉被社会抛弃了。”

同时也有另外两个发现值得注意。无论是那些更爱健身的还是那些压力水平较高的人,往往都有较小的社交网络。

卡特琳娜解释说:“这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人们如果花更多的时间锻炼,见自己朋友的时间就更少。然而,也可以有个更有趣的解释——因为身体和社会活动能促进内啡肽的释放,所以一些人可能利用运动而非社交作为一种替代手段,来获得他们的‘内啡呔高潮。这项与压力有关的发现也许能表明,较大的社会网络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或者说压力及其根源导致人们社会活动时间更少,缩小了他们的社交网络。”

研究表明,社会关系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甚至可能是决定我们寿命的一个因素。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每个人有不同规模的社交网络,这其中涉及到的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一种物种,我们已经进化到能在丰富的社会环境中蓬勃发展,但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社会互动的不足可能是一个被忽视的导致我们健康状况下降的因素之一。

猜你喜欢

内啡肽阿片琳娜
Students’ Feedback on Integrat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Cases into Lecture Task in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我们为什么会“上瘾”
我们为什么会“上瘾”
内啡肽
基于阿片受体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
阿片受体类型和功能及其在猪脑中的个体发育特点
New twist on Old Style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温和灸对脾虚证大鼠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
中国科学家发现阿片受体相互功能调控新机制为提高阿片类镇痛剂的镇痛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