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出·印象》与《江山如此多娇》比较研究

2016-09-06杨丽

美术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绘画语言意境色彩

杨丽

[摘要]通过《日出·印象》和《江山如此多娇》为研究对象,分析两幅图独特的绘画语言,从色彩方面比较风景绘画中印象派绘画和命题性中国画各自追求的不同意境。

[关键词]日出·印象;江山如此多娇;绘画语言;色彩;意境

一、创作的初衷

1874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画家在展览中展出《日出·印象》,有人嘲讽以莫奈为首的青年画家为“印象派”,于是这群年轻画家就以“印象派”来作为自己的绘画风格。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欣逢十周年国庆,人民大会堂竣工在即,中共中央决定在二楼的宴会厅悬挂一幅以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雪》为立意的中国画巨作,并选定由金陵傅抱石和岭南关山月联袂创作完成,《江山如此多娇》成功地以传统中国画的形式,通过对中华大地宽广辽阔的地域形象的描绘,表达了新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现代风貌。都是红日映射下的景色,一幅是西方油画,一幅是东方的中国山水画,两者都是画家匠心独运的杰作,两幅画在中西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独特的绘画语言

《日出·印象》(图1)是1873年莫奈于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油画,是莫奈的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印象派绘画的诞生,并且快速地被世人所认可,深深地影响了很多画派。《江山如此多娇》(图2)是1959年傅抱石和关山月在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是以毛泽东主席所作的诗词《沁园春·雪》的意境所创作的绘画。毛泽东主席亲自为绘画题句“江山如此多娇”,绘画主要围绕诗词里的“娇”进行创作。

《日出·印象》和《江山如此多娇》都是绘画了大海、日出。前者是描绘了画家对自己家乡海景日出时出海的一种印象,在画面中,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映射在海面上,此时,天空、海水、建筑在画家轻松的画笔中融合为一体,能感受到海面上的雾气还在空气中流动,整个画面都笼罩在灰色调中。后者则是关山月和傅抱石先生根据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所作的画,春夏秋冬的四个季节,整幅画在一轮红日的照耀下显得生机盎然,笼罩在红光下,真应召了“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前景右角是采用青绿山水重彩画的高山下几棵苍劲的松树,左角是用墨笔画的长城、高山直到平原,远处则是大片的云海笼罩着雪山,右上角是一轮冲破了天空的红日。画面左上角题了毛泽东主席的“江山如此多娇”六个字,在远处日出的照耀下,天空被染红了,整个画面表现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风貌,近景是江南青绿山川、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通过大海的绘画,表现了祖国的博大胸怀和对祖国的热爱。

三、对色彩的追求

两幅作品都是在表现画家真实感受,所绘画的素材都是自己经过加工后而绘画的物体,在《日出·印象》中的大海是用红色、蓝色、黄色等多种颜色组合,在海面上还有未调合的橙色,天空在一轮红日照耀下,距离太阳不同的天空呈现不同的颜色,画家的观察之敏锐,自然中有太多的色彩值得我们去感受。他专注于每一个细微的光色变化,他的绘画中都有一种超乎想象的灵动性,散发着色彩的生命力,莫奈的感受就是眼睛,他用颜色来带领着人们进入他的绘画。

在《江山如此多娇》中,画面上描绘的是根据江山如此多娇中的“娇”来创作的,它描绘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实物,这也正是中国山水画的特征,画面上青绿山水、翠绿色的苍松、万里长城、高山平原、长江大海都是作者的素材,为的也是营造祖国的宏伟壮丽的画境。画面上海水也被日出给染红了,天空中都是红色的光芒,象征着祖国的昌盛。在中西结合中,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对意境的追求

《日出·印象》和《江山如此多娇》两幅画都是着力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前者是画家用油画笔以速写的方式快速捕捉日出时的感受,而不是直接描绘海水风景,画家根据自己的感受绘画的是印象中的日出,后者则是画家根据已经定好的意境来表现绘画。在题材方面,前者画面中是画家根据当时阿弗尔港口日出时所观察的感受,在太阳刚跳出大海时,画家迅速捕捉光的变化,把自己的感受融汇到画中,画面中一轮红通通的太阳缓缓升起,终于冲破了平静的海面,万物最终露出自己的面目,在红日的照射下,天空被染红了,远处景物的倒影还映射在海面上,在近处的海面上依稀还能看见三艘小船正行驶在海面上,朝着远处的建筑物划去,正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了,那时32岁的莫奈正是用画笔表现着自己诗一般的梦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深思,万事万物都是有感情的,画家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了自然中。

《江山如此多娇》是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雪》里的诗句。画家要用毛笔以山水画的形式把这首诗词里对祖国山河的歌颂表现出来,于是经过两位画家苦心经营才用笔墨再现诗词的意境,使诗情画意水乳交融,产生出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这幅画已经冲破了传统的观念,把江南春色、冰山雪岭和长江黄河都绘画在同一画面中,画上,你还能看到万里长城,似乎这样的景色只有在航天飞机上遨游几天才能欣赏,此时一览无余,冲破时空,对中国画家来说是大胆独创,把形式和内容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正是他们在艺术上的成功,这就是《江山如此多娇》的意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和艺术魅力所在。同时,《江山如此多娇》也是按照传统山水理念进行创作的,从整个山水画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哪个朝代,都缺乏现代画家这种下意识地以完整而具体的江河山岳来指代江山之思。《江山如此多娇》一图体现的是20世纪中国新型文人迥异前人的山水情怀。

结语

通过《日出·印象》和《江山如此多娇》两幅图的比较研究,对于了解中西方在相同的素材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画家内在心理的不同感受是很有意义的。前者是画家瞬间的场景感受,是内心瞬间进发的激情流露。后者是画家根据题意和自己的艺术修养所表达的产物。可见,中西方画家对同样的日出,以不同的感受表达其意义,这对于更细致地研究中西方风景画是很有意义的。

猜你喜欢

绘画语言意境色彩
春色满园
神奇的色彩(上)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浅谈王宏剑
一朵花的意境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