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危重患者中临床研究

2016-09-06张颖

黑龙江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危重经皮气管

张颖

(绥化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危重患者中临床研究

张颖

(绥化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为探究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我们选取近两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部分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证明,对重症医学危重患者采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能减少相关并发症,手术安全性比较高,操作方式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重症医学;危重患者;研究

当前在医院各科设置中,多数医院设立了重症观察室,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基于重症患者自身的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按照具体操作流程进行。其中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危重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在本次研究中选取近两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部分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和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1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患者,治疗组3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患者年龄在21~63岁,平均年龄(45.6±6.9)岁。治疗组中男20例,女16例,患者年龄在21~70岁,平均年龄(46.9±6.4)岁。两组患者在常规性资料方面无明显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首先在颈静脉和环状软骨之间选择切口,切开患者皮肤后进行逐层分离,皮下肌群,充分暴露气管前壁。同时要切开1~2个气管软骨环,将气管撑开,置入切开导管,最后对导管进行缝合。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做好临床指标的控制工作[1]。

治疗组采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首先患者要取仰卧位姿势,将肩部垫高8cm,选取头颈部位,给予患者局部麻醉,选取1、2气管软骨的正前方,做出切口,切口长度为气管导管外径的π/2倍,对切口处采用3mL的生理盐水进行清洗。确定穿刺结束后,要将导丝置入,取出穿刺套管。在对气管前壁及组织进行扩张的过程中,需要沿着气管导丝将气管套管套入,在短时间内取出导管,同时对吸引管进行检查。原有气管拔出后,把血性痰液完全吸引完后,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后再将导管固定[2]。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的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情况如表一。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分析Tab.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urgical time,wound healing time, length of incision and amount of bleeding fromtwo groups of patients

3 讨论

重症医学科是当前医院比较重要的科室,由于患者自身病情比较严重,因此对自身生命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在临床研究中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随着临床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治疗重症患者中其方式逐渐增多,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是该科室患者治疗中的重要过程,医护人员要对其引起重视,合理应用手术方式。

在临床研究中采用改良经皮扩张切开术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通气,部分患者的气道保护性比较差,需要长期进行治疗,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将保证患者的通气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掌握该手术的具体流程和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按照具体操作规范实行。穿刺部位的选择对预后治疗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操作不当则会引起心跳骤停的情况,因此在气管内插管必须确定部位。对于颈部比较短的患者,在穿刺部位选择阶段可以选择气管软骨的中间,为了避免对颈部血管造成损伤,在留置针穿刺过程中必须掌握方向和穿刺点。传统手术治疗方式本身具有明显的创伤,手术时间比较长,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必然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对预后恢复造成影响。工作人员要做好患者生命指标检查工作,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确定手术实际,不断提升临床治疗效果[3]。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重症危重患者采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其安全性比较高,术后并发症比较少。

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在重症患者临床治疗中逐渐被医师认可,能有效改善通气,术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1] 鲍传裕,李龙鹤,邹永平,韩晓玉.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21(12):3236-3237.

[2] 杨俊,黄和民,陈麒麟.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12(01):47-49.

[3] 吕秀云.电子支气管镜分步操作法协助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6(17):1394-1397.

Clinical Research of Modified Percutaneous Dilation Tracheotomy inCriticalPatients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ZHANGYing
(Suihua First Hospital,Suihua 152000,China)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of modified percutaneous dilation tracheotomy on criticalpatients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we selected part of critical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critical care medicine in the past two years for the study,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surgical approach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used the modified percutaneous dilation tracheotomy,and compared the clinical treatment.In this study,the operative time,wound healing time,incision length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blood loss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of the data was significant,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Studies have shown that using the modified percutaneous dilation tracheotomy on treatment of severe medical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an reduce complications,surgical safety is relatively high,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Modified percutaneous dilation tracheotomy;Critical care medicine;Critical patients;Research

R459.7

B

1674-8646(2016)01-0024-02

2015-11-08

猜你喜欢

危重经皮气管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