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普基地绩效评估体系
——评估标准与指标体系设计
2016-09-06赵梓辰
王 利 李 娜 赵梓辰
天津市科普基地绩效评估体系
——评估标准与指标体系设计
王 利李 娜赵梓辰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科普基地绩效评估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基于科普场馆、科普活动站、主题公园和专题科普基地等四类基地,明确了绩效考核的内容重点和各项评估指标的打分标准。设计出两级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适用于各类基地,包括传播成效、保障机制、创新成效和现场得分,二级指标根据基地不同情况而各有不同。评估标准与指标体系将对天津市及其他省市科普基地的科学管理与长远发展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撑和实现手段。
科普工作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科普基地作为科技传播的基本渠道之一,其功能就是促使科技知识走向公众,增进公众对科学的了解,取得公众对科技事业的支持,从而提高其科学素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天津市认定基地数量超过90家,包括科普场馆、科普活动站、主题公园、专题科普基地等四大门类,年接待公众数量超过千万人次。本文基于天津市四种类型科普基地,依据“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一套适合天津市的科普基地绩效评估体系,明确了对不同类型基地的绩效考核重点和评估指标,并给出了打分标准,将对天津市乃至其他省市科普基地的科学管理与长远发展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撑和实现手段。
评估方法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关于指标的设计理论、测量维度、指标体系的结构和规模等,研究了不同类型基地的本质(科普)属性、运营特点,以“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作为建立科普基地绩效评估体系的理论依据,将量化统计数据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力求科学、客观、全面地反映不同类型基地的工作水平与活动效果。
评估目标与原则
天津市科普基地绩效评估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在于面向已认定授牌的基地,建立起既依托专家经验,又尽量排除人为情感因素和认识偏差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科学、客观、全面、准确地对基地在运行过程中实际的科普服务水平和科普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不应是单纯的“好”或“坏”的评价,应是在借助专家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等级分别,对不同等级要有较为清晰的描述。
评估标准
考虑到天津市科普基地的整体特点与发展现状,其绩效评估应覆盖科普基地的各个类型;能够充分体现各基地的科普能力和水平,如科普设施的数量、规模、质量、功能等;体现基地的未来发展能力和空间,如创新性科普展览、科普导览系统、科普资源等的开发。此外,由于科普基地囊括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景区等,有各自的特色和行业背景,还需根据不同类型基地的特点,区别评估重点,在评价指标设计上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科普场馆类基地
一是定量考评其面向公众开放的年接待人次,5000m2以上大型科普场馆年接待人次不应低于5万人次,优秀标准为30万人次以上;小型科普场馆年接待人次不应低于5千人次,优秀标准为2万人次以上。二是定性考评展览展示水平,考评因素包括:科技主题的科学价值与诠释深度;知识体系排布的合理性;展品、展项的创意设计、技术应用与互动参与性的水平;展示空间环境布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三是定量考评基地每年围绕科技周等宣传日以及自主策划组织开展的主题科普活动次数,不应少于3次。在创新性上,重点考核基地当年新增科普主题常设展览、临时展览或移动展览等创新性展览的水平和成效。
科普活动站类基地
对于青少年宫,一是重点考评年科技类培训、竞赛等科普活动总人数,不应少于1千人次,1万人次以上为优秀。二是考评科普活动室的科学性与先进性;购置设备是否合理,是否有自主设计制作展教具;科普活动资源的开放和使用情况等。三是定量考评基地每年开展的展览、系列讲座、竞赛、夏(冬)令营等科普活动次数,不应少于3次。创新性上则重点考评基地科普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情况,是否能将科普资源面向区域开放,能否对基层科普人员开展培训、指导。对于图书馆重点考评科技类图书借阅次数,其中含进社区、学校等的人数,不应少于5千人次,5万人次以上为优秀。在创新性上重点考评基地开设科学活动课和专家系列讲座;科普视频、演出、资源包、图书资料;网站开发等的情况。
主题公园类基地
一是重点定量考评其面向公众开放的年接待人次,其中风景旅游区年接待量不应低于2万人次,10万人次以上为优秀;自然保护区年接待量不应低于5千人次,1.5万人次以上为优秀。二是考评科普景观群展示水平,包括:科普景观相关展牌(展品)对其科学主题的诠释深度;同一科学主题下科学景观排布的合理性;科普游览线路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线路主要科学景点与整体展线排布、设计情况,沿线配套设施建设情况,科学讲解词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等。创新性上主要考评基地当年新增科普展厅/专区、线路、移动展览的数量。
专题类考评基地
一是重点考评其面向公众开放,并接待公众的天数,年开放不应少于20d,二是考评科普设施水平和资源服务能力,包括:户内科普展示面积;年参与科普活动人次;科技主题的科学价值与诠释深度;知识体系排布的合理性;展品、展项的创意设计、技术应用与互动参与性的水平;展示空间环境布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创新性上主要考评基地当年新增科普展览、互动体验项目、移动展览等的情况。
图1 科普场馆类科普基地绩效评估指标表
图2 主题公园类科普基地绩效评估指标表
图3 科普活动站类科普基地绩效评估指标表
图4 专题类科普基地绩效评估指标表
不同类型基地绩效评估表的设计
基于不同类型基地,本文分别设计了两级指标,并对相应指标的打分方法做出了规定。四类基地的一级指标均为:传播成效(满分60分)、保障机制(满分20分)、创新成效(满分10分)、现场得分(满分10分);二级指标根据不同基地类别各有不同。
科普场馆类
如图1所示,传播成效下设年科普活动人次、科普设施和科普服务资源水平和科普主题活动次数3个二级指标。保障机制下设科普人员、科普经费使用效率、科普工作制度3个二级指标。创新成效下设年度新增科普创新性展览、科普资源开发、科普导览系统和重大活动开展情况4个二级指标。此外,还设现场得分指标,由专家根据基地的现场情况酌情打分。
主题公园类
如图2所示,传播成效下设年科普活动人次、科普设施和科普服务资源水平和科普主题活动次数3个二级指标。保障机制下设科普人员、科普经费使用效率、科普工作制度3个二级指标。创新成效下设年度新增科普创新性展览、科普资源开发、科普导览系统和重大活动开展情况4个二级指标。
科普活动站类
如图3所示,传播成效下设年科普活动人次、科普设施水平和科普资源服务能力、科普主题活动次数3个二级指标。保障机制下设科普人员、科普经费使用效率、科普工作制度3个二级指标。创新成效下设新增科普创新实验室、专用科普专用阅览室以及创新型展览情况,科普资源开发,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重大活动开展情况4个二级指标。
专题类
如图4所示,传播成效下设开放天数、科普设施水平和资源服务能力和科普主题活动次数3个二级指标。保障机制下设科普人员、科普经费使用效率、科普工作制度3个二级指标。创新成效下设年度新增科普创新性展览、科普导览系统开发、科普资源开发、重大活动开情况4个二级指标。
结语
本文基于天津市四类科普基地的特点,提出了市级科普基地绩效评估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明确了绩效考核的内容重点,设计出2级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了各项评估指标的打分标准。其中,一级指标适用于各类基地,包括传播成效、保障机制、创新成效和现场得分,二级指标根据基地不同情况而各有不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将促进科普基地的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王 利李 娜赵梓辰
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王利,硕士,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工程师,主要从事科普、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10.3969/j.issn.1001-8972.2016.07.033
天津市科普重点项目“科普教育基地绩效评估体系建设及示范活动”(13KPXM01SY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