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情陷阱”:我们为何屡屡上当

2016-09-06

新传奇 2016年28期
关键词:话务通话团伙

“亲情陷阱”:我们为何屡屡上当

拨通电话后,谎称对方子女因举报赌场被绑架,要对方汇钱,对方“上钩”汇款后,再将黑钱分成。这个电信诈骗团伙在疯狂敛财一年后,落入法网。据悉,此次涉案的被告人均为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然而,这些村民却屡次通过“亲情陷阱”,成功获利数百万。

行骗锁定北方民众

“你的小孩和他朋友在我们赌场玩,因为朋友输了不服气,你的小孩举报了我们赌场,导致我们赌场被公安机关查获受到巨大损失,现在我们绑架了他,要想解决这个事情,你要赔偿我们的损失,不然我们打断他的手脚……”

2014年,这样的通话桥段在我国北方多个省份近万部的固定电话里出现过,而这样简简单单一段话,居然是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彭云飞等诈骗团伙想出来的,他们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诈骗了数百万元的钱财。

2014年春节期间,年仅20出头的彭云飞在网上浏览到一条信息,这条信息是教人如何帮搞电信诈骗的人去银行取钱。听说电信诈骗成本低、来钱快,彭云飞也做起了搞电信诈骗,以快速“发家致富”的美梦。

为了便于实施诈骗活动,彭云飞又邀请朋友彭波、周乐等人一起“合作”,并组成了一个预谋实施电信诈骗活动的犯罪团伙。经过几天的商议和分析,该团伙决定利用我国北方民众普遍耿直的性格特点,把行骗范围锁定到北方地区。

2014年3月,彭云飞利用网络联系到一个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卖家,并成套向该卖家购买了一大批各大银行的银行卡以及大量的电话卡。就在买卡过程中,彭云飞等人还反复“研究”着如何开展行骗的套路和对话桥段。同时,彭云飞等人还通过购买网络软件,搜罗了我国北方10多个省份上万民众的固定电话号码和个人信息。

分“话务组”和“转账取款组”

据记者了解,该团伙存在严格模仿网络模式的特点,有着严密的组织分工,按照彭云飞通过网络了解的电信诈骗团伙架构,10名团伙成员先后被其严格分为两个组,即“话务组”和“转账取款组”。

“话务组”负责通话诱骗,一般3到4个成员一组,由一人假装哭喊救命,冒充被骗者家属,另一人冒充赌场经营者和被骗对象通话。另外两人则负责开车放风。“转账取款组”则负责把被骗者打进账户的钱转到其他银行卡并迅速取现。一般也是2到3个成员一组,由1个人随时负责转账,另外1到2人则按转账者的指示专门负责取现。最终两个组的团伙成员再按既定的比例提成分赃,“话务组”按20%提成,“转账取款组”按20%-25%提成。

为确保诈骗活动的“安全”,彭云飞等人还制定了许多严格的内部规定。如“话务组”进行电话诈骗必须开车到郊外僻静的地方打电话,打电话的过程中要由专人放风,专人在车上打电话,并且要求“话务组”成员一张电话卡连续使用一上午或一下午后必须丢到野外。

同时,为了防止银行监控系统掌控相关信息,暴露诈骗活动的蛛丝马迹,防止公安机关按图索骥,彭云飞诈骗团伙还要求“转账取款组”的转账人员发现存款到账后,立即进行多次转账,然后由转账人员通知取款人员迅速赶到相关银行在一些偏僻地方设立的金融服务点取款,因为这些地方相对监控设施比较落后,不容易被追查到,可以较好地确保诈骗活动的“安全性”。

2015年3月10日下午,常宁市公安局民警在例行设卡盘查过路车辆时,发现一辆牌号为赣L7J555的黑色现代小车形迹十分可疑。民警拦截该车后,在该车内发现大量银行卡,因情形十分反常,民警遂将该车车主彭波控制并带回公安机关继续盘查。经询问后,迅速对彭波的住处(租房)进行了搜查,在其租房内也发现了大量的银行卡、他人身份证、手机卡以及银行开户信息单等,同日该案被移送至该局经侦大队,该案至此告破。

截至案发之日,在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彭云飞诈骗团伙已先后成功对100多我国北方户群众实施了诈骗活动,被骗群众遍布黑龙江、内蒙古、宁夏、河南、甘肃、山东等10余个省份,涉案账户金额累积达1000余万元。

2016年6月21日,湖南省常宁市人民法院对一起特大电信诈骗案进行一审宣判,被告人彭云飞等10名诈骗团伙成员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该案两名主犯彭云飞和彭波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和10年。

人性亲情成圈套

常宁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向记者介绍,彭云飞诈骗团伙虽然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和户主姓名,但他们并不知道对方子女的姓名、年龄、职业和所在位置,这些信息都需要从他们与对方的通话中“挖”掘出来。一般在拨通电话后,扮演对方子女的团伙成员只负责哭泣和喊救命,由扮演赌场经营者的团伙成员同对方进行电话交谈,先谎称绑架了对方的小孩,不告知对方具体是绑架了谁,利用对方对不在身边子女的牵挂,引发对方的遐想。

“对方如果在电话中听到哭声后称呼儿子,则以绑架对方儿子的名义跟对方继续通话,如果对方在听到哭声后称呼女婿,则以绑架对方女婿的名义跟对方继续通话。”办案检察官说,被骗者大多在听到自己小孩被绑架后惊惶失措,出于对在外亲人的牵挂,最后不自觉地被诈骗团伙牵着鼻子走。

彭云飞到案后交代,他们正是利用父母对出外子女的牵挂,利用人性亲情的弱点,先用突然告知绑架对方子女的听觉冲击打掉对方的心防,再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要求通话者不能挂断电话,不给其核实消息的机会,让对方在心防冲毁的短时间内迅速付钱打款,从而成功实现诈骗。

诈骗团伙成员周乐透露,其曾在对一位女子实施诈骗时,该女子在打款过程中突然看到自己的儿子拍着篮球走向自己,都不敢相信,反而十分不解地问自己儿子怎么在这里,说他不是被人绑架了吗?

“本案的这些被骗者大多是老人和妇女,常年呆在家中的这些人对在外子女往往十分牵挂,正是这种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使得犯罪分子才有机可乘。”办案人员透露,本案被骗的人之中没有一个人在通话中向彭云飞诈骗团伙核实过“自己被绑架的子女”的信息,诈骗分子连被骗者子女的名字都不知道,其实对于受骗者而言是较好识破的。“但也许这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让孩子平安,哪怕钱花得再不明不白,总有父母们往往愿意选择‘宁可信其有’,花钱帮孩子们了难。”

同时,该案的承办检察官还向记者透露,虽然彭云飞诈骗团伙相关账户累计资金金额达千万余元,但因许多被骗群众没有报案,司法机关根本无法证明其全部资金是该团伙诈骗所得,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疑点利益只能判归被告人,本案被告人最后认定的犯罪金额仅362万余元。

(《法治周末》刘希平/文)

猜你喜欢

话务通话团伙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警惕团伙作案 远离非法荐股圈套
浅析电信话务控制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找出8名盗贼
“团伙”威力强过“团队”
“互联网+”高速公路客户服务话务平台研究
话务统计分析在网络运行中的重要性
IP话务理论及其性能
团伙侵权中团伙的认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