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蓝博士:记住你即将死去

2016-09-06采访陈敏

中国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海蓝汶川博士

采访-本刊记者 陈敏

海蓝博士:记住你即将死去

采访-本刊记者 陈敏

海蓝博士,有几个很跳跃的头衔。复旦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德州贝勒医院神经科学博士后。然后是——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和人类发展学院心理学硕士。

她学了20多年的眼科,38岁那年,丢掉医学博士后的身份,转学了心理。毕业后,她在全球知名的心理健康中心工作,觉得“这才是我的人生”。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她回国,参与当地心理援建三年,督导了“5·12心灵守望计划”。

后接受杨澜邀请,她担任“天下女人幸福力课程”首席导师,去年又成立“海蓝幸福家”。

周国平说她能把宏大的哲学叙事细化为心理学剧本,而徐小平说得更直接:“作为一位所谓的成功人士,我有时也会掉进郁闷的低谷,这个时候,我需要的不是马云,雷军(也许他们会给我更大痛苦),而是海蓝博士!”

见到她时,她刚从美国赶回来。

“为什么海蓝本人这么OK,名字还要加上‘博士’头衔?”

那个女人笑了,“是,得多没自信,才放个博士在后面?其实,用这个名字,一是很喜欢海蓝辽阔,又要和其他‘海蓝’区别开来;二是增加咨询者的信赖度。高兴的人自然会来。因为一个名字就变成一个障碍,咬文嚼字的人,我为他默哀,呵呵。”

这个笑声,圆满自然,不肯半点掩饰。她的助理补充:“你听听这笑,就知道她是什么人。”

我问海蓝,汶川地震后,是否和那边的人还有联系。她摇头。

助理则拿出手机,念读刚收到的短信。来自一位在沈阳音乐学院读硕士的女孩,说至今记得海蓝博士的拥抱,在最无助的时候,如何给她温暖。

海蓝侧头想了想,说一点不记得了。拥抱过的人太多了。

“我很难keep friends。不是邮箱忘了,就是手机掉了,于是失联。”

她记得的案例,是一位袁老师。地震之后,这位老师无法接受那么多学生从此消失,经过心理帮助,才重新回到教学岗位。

助理提醒她,还有一个外遇的经典案例。

海蓝疑惑:“是哪个外遇?外遇的太多了。这也正常。对伴侣的憎厌,也是亲密关系的一部分,有的姑娘从未听说,这才是让我震惊的。亲密关系都是甜甜美美?这是误解。一年还有春夏秋冬,你却感叹,这儿还下雪啊!”

她一本正经地补刀:“外遇可能只是婚姻升级版的开始。”

人生的苦痛种种,她能感同身受,却也能超然事外,“很多吵吵闹闹的夫妻终于破镜重圆,夜不能寐的恨不得自杀的人们,在‘幸福家’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这些对我自己都是滋养。”

刚下飞机,她就赶到这边,面上有些憔悴,一双眼睛,却总是发着光。结束采访后,她问同座的一位小编辑,你好像身体不舒服?对方说是。她握住小女孩的手,帮着按摩穴位。

海蓝侧脸关注他人的样子,十分像玛丽·卡萨特的一幅家庭油画。正如她最后说的:

“生活就是个你来我往的过程,关系在每个瞬间都会发生变化,可能变好或者变坏,是流动的。人心如果没有受过太多创伤,不扭曲,不会愿意亏欠别人。爱是自然的。”

在死亡之地看到希望

记者:您在汶川三年,对您自己最大的影响是什么?采访张泉灵的时候,她说当时在灾区,战士们找到了一对母女,母亲至死护着孩子……她听后独自躲在帐篷里,失声痛哭了五分钟。

海蓝博士:每个人看到创伤画面的感受,和自己的生活有关。特别难过,应该是触到了内心某个点。人间没有新事。每一次相遇,你或喜或悲,一切都是镜子,可以照见你已经放下的,没有放下的。那几年,对我的触动很深。呆了三年,最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我看到了希望。

记者:您在那个充满死亡的地方,看到了希望?

海蓝博士:失去家人,包括父母,孩子,恋人,失去一切……一夜之间,你曾经拥有的,化为乌有,但你还能够生存下来。人类的抗挫折能力,生生不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人难免一死。有个笑话,老师说:老天下雨不下雪,下成雪来变成雨,与其下雪不如下雨。学生就回答:老师吃饭不吃屎,吃下饭来变成屎,与其吃饭不如吃屎。

同理啊。生命就是从生到死,意义存在于这个过程之间的每一刻,包括死亡本身,也是有意义的。

记者:死亡的意义,您怎么理解?

海蓝博士:乔布斯17岁时就读到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记住你即将死去”,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箴言。荣誉,或者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人在赤身裸体时,没有理由不去听从内心的声音。

想到研习生命科学的一位著名教授,几年前自杀了。这个世界不缺乏信仰和道理,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被道理缠住的。缺的是体验、实践、知行合一。看本书很容易,把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行出来,不容易。从“知道”到“做到”,这个距离,会让生命发生很多不同。

记者:从洞见自己,到修行,到帮助他人,现在是否达到了您的预期?

海蓝博士:这个没有预期。成长和了解自己,是一生的事情。帮助别人,也会激发我更多的反思,创作,相互滋养,循环往复。从事心理学15年,我对人的核心需求非常了解。所有人都是为了幸福而来,而幸福就是各种关系的巧妙平衡。我乐在其中,如鱼得水。

有一位女性,从小失去爸爸,长兄如父。但哥哥去世了。她一直无法放下,后来连走路都困难了,无法上班。女儿把她送到课堂,她慢慢好了。

记者:这让我想起您微信里的一段话:“有的时候,我能爱你的方式就是冷落你,离开你……如果有一天,你能够在其中感受到爱,心中会有暖意。”

海蓝博士:手上被割伤,能看见。心灵受了伤,如果长达一年都不能自行疗愈,就需要寻找专业梳理。没有放不下的过去。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害怕而逃避或者抗拒。

目标清晰,却内心迷惘的青春

记者:您入心理学较晚,后来是如何建立人脉的?青年们常疑惑,如何跟大咖对接资源。

海蓝博士:人们总是想建立人脉,但首先你自己要成为别人的人脉,成为能帮助别人的人。

2011年我参加一个国际论坛,受到了杨澜的关注。因为汶川三年的心理救援,我是唯一全家搬去住的,大家看到我的积累和别人不一样。做的事情不错,才能进入到大咖的视线。如果你一开始就索取,是把自己放在乞丐的位置上。一帮乞丐天天八卦,谁愿意帮你?认识别人没有用。我们全都认识习大大,但是人家愿意认识你吗?你有没有价值?

记者:您刚提到在汶川,全家人一起住了三年,当初您如何说服他们的?

海蓝博士:我跟女儿说,妈妈要去汶川,有洪水,瘟疫,7级地震。女儿说,地震灾区我不想去,但是我要跟妈妈在一起。那年她8岁。救灾早出晚归,去一趟灾区三四个小时,路特别破。我跟爱人说,独自在这里工作很困难,我无法照顾女儿。爱人觉得全家在一起更重要,就辞掉美国的工作回来了。

记者:您是目标性很强的人,同理心会不会少点?

海蓝博士:上大学时,我17岁,自己单身,但帮好几对同学恋爱成功。他们有苦恼时,愿意找我解决问题。我的天性里有对人际关系很敏感的部分。其实,我学医一直学得逆水行舟。别人都去过节了,我把自己锁在房间,每天都在读书。1978年读到1994年,学了16年的医。1994年去美国,1998年女儿出生,转学心理。

记者:学医那段经历,算不算是弯路?

海蓝博士:你上大学学什么?(答:俄语)。那俄语现在对你有什么用处?(……)教育本身,训练的是科研素质,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课本知识本身。

记者:您转学心理,是人生之中一个最大的决定吗?

海蓝博士:我做过好多决定啊。但这是最成功的一个。

记者:那么您一直在掌控人生?

海蓝博士:掌控权很多时候在别人手上,直到我博士毕业(笑)。

我的人生也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学医,急功近利的阶段。当然也可以用好听的词,总之我要成为全国最牛的眼科医生,要师从最牛的老师。但那时我是被动的。驱动力,是希望成为大家赞赏的名家。我当时目标清晰,内心又很迷茫,不是由心而发的事情,忙了半天,心是空的。

每一个“应该”背后都有深渊

记者:这是个看脸的时候,有些姑娘说,我攒钱整容,成为网红或者富二代女友之类的——您怎么看?

海蓝博士:这种心理可以理解,想要一步登天嘛。人的大部分信息,靠视觉决定。漂亮,其实是健康。在动物世界,一瞬间就要决定,这种本能无可厚非。但我们把这个判断扩大化了。人们透露出的气质吸引,其实远远超过五官的黄金比例。但是气质很难修复,所以他们就走捷径,光修脸。

有位朋友打造了中国第一美男和美女。但有个什么问题?整形完,很难对自己满意。因为你内在对自己不接纳,所以怎么看都不顺眼。

我曾在一所贵族学校读书,学生们家境好,又漂亮。老师有次问,对自己外貌不满意的同学,请站起来。结果全班都站了起来,包括我们认为的大美女。

我觉得很惊讶。她说,鼻子再尖一点就好了。这个追求,是没有头的。

记者:您认为的美人是怎样的?

海蓝博士:对自己的一切都很确定,每个细胞都透出安然,每个人都愿意跟TA在一起,觉得舒服。美是能穿透的。你看邓文迪,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但是她知道自己要啥,有定力,总能处理很多事情。对外貌躁动不安的人,谁能跟你在一起舒服?都说红颜薄命,还要整个红颜。不解决心理问题,面部再整也没用。所谓妆浓德浅。修脸找我朋友,修心找我,来上一堂自我探索课(笑)。

记者:人就是爱比较,看到比自己更美的人,更聪明更富有的人,就有了落差。

海蓝博士:跟人比较是人的本能。动物也是这样,必须在群体中强大,才能生存繁衍。杨澜20岁就成名了,可我50多岁才出一本书,一头撞死算了(笑)。

跟别人比,不如做最好版本的自己。把时间精力放在分析判断努力上,而不是自卑沮丧等情绪的压抑和搅动上。

我究竟是谁?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记者:你的新书标题是《不完美,才美》,在反对完美主义吗?

海蓝博士:追求完美也挺好,但这个过程要感到开心。如果焦虑痛苦很多,路就走偏了。不完美,往往是我们对生活期望过高,而对自我评定太低。生活十有八九不如意啊。

记者:中国的家长常常让孩子追求完美,很小就教导他们要考名牌大学。

海蓝博士:为什么要考名牌?当你把生命的过程锁在一个点上,这是非常危险的。我是内蒙古一所三流大学毕业的,走到今天,一样很幸福。

有一种深渊叫“应该”。如果仅仅因为对方是你的长辈,就给你安排你自己的路,因为你没有满足他们的期望,就要谴责你,这就是在人际关系的自律和任性中没有找到平衡。

最深厚的爱,是尊重对方的意愿,在任何关系中都是。

猜你喜欢

海蓝汶川博士
操心的小星星(外一首)
云上远眺新汶川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十张画告诉你孩子最喜欢家长做什么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博士蚊
海蓝
润博士问答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