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平顶山市经济转型的几点思考

2016-09-05王秋合

市场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平顶山平顶山市优势

◇王秋合 许 坤

对平顶山市经济转型的几点思考

◇王秋合 许 坤

在金融危机以后,平顶山市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经济效益下滑。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态势?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发展态势?本文试从分析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入手,依次解答为什么要转,往哪儿转和怎样转的问题。

一、怎样看待当前平顶山市经济发展的态势

2008年以后,平顶山市经济增速持续震荡回落,结构矛盾和需求不足使得平顶山市经济发展长期承受着巨大的下行压力。后金融危机时期,平顶山市经济回升乏力,虽然有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根本上是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状况制约了经济的回升。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是造成经济增长水平快速回落的直接因素

平顶山市的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环境同全国经济形势紧密相连。在平顶山市最近的一个经济发展周期里,以2002年和2008年为时间节点,可以将这一经济发展时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7年至2002年是平顶山市经济下探筑底的6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和国企改革的影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急剧恶化,平顶山市经济增长水平快速回落。GDP增速从1996年的13.5%快速下滑至1997年的7.7%,随后持续了多年8%左右的增长。

第二阶段:2003年至2007年是平顶山市经济快速回升并持续高速发展的5年。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打开国际市场和国企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红利和制度红利的叠加助推,催生了平顶山市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平顶山市GDP保持了多年15%以上的高增速,5年间,GDP总量比2003年翻了一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比2003年翻了两番,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第三阶段:2008年以后是平顶山市经济震荡探底的几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风暴迅速蔓延至实体经济,作为平顶山市工业主体的能源原材料行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对金融危机的反应较全国、全省来得慢,但受到的冲击更为强烈和深远。由于工业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全市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开始回落,GDP增速从2007年的16.2%快速回落至2008年的12.9%,随后几年继续震荡探底,回落至2012年的6.8%。

(二)内外市场的持续疲软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回升乏力的市场因素

金融危机以来,受外需下降的影响,国内制造业生产长期保持低位。基础原材料行业在需求不足的基础上加之产能严重过剩,造成原材料行业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产品生产大幅下滑。由于加工制造业和基础原材料行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生产的下滑,能源需求大幅萎缩,能源行业生产随之下降,导致全市经济回升乏力。

(三)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约束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回升乏力的政策因素

为了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抑制经济增速的下滑,2008年末,国家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之后,经济的下滑暂时受到了遏制,可是随之而来的是投资造成了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这些行业多集中在钢铁、水泥和化工等基础原材料行业或者是同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的上游行业。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这些行业面临淘汰产能、压缩规模的巨大压力。而平顶山市主要工业行业都在国家宏观政策约束下,从短期来看,生产恢复缓慢,从长远来看,产能扩张有限。

(四)自身产业发展的先天结构特点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回升乏力的根本因素

1.重化工业的高速发展是2003年到2008年平顶山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是国家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受需求的影响,能源原材料行业迅猛发展,使得平顶山工业经济增速保持在全省平均水平上下。这6年,主要能源行业煤炭和电力行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9.9%和13%;主要原材料行业化工、钢铁、非金属、有色和炼焦行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6.9%、25.3%、19.9%、51.6%和29.7%。这7个行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近80%,这些行业的高速发展有力拉动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发展乃至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2.比重较高、增速较低的工业经济是制约平顶山市国民经济总体回升的主要因素。金融危机以后特别是2012年以后,国家确定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使得经济发展区间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长期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产能扩张和重化工业发展转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这样一来,平顶山市的能源原材料等支柱产业将很难再有2003年至2008年那样的发展机遇,短期内很难再达到那样的高增速。由于平顶山市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较高,能源原材料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较高;而能源原材料产业在短期内很难再有高增长,即使是恢复性的增长,价格和产量短期内也不会突破5年前的巅峰。这一高一低是制约平顶山市国民经济总体回升乏力的主要因素。

当前,国家层面正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来适应新的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国内市场的变化。平顶山需要靠经济转型来顺应这一大趋势,在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建设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

二、怎样扭转平顶山市经济发展的颓势

分析了平顶山市经济发展困境的成因,解决了为什么要转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思考往哪儿转的问题。

(一)经济转型的基础——对竞争优势进行再认识

平顶山市的传统优势是煤、铁矿、页盐等自然资源优势,这一竞争优势在全省仍将长期占据优势,因此应该继续巩固。但是,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我们过于依赖煤炭等自然资源优势,过于依赖煤炭化工这一产业链,已经将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以后我们必须摆脱“比较优势陷阱”和“产业链陷阱”,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发掘和培育新的优势,形成新的发展空间。

(二)经济转型的机遇——借助区域经济发展优化战略优势

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国际物流和高端消费品制造业将随着航空港经济的发展迅速壮大。平顶山可以借助机遇主动搭建平台,争取各种资源,积极引导和接纳制造业生产的国际布局,吸纳高端消费品制造进入平顶山,帮助平顶山改变工业行业结构,提高制造业特别是消费品工业的比重,为经济转型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和调整空间。

(三)经济转型的方向——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

现实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提振经济的迫切需要决定了平顶山市的经济发展不能再走以前那样单纯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和依靠国家的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发展的老路,必须进行经济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平顶山的实际,一是要巩固平顶山中原经济区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地位,根据市场需求改造传统的能源产业,升级原材料产业,这是平顶山的传统优势,也是经济转型的基础。二是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培育新兴产业。比如,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和电子信息等与消费者联系紧密的消费品工业,从而提高轻工业的比重。发展壮大汽车、三轮车及零部件制造、新材料制造和电气机械制造产业,从而提高非煤工业的比重。三是依托互联网和信息化培育面向消费者、能够迅速发现市场需求的咨询中介服务业。四是依托自然和人文景区资源发展旅游业和会展业,以此带动住宿餐饮服务业等等。

(四)经济转型的抓手——搭建市场要素集聚的平台,汇集扩大要素流

从新一届中央政府的施政方针和经济调控方向可以看出,国家已经从主要依靠货币及财政等经济手段和管控项目建设实施宏观调控,逐步转向综合运用货币及财政等经济手段和简政放权及放松管制来激发市场内生动力。更加注重依靠简政放权和制度创新来释放制度红利,更加注重紧跟市场需求和加强技术创新来激发经济活力。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就是平台的竞争、要素流向的竞争。需要将视野从单纯管控项目建设前移到搭建平台上来,吸引经济发展要素向平顶山流动,从而避免各种资源不断流向周边,失去区域经济发展必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怎样确立平顶山市经济发展的抓手

平顶山市的战略定位是建设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战略支点,提前全面小康,建设美丽鹰城。这就要求平顶山的发展既要在全省领先还要可持续,达成这一目标必须依靠经济转型。否则,在未来的发展中,平顶山只能跟随全国全省的发展,依附于其他区域的发展而处于附属地位。实现经济转型必须强化战略思维,从多个层面系统谋划,制定举措。

(一)政府主导的硬件设施和软环境层面

在这个层面上,主要是解决要素汇集平台的问题。

1.这一领域中交通问题尤为突出。平顶山市的交通运输在中原经济区中并不具优势,甚至落后于周边的洛阳、许昌和漯河等市。从航空到陆路,从客运到货运,平顶山市的交通承载能力制约了经济的扩张和要素的汇集,这一现状将使平顶山失去当代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空间优势,在区域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一领域要借鉴河南省积极推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和高铁网络覆盖的经验,强化区位和交通优势,为经济腾飞打造翅膀。尽早在高铁客运、城际轨道交通等方面有所突破,积极对接郑州航空港区,努力发挥西有焦柳铁路、东临京广铁路的相对区位优势,整合提升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效益,构筑新的交通区位优势。

2.在软环境层面,主动顺应国家制度创新和简政提效的大势,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提升行政绩效,优化发展环境。依靠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服务和监管作用。政府只做“服务员”和“裁判员”,不做“运动员”——即政府只需监管好不允许市场主体从事的活动,引导和服务好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

3.硬件设施和软环境层面的另一个角度是借鉴国家推动上海自贸区和全省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路,在符合和顺应国家和省政府对平顶山市战略定位的基础上,搭建市场要素集聚的载体,完善经济主体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和政策软环境,打造引领平顶山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层面

政府搭建好经济发展的平台,促进自然资源、交通资源、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资源等市场要素的融合汇集,营造好适于经济发展的行政环境,就可以“筑巢引凤”。企业家嗅觉灵敏,他们对市场需求的捕捉,对创业环境的审视极其敏锐和迅速,政府把环境营造好了,企业家们自会抉择。政府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为经济发展搭建平台,激发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市场主体要积极反映需求,及时反馈意见,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完善。

(三)成效评价和政策激励层面

成效评价和政策激励都是政府监控和引导经济有序发展的有效手段。成效评价更多的侧重于对政府自身效能发挥的测评,用于考量政策措施方向的正确性和结果的有效性。政策激励更多的侧重于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手段,作为软环境的一个方面用于引导市场主体将资源配置在政策指引的领域。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统计局)

猜你喜欢

平顶山平顶山市优势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平顶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矮的优势
平顶山市
平顶山诗群
平顶山市
画与话
平顶山:第四支红九军诞生地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