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2016-09-05盛学相

关键词:心电图心肌梗死研究组

盛学相

(遵义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贵州 遵义 563100)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盛学相

(遵义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贵州 遵义563100)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8月我院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住院时间、AMI再发率及院内再PCI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救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9.06±7.34)min、(10.31±1.13)d,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分别为2.9%(1/35)、5.7%(2/35),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降低AMI再发和院内再PCI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的危急重症,病死率较高[1]。在抢救的过程中把握时机,确保每项抢救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对于明显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2]。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5年8月我院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61.32±5.2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31±0.62)h,合并高血脂2例,高血压7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5例;研究组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62.12±6.0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42±0.71)h,合并高血脂1例,高血压4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开放绿色通道,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等,遵医嘱实施急诊常规护理流程。研究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1)成立护理路径小组:由科主任、相关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共同参与组成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路径专业小组,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及急救技能的培训,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定期进行考核检查;(2)设计护理路径表格: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病例特点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的措施表格,规范护理行为,详细记录、描述、总结经验,及时评估治疗指标的时效性;(3)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为患者开通绿色诊治通道,实行先急救后挂号、缴费,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往抢救室,并通知相关医师急救,减少分诊耽误时间,详细评估患者意识、呼吸状态、肢体功能、末梢循环等情况,进行心电图监测,吸氧等操作,完成血常规、肌钙蛋白、心肌酶谱、肝肾功以及凝血功能的送检,行早期病情检查,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适时镇静止痛,缓解患者紧张、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需行PCI介入治疗者及时通知介入医师做好手术准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诱因、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等,饮食上注意低脂低盐、少食多餐,忌烟酒、咖啡。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急救时间比较研究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为(0.74±0.06)min,短于对照组的(2.38±0.6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急救时间比较±s)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分别为2.9%(1/35)、5.7%(2/35),对照组分别为22.9%(8/35)、25.7%(9/35),研究组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病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常规急诊护理效率较低,不利于患者得到最快的救治。钱文茹[3]研究指出,给予优质高效的护理配合,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明显改善预后。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由相关医护人员根据疾病特点,制定整套的护理工作计划,时间性、条理性和针对性好,可有效避免护理各环节的资源浪费,提升护理质量。郑艳等[4]研究结果表明,急诊护理路径是根据急诊科特点制定护理措施,以“护理内容”为纵坐标,以患者“抢救时间”为横坐标的护理路径表,护理人员根据路径表实施预见性、主动性的临床操作,将各环节护理工作具体化,使各个环节相互协作,可明显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积极能动性,将各项抢救工作的时间具体化、精准化,减少抢救中的停滞,提高护理效率与质量。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使其在可救治的“时间窗”内得到救治。因此本研究中分别采用急诊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路径,旨在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分别为2.9%、5.7%,低于对照组(P<0.05),同张学萍等[5]研究结果一致,证明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中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急救干预时间及抢救室停留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及护理人员的积极能动性。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中效果满意,可有效缩短救治时间,降低AMI再发和院内再PCI率,降低死亡率,明显改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1]文建英,陈朝琼,张会文.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传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07-208.

[2]楼秋英,冯国和,张邢炜,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45-47.

[3]钱文茹,刘有为,杨春艳,等.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3,19(1):154-155.

[4]郑艳,李玉肖,付沫,等.医护闭合式循环沟通配合培训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4,28(12):4511-4513.

[5]张学萍,魏素芳,沈莹,等.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优化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流程[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102-1104.

盛学相(1976—),女,本科,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5

B

1004-7115(2016)05-0587-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6.05.047

2016-01-19)

猜你喜欢

心电图心肌梗死研究组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