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护理人员共情能力现状与相关因素分析

2016-09-05黄桂玲杜丽顾希茜陈珺张英英汪祝莎

骨科 2016年2期
关键词:共情骨科量表

黄桂玲 杜丽 顾希茜 陈珺 张英英 汪祝莎

·骨科护理·

骨科护理人员共情能力现状与相关因素分析

黄桂玲杜丽顾希茜陈珺张英英汪祝莎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人员共情能力现状与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抽取武汉市4家三甲医院228名骨科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以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理人员职业认同评定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以共情能力及其各维度为自变量,以一般资料、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和工作压力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骨科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得分为(5.41±0.81)分。共情能力与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认同均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结论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理人员自身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职业认同和社会支持,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

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工作压力

共情能力是指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能站在患者的立场,正确感知患者的情绪,同时准确地认知和评价患者的情感变化,最终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痛苦的一种情感体验能力[1]。护理人员高水平的共情能力有利于其更好地感知患者的需求,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良好的共情能力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关爱行为能力,减少护理差错,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3]。由于骨科疾病病程长,康复训练难度大,卧床时间长,患者需要面对由于手术带来的心理、康复等问题[4]。

本研究通过探讨骨科护理人员共情能力现状与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影响骨科护理人员共情能力的相关因素,探索提高骨科护理人员共情能力的途径及建议,为临床护理队伍的建立和建设、护患关系的和谐融洽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武汉市部分三甲医院骨科护理人员,方便抽取武汉市4家三甲医院骨科护理人员共240名,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28份,问卷的回收有效率为95%。228名骨科护理人员中,女性215名(94.3%),男性13名(5.7%);年龄为20~52岁,平均(29.27±7.31)岁。婚姻状况:未婚84名(36.8%),已婚128名(56.1%),离异16名(7.0%)。最高学历:中专9名(3.9%),大专89名(39.0%),本科116名(50.9%),硕士及以上14名(6.1%)。职称:护士40名(17.5%),护师107名(46.9%),主管护师以上81名(35.5%)。工作年限:<5年97名(42.5%),5~10年89名(39.1%),>10年42名(18.4%)。

二、调查方法

于2013年9~11月,在征得各医院同意后,对各医院骨科中心的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进行统一调查。此次研究中,对参与此次调查的所有护理人员采用统一指导语对研究进行讲解和说明,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调查问卷的填写方式。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并由研究者统一发放,填写完整后问卷当场收回。问卷共包括五个部分: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工作压力量表。

(一)一般资料问卷

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护理人员的性别、年龄、最高学历、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和职称共六项内容。

(二)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

采用美国杰弗逊大学医学教育和健康护理研究中心的Hojat等[5]于2001年研制的杰弗逊共情量表(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health professionals,JSE⁃HP)。中文版由安秀琴等[6]翻译并调试,量表主要包括20个条目,包括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三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 7点评分制,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分别赋值7~1分,其中10个条目为反向计分。20个条目总得分即为量表总分,总分越高,表示共情能力越强。中文版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750,重测信度为0.659,信效度较高。

(三)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

采用刘玲等[7]编制的中文版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量表共包括30个条目,职业认知评价、职业社交技能、职业社会支持、职业挫折应对和职业自我反思五个方面。量表采用Likert 5点评分制,从“非常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赋值1~5分,全部为正向计分,满分150分。30个条目总得分即为量表总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水平越高。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938,拆半信度大于0.88,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四)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8]。量表共包括l0个条目,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三个方面。10个条目计分之和即为社会支持总分。评分越高说明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3~0.90,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五)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

采用李小妹等[9]在2000年编制修订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量表共包括35个条目,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患者护理方面以及管理及人际关系五个方面。量表采用Likert 4点评分法,从“从未”到“几乎每天”分别赋值为1~4分,全部为正向计分。35个条目总得分即为量表总分,总得分为35~140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程度越大。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3~0.90,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三、统计学方法

问卷回收后,由两名研究人员核对数据,确保数据无误后,采用SPSS 17.0(SPSS公司,美国)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以x±s表示。人口学资料、共情能力、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工作压力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以共情能力及各个维度作为因变量,以一般资料、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工作压力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层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共情能力与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的现状

骨科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得分为(5.41±0.81)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观点采择为(5.65± 0.76)分,情感护理为(5.42±0.82)分,换位思考为(4.55±1.10)分。骨科护理人员职业认同得分为(3.21±0.41)分,工作压力得分为(2.34±0.43)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23±0.45)分。

二、共情能力与一般资料的单因素分析

1.性别因素女性共情能力为(5.42±0.80)分,男性为(5.20±1.02)分,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0.91,P=0.34)。可知共情能力与性别无关。

2.婚姻因素已婚人员比未婚的共情能力高,未婚、已婚、离异人员的共情能力分别为(5.13± 0.95)分、(5.57±0.71)分、(5.51±0.19)分,可见共情能力与婚姻状况有关(F=7.89,P=0.000)。

3.学历因素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与学历呈正相关,文化程度为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的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分别为(4.08±1.26)分、(5.24± 0.74)分、(5.59±0.64)分和(5.81±1.21)分,可见共情能力与文化程度有关(F=14.709,P=0.000)。

4.工作年限因素工作年限越长的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越高。不同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5年为(5.29±0.87)分,5~10年为(5.39±0.83)分,>10年为(5.68±0.54)分。共情能力与工作年限相关(F=3.37,P=0.036)。

5.职称因素护士的共情能力最低,为(5.36± 0.29)分;护师为(5.25±1.04)分;主管及以上人员的共情能力最高,为(5.64±0.57)分,共情能力与职称因素相关(F=5.57,P=0.004)。

三、共情能力与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工作压力的相关性

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和共情能力呈正相关,工作压力与共情能力呈负相关。骨科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和职业认同(r=0.920,P=0.000)、社会支持(r= 0.950,P=0.000)、工作压力(r=-0.962,P=0.000)均相关,观点采择和职业认同(r=0.901,P=0.000)、社会支持(r=0.914,P=0.000)、工作压力(r=-0.933,P= 0.000)均相关,情感护理和职业认同(r=0.879,P= 0.000)、社会支持(r=0.935,P=0.000)、工作压力(r=-0.945,P=0.000)均相关,换位思考和职业认同(r= 0.944,P=0.000)、社会支持(r=0.947,P=0.000)、工作压力(r=-0.950,P=0.000)均相关。

四、一般资料、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对共情能力的回归分析

以共情能力为因变量,以一般资料作为第一层自变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认同对共情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作为第二层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进入回归方程和剔除的α值分别为0.05和0.1。回归分析表明:共情能力=86.85+0.198×文化程度+0.733×婚姻状况+0.703×工作年限+1.44×社会支持+0.13×职业认同-0.50×工作压力(表1)。

表1 228名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对共情能力的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讨论

一、共情能力的现状

由于目前国内对护理人员共情能力的研究尚未建立常规模型,因而无法对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进行精确定位。本研究在共情能力的三个维度中发现换位思考得分最低。共情能力是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性护理中,能借助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沟通技巧,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评价自己和患者的情绪,并能够将关切和理解传达给患者[10]。在临床护理中,共情能力不仅可以促进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和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二、共情能力与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的相关性

本研究表明骨科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在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婚姻状况

已婚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最高,未婚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最低,这说明婚姻状况影响着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这与戚秀华等[11]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家庭关系的改变,已婚护理人员更能站在患者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更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对他人的困难更能够感同身受,而未婚护理人员和离异护理人员由于较少受到家庭关系的影响,因而其共情能力较已婚护理人员低。

(二)学历方面

学历越高,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越高,这与国内的研究是一致的[12]。说明共情与教育背景相关,不同的教育背景,其共情能力也不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大学阶段的理论学习、思想道德教育、个性发展、心理健康、能力培养等塑造了一个较为成熟的个体,学历越高的护理人员,接受的全面素质教育越多,因而共情得分也相对较高[12]。管理者可以积极为护理人员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加强对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注重人际沟通与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帮助其更好地认知自我和他人。

(三)工作年限

护理人员工作时间越长,共情能力越高,这与刘焕巧等[13]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工作时间越长,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越丰富,在处理情绪问题上的方法也更加成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更能体会与察觉患者的心理情感变化,从内心深处实现换位思考,帮助和支持患者,低户龄的护理人员由于经验较浅,在临床护理中更倾向于按照职业或者医院要求来给与患者帮助[11],无法与患者达到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因而共情能力相对较低。有文献报道实施共情培训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及情绪智力,可为后续进行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实践性研究提供参考[13]。

(四)职称方面

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最高,中级职称的护师的共情能力最低,这与杨洋等[14]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可能是因为高职称的护理人员由于工作时间长,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处理情绪问题的策略也更加成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相对能确切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感变化,更倾向于从内心深处给予患者心理与行为上的帮助,更能理解患者[14]。初级职称的护理人员由于工作时间短,临床工作经验少,更多的是按照职业与医院的要求来对待患者,给与患者相应的帮助,更容易引发职业倦怠,共情能力下降[13]。这也提示医院应该合理分配科室护理人员的构成比例,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增强其共情能力,高职称的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较高,不仅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而且能对年轻护理人员能够起到榜样作用。

三、一般资料、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对共情能力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显示职业认同、社会支持与共情能力呈正相关,工作压力与共情能力呈负相关。职业认同、社会支持越高,工作压力越低,共情能力越高。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年限、社会支持、职业认同、工作压力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这些因素对共情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是指护理人员本人对护理职业所持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身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15]。

对护理职业的兴趣和热爱程度越高,在进行治疗性护理中,更能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其服务[11]。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满意度越高,其共情能力也越高[16]。职业认同是影响工作投入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影响其行为倾向和情感体验,良好的职业态度能极大地推动护理工作[17]。职业认同感越高,其对护理工作投入的热情及工作动力也越高,更愿意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为患者服务中,因而其共情能力也越高。研究中骨科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提高其职业认同感,进而提高其共情能力。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社会支持程度越高,个体的应对能力越高[18]。护理人员获得的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越高,感受到的关心越多,更愿意将这种关心与支持带到工作中去,会尝试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感受、思考和帮助他人。相关研究表明,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轻松的工作环境,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也越高[19]。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和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性的护理时,更愿意将这种情感带入工作中,因而社会支持越高,共情能力也越高。

工作压力是影响护理人员共情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20],这可能与职业倦怠有关。临床护理工作负荷重,护理人员社会低,护理人员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工作风险大,医患关系紧张等各种压力,都可能会导致护理人员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下降,对护理工作产生厌倦,对患者不关心,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性护理时,缺乏共情能力。低共情的护理影响着护患关系的建立、沟通的效果及护理质量,然而过度情绪的工作也会导致护理人员出现情感失调和职业倦怠[13]。王婷等[21]的研究发现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高职业倦怠感会导致主观幸福感下降,共情是职业倦怠感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桥梁,能调节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强度。因此,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不同群体护理人员的特点,开展相应的课程,帮助其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应对和释放工作中的压力,同时开设心理学的培训课程,帮助其学习心理干预的技巧,在治疗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

回归分析中,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工作年限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工作年限会对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其国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在之前的研究中较少提及共情能力与职业认同之间的关系,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证实。

骨科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和工作压力对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社会支持。同时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理人员自身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文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学习,注重护理人员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创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其职业认同和社会支持,减轻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

[1]邱玉芳,杨辉,宋丽萍.护士共情能力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21):1890⁃1892.

[2]杨希,史瑞芬.护士共情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2012,27(16):86⁃89.

[3]黄丽,王惠琴,王松韬,等.护理人员同理心培训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305⁃307.

[4]田君叶,刘均娥,穆红.骨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77⁃379.

[5]Hojat M,Gonnella JS,Nasca TJ,et al.Physician empathy:defini⁃tion,components,measurement,and relationship to gender and specialty[J].Am J Psychiatry,2002,159(9):1563⁃1569.

[6]安秀琴.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在护士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

[7]刘玲,郝玉芳,刘晓虹.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的研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3):18⁃20.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127.

[9]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10]张英兰.共情应用于护患沟通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111⁃1112.

[11]戚秀华,何燕,徐瑞杰,等.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8):13⁃15.

[12]邹清华,王翠萍,杨玉美.护士共情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5):1762⁃1763.

[13]彭司淼.共情培训对新上岗护士共情、情绪智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

[14]杨洋,王维利,潘庆,等.临床护士共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5):16⁃18.

[15]刘焕巧,刘丽君,张崇菊.护士工作倦怠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5):4309⁃4310.

[16]刘玲,张雅丽,刘晓虹.护士职业认同水平与其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9,9(8):1⁃2.

[17]马莉,李小寒,吴子敬.护理人员同理心现状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814.

[18]赵光红,阮满真,邱丽丽.护士职业态度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8,23(1):1⁃4.

[19]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2:89.

[20]刘淑梅.护士长运用共情提高护理管理能力[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83⁃84.

[21]王婷,王维利,洪静芳,等.临床护士共情能力对职业倦怠感与主观幸福感间关系的调节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3):280⁃283,284.

Study on relations among orthopaedics nurses’empathy ability,professional identity,social support and job stressors.

HUANG Guiling,DU Li,GU Xixi,CHEN Jun,ZHANG Yingying,WANG Zhusha.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1,China

HUANG Guiling,E⁃mail:huangguilin1972@163.com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mpathy ability of the orthopaedics nurs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rofessional identity,social support and job stressors for the orthopaedics nurses.MethodsA total of 228 orthopaedics nurses who worked in Wuhan hospital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and were assessed with 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health professionals,nursing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scale,social support scale and nurse’s work pressure scale.By using the empathy ability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and the demograph⁃ics,professional identity,social support and job stressors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a regression model was set up.ResultsThe score of the empathy ability for the orthopaedics nurses was(5.41±0.81).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social support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empathy ability for the orthopaedics nurses,and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mpathy ability and job stressors.Educational level,marital status,work experience,professional identity,social support and job stressors could affect the orthopaedics nurses’em⁃pathy ability.ConclusionsSeveral factors can affect the nurses’empathy ability.The nurse manag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urses’empathy ability,improve the nurses’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social support,alleviate their job stressors and enhance the nurses’empathy ability.

Nurses’empathy ability;Professional identity;Social support;Job stressors

10.3969/j.issn.1674⁃8573.2016.02.013

430071武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黄桂玲);护理部(杜丽、顾希茜);关节外科(陈珺、张英英、汪祝莎)

黄桂玲,E⁃mail:huangguilin1972@163.com

(2015⁃10⁃14)

猜你喜欢

共情骨科量表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