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球教学法实验对习得性无助感的作用探究

2016-09-05赵艳平周亚君

运动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习得性小场地网球

赵艳平,熊 恬,周亚君

(1.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2. 西安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高校网球教学法实验对习得性无助感的作用探究

赵艳平1,熊 恬2,周亚君1

(1.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2. 西安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教学实验法、逻辑分析法,探索大学生网球学习过程中习得性无助感是如何产生,并找出消除大学生网球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习得性无助解决方法,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网球学习兴趣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高校网球教学;习得性无助感;网球

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的出现或消除(通常是指不愉快的事情)感到根本无能为力的话,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反应。这种情况给人带来的心理上的伤害是很严重的 ,习得性无助感最常见的常见的现象是:如果一个人在尝试一件工作时屡屡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失败进行错误的归因,认为是自己能力不够,不是努力不够,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且很可能会殃及大学生在面对其他事情时克服困难的自信心。而实际上,大学生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学生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而不是自己努力不够或者其他原因,从而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这种负面的情绪会很容易的就感染到大学生面对其他事情上去。

网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反应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等的良性发展,有着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网球运动课的设置与发展,不但有利于网球在高校的普及,而且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很多高校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在网球的设备设施和网球师资上,但是笔者在从事大学生网球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如此风靡全球的仅次于足球的世界第二大运动,我们当代大学生却对网球学习产生不了兴趣,学生在网球课堂上更多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网球学习由于入门比较难,而现在的大学生又从小被父母宠着,很少有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勇气,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在网的学习过程中更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这种无助感很容易迁移到其他事情上,从而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严重的伤害。比如,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智力不好,失恋是因为自己本身就令人讨厌等。长此以往,这不得不使我们为高校网球课堂的发展和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担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实验对象为贵州理工学院2015级上下2个学期(均为36个学时)笔者所执教的10个网球班级(每班30人)共计300个学生。其中,2个班(60人)级为常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对照组;其他8个班级分别为2(60人)个班级为一组(共计4组)的实验组,4个实验组分别用不同的教学方法,4个实验组的教学方法分别为情感体验式教学、快易网球教学法、协同和竞争教学法、小场地教学法。通过这4种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对比,观察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判断是否有助于减少学生在网球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习得性无助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充分利用了万方和知网数据库的文献期刊及社会学书籍等相关文献资料,全面查阅了本研究所涉及的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所查阅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本研究因为研究需要,笔者对贵阳市相关领域的专家和高校网球专任教师通过访谈法(主要为电话访谈和面谈)就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所用的实验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等有关内容进行咨询和探讨,并征求他们对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实验方法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1.2.3 教学实验法 本研究是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长达8个月(2015年3月—6月和2015年9月—12月)的教学时间进行实验,实验内容设计为4个部分,分别是情感体验式教学、快易网球教学法、协同和竞争教学法、小场地教学法。通过这4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对比,结果分析通过每种教学方法感兴趣的人数多少,判断实验所用的教学方法对减少大学生在公共体育网球课学习中产生的习得性无助是否有效果。

1.2.4 逻辑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和实验数据分析,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分析,并最终找出减少大学生网球课上产生的习得性无助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本实验所做表格里的人数为统计结果后的每次课的平均人数,所涉及的人数有时会有一两个学生请假和见习,请假和见习人数算在不感兴趣的学生人数中。

表1 情感体验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比

表2 快易网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比

表3 协同和竞争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比

表4 小场地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比

2.1 情感体验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比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情感体验教学方法明显由于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教完技术动作之后,让学生们“放羊式”的在球场上自己练习,由于是初学,2节课下来捡球的时间比打球时间还要长,慢慢地学生就会产生挫败感,没有激情,课堂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进而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而情感体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主要体现为主动的关注和鼓励学生,在学生进行体育动作练习的时候,教师能够主动走上前去,给学生动作做纠正和指导。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老师对自己的重视的心理活动,符合学生在课堂上渴望被老师关注的心理,二者的互动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能够减少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2.2 快易网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比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快易网球教学法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也明显优于快易网球教学法。快易网球使用的是三色球,球的体积比标准网球大,重量也比较轻,轻松易懂,简单易学,无需适应球性,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角色。课堂上学生以快速、有效、容易接受的方法掌握网球的运动技能,是为“快易”;掌握基本技能之后,可以用充足、适当的比赛和活动让学生体验比赛带来的乐趣,能够在比赛和活动中不断提高水平,是为“乐享”。“快易”和“乐享”的快易网球教学法与传统的网球教学相比,对学生的视觉和感觉的冲击力都比较大,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同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习得性无助感。

2.3 协同和竞争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比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协同和竞争教学法对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优于传统教学法。协同学是由德国物理学家H.哈肯(Haken)于20世纪70年代从激光的具体研究出发首先提出,继而创立的学说,“协同学”。意为“协调合作之学”的意思。“协同学”运用在网球教学中,具体就是技术好的和技术差的同学一起搭档练习,以优带差,让技术差的同学看到技术好的同学的移动、动作等方面的优点,让技术好的学生在跟技术差的学生对攻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弱项技术。竞争是学生进步的核心动力,课堂上让实力相当的学生进行比赛,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发现自己的不足。

2.4 小场地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比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小场地教学法也优于传统教学法,小场地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可以解决课堂人数多而网球场地不足的矛盾,同时由于小场地练习时两个搭档的距离比较近,可以不用很大的力量击球,初学者不会很快就感觉累,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球感,让初学者迅速“上手”,从而快速提高学生对网球的学习兴趣,减少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教师对本课程的不重视的错觉,使学生也不重视本门课程,因此失去网球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觉网球特别难学,没有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又使学生感觉特别无助,进而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3.1.2 网球课堂上教师主动变换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避免教师上课产生疲倦心理,而且有利于满足大学生课堂学习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学生减少网球课堂上产生的习得性无助感。

3.2 建 议

3.2.1 场地、教学设备等对于网球教学是充分条件,但笔者认为不是必要条件,教师在网球课堂上主动的变换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运用网球游戏等是可以培养大学生网球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大学生减少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

3.2.2 高校要营造校园网球文化环境,通过校内校外网球比赛和校内网球活动,并利用网球礼仪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产生的影响,提高学生对网球学习的兴趣,减少学生网球学习中产生的习得性无助。

3.2.3 网球学习的入门难度比较大,建议高校每天都应该有一节体育课,帮助每个学生建议起一种终始不渝的运动习惯,每天都要锻炼身体,为贯彻这一举措,学校也要有相应的根本的举措,如扩大学校的运动场馆数量、增加体育设施设备、增加体育教师的数量等。

[ 1 ]黄希庭,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4-95.

[ 2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zs59472aO7PeyFKArxw3Bn5hsiiW-f_U4pnfYIIj-TadL-NBtVkSYZZA3Ve27U_ fiMSETjJQ6gAGCvzEaLila

[ 3 ]江雪.情感体验教学法在大学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2015 (16): 60-61.

[ 4 ]何杰明.“快易”和“PTR”网球教学法融合的实证研究[ 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4(7):96-98.

G845

A

1674-151X(2016)06-05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1.033

投稿日期:2016-04-26

赵艳平(1979~ ),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习得性小场地网球
例谈分数意义习题习得性教学误区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小场地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别让“习得性无助”击溃你
学校开展校园定向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小场地组织体育活动方法初探
小场地教学比赛在高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助感现状调查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