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翰墨壶韵 紫砂涅槃
——史玲亚一家与紫砂壶

2016-09-03肖凌霄

藏天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制壶翰墨金奖

图 文/ 肖凌霄

翰墨壶韵 紫砂涅槃
——史玲亚一家与紫砂壶

图 文/ 肖凌霄

HANMOHUYUNZISHANIEPAN

◎石 瓢

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会展城一个展区,来自江苏宜兴的紫砂壶高级工艺美术师史玲亚静静地坐着,和她身后陈列的一排排紫砂壶一样端庄。

“这一把壶我最喜欢,她如女人一般温润柔媚。”史玲亚轻柔地拿起她的紫砂壶作品《一粒珠》。“一粒珠”名副其实,珠圆玉润,创意来自于太湖珍珠,造型美,加之著名书画家邵家声的精心篆刻,翰墨壶韵,精彩绝伦也让其在2014年获得第29届中国北京国际礼品博览会金奖。史玲亚的作品,就是这样细节之处颇显女儿心,譬如紫砂壶作品《美人肩》,窈窕秀美,如美人一般风姿绰约,让人爱不释手。

史玲亚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黄龙山下,自幼随母制壶,后随紫砂壶制作大师吴云根大弟子、朱可心得意门徒范盘冲艺术大师学习手工制壶技艺。师傅多年的言传身教,让她领悟了手工制作紫砂壶的精髓和真谛。

手工制作紫砂壶是很辛苦的,过程中因为要保持水分,夏天不能吹风扇,冬天不能开暖气,全靠熬过去。所以,学艺途中史玲亚还是离开了一段时间,因为太喜欢这个行业,又回来做壶,一直到今天。

家学渊源和名师传授,加上自身的努力和悟性,史玲亚创作颇丰。2008年,作品《中华鲟》获得第10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云肩如意》《鸳鸯戏水》等在各级博览会中获得大奖。

《中华鲟 》显出史玲亚的另一种风格。壶身似鼎,龙把凤嘴,壶身上半部饰花纹,壶钮为坐狮,体现了紫砂壶作品造型的高超技艺。该壶无论是选料还是造型,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装饰,均为壶中上品。

在获奖的同时,史玲亚更能沉静下来,总结传承,创新发展,专注于紫砂文化特性的探求,心无旁骛地传承着紫砂技艺。千年龙窑的炉火伴着五色土的芬芳,给予她灵感和激情,让紫砂在她的指尖绽放完美。

◎长六方

◎一帆风顺

◎一粒珠

◎超凡(左)与超越(右)

展柜还陈列有史玲亚丈夫宦建明的作品。宦建明也是宜兴人,也生于陶艺世家,也受长辈引领及陶瓷文化熏陶,自幼学艺。多年从事陶艺创作的他受到多位名师教导指点,经长期潜心钻研,在紫砂壶的圆器、筋纹器、方器创作上均有很高的造诣,作品造型生动,自然大方,深受业内人士赞赏,多件作品被名家收藏。

宦建民的制作风格厚重。作品《威振四方》霸气天成,浑厚有力,方圆结合的设计使作品更富于睿智,卧虎壶钮更添雄壮气息。整个壶体呈卧虎蓄势待发之势,平添历史厚重感。《龙凤呈祥》也颇具大气之风,上下收敛,壶腹如鼓圆润,以凤头做壶嘴,龙头做壶把,呼应主题又具有趣味性。《荷塘情趣》的色彩及造型逼真,融合了艺术美感与自然生趣,形象、色泽及表面肌理都有妙趣天成之感,风格独特,此壶获得2011年中国北京礼品交易会暨国务政务礼品、大师精品展金奖。

上承下传,官建民和使玲亚的儿子宦圣操自幼观摩父母制壶,大学本科毕业后也一心向往制壶技艺,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开始制壶生涯。经过几年实践,他的作品从模仿制作成长到独立创作。所制作品构思精巧,造型生动,美观大方,得到紫砂前辈的一致好评,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责任编辑 陈朝晖

猜你喜欢

制壶翰墨金奖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欲称“金奖”,必有其妙——第七届中华印制大奖金奖作品赏析(三)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欲称“金奖”,必有其妙——第七届中华印制大奖金奖作品赏析(四)
翰墨飘香的砚台
金奖作品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翰墨飘香的“溯盐”魅力
Pentawards 2016包装设计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