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一题之利 破生命调节之困

2016-09-03新疆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6年5期
关键词:靶细胞肝细胞激素

新疆 姜 维

以一题之利 破生命调节之困

新疆 姜 维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历年高考中非选择题的必考知识点,内容比较繁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高考复习的重点、难点之一。人体的三种调节方式实际上是统一的,都同时的发生在一个个体上,且作用在一个个体的内环境中。本文利用一个典型的习题,结合各个知识点内容,将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以及细胞结构与功能、呼吸作用等代谢内容,做一个专题的复习。高考时在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面一般只有一个题,而这个题目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将考纲和课程标准中要求的知识点,课本中的边边角角的内容全部囊括其中。

【例】下图是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部分内容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3

一、综合 (内环境、细胞结构和功能)

1. 这三幅图展示了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有________等几种。

【解析】图1显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到靶细胞破裂,是免疫调节的细胞免疫。图2涉及激素的运输、激素的受体等内容,表明这里显示的是激素调节。图2中的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等信息,提示存在有神经调节。

【答案】免疫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2. 红细胞中的氧气,在肝细胞中被利用,最后形成水,需要通过________层膜。

【解析】氧气是结合在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子上的,当血液运行到组织间,氧气从红细胞出来(通过1层膜),进入血浆,通过血管壁(通过2层膜),进入组织液,进入肝细胞(通过1层膜),进入线粒体(通过2层膜),与氢结合生成水。共6层膜。

【答案】6

3. 如果血液流动受阻,肝细胞的呼吸方式会由正常的________呼吸为主,转变为________呼吸为主。产生的________在体液中积累会导致内环境pH发生很大的变化,可能出现酸中毒。最终导致肝细胞受损,发生死亡,进而引起________细胞吞噬,在细胞内被分解,这属于_______免疫,是细胞的生命历程的_______过程。

【解析】血液流动受阻,氧气和养料供给障碍,肝细胞缺氧其呼吸方式会改变(实际上肝细胞的血流量是比较大的,一般情况是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的)。人体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乳酸大量积累,不及时运出会出现酸中毒,影响细胞的生命活性,时间长了会导致细胞受到损害,甚至死亡。受损死亡的细胞会被吞噬细胞发现吞噬,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凋亡的一种类型。

【答案】有氧 无氧 乳酸 吞噬 非特异性 细胞凋亡

4. 分泌物a排出细胞的方式________,通过的膜有________层。

【解析】分泌物的形成与排出,与细胞中的高尔基体的作用是密切联系的。通过高尔基体加工的分泌物进入大囊泡,大囊泡向细胞膜方向移动,最终与细胞膜融合,这时大囊泡中的分泌物就到达细胞之外了,因此没有通过膜。

【答案】胞吐 0

5. 受体是在细胞的________中合成的,在________初加工,并运输到________再加工,依靠膜的________性结合到细胞膜上。

【解析】受体是一种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在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作用下,成为具有活性的蛋白质分子,通过囊泡结合到细胞膜上,成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答案】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流动

6. 细胞乙是________细胞,具有________作用。细胞内含有大量的________,是一种含有________的蛋白质。

【解析】存在血管的细胞是各种血细胞,而没有细胞核且相互叠连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中存在有含铁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等作用。

【答案】红细胞 运输氧气 血红蛋白 铁

7. 三幅图中含有多种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功能是不同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

【解析】细胞的多样性是生物细胞分化的具体表现,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基因选择性表达

8. x处给予刺激产生的甲细胞分泌称之为_______。在此活动的感受器上给予适宜的刺激,产生的甲细胞分泌称之为_______。

【解析】腺体的分泌应当是反射,但是在反射弧上一个刺激,这个刺激与在感受器感受的适宜刺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是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只是一个细胞的反应而已。

【答案】反应 反射

9. 经常吃过咸的食物,往往会导致血压升高,原因之一是_______存留在血浆中,导致血浆_______过高,血液中的水分增多所致。

【解析】食物咸是氯化钠的浓度过高,吸收进入血液,血液渗透压主要是因为钠离子、氯离子形成,渗透压高,吸水力强,所以血液的水分增多,导致血压升高。

【答案】钠离子、氯离子 渗透压

10. 细胞乙和细胞2都来源于________,这两种细胞的结构区别是_______。

【解析】细胞乙和细胞2,都存在于血管中,是血细胞,血细胞都由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其中细胞乙是红细胞,呈圆饼形,没有细胞核,数目较多,许多细胞连在一起在血管中运行。细胞2是白细胞(淋巴细胞),有核,可以发生进一步的分化。另一类细胞是血小板,椭圆形,无核,较小。

【答案】造血干细胞 细胞乙无核,而细胞2有核

11. 肝细胞生活在[ ]________,细胞1生活在_______。

【答案】4 组织液 血浆和组织液

12. 维系肝细胞的正常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此环境由图中的数字________组成。

【答案】内环境 3、4

二、免疫调节方面

1.图1中的D可以找到C,主要是依靠细胞膜上的_____。

【答案】蛋白质受体(抗原信息)

拓展:

(1)“C”指的是_______;

(2)“D”指的是________;

(3)图1所示的生理活动,叫_______;

(4)“C”破裂后释放出来的________可以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答案】(1)靶细胞 (2)效应T细胞 (3)细胞免疫(4)抗原

2. 当乙肝病毒突破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可以侵入肝细胞,这样肝细胞被称之为________细胞,成为一种_______,被免疫系统识别,依靠_______免疫将之去除,这时记忆T细胞的细胞周期,会_______(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解析】被病毒侵染的细胞被称为靶细胞。靶细胞可以成为抗原,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把靶细胞中的病毒释放出来,需要将靶细胞溶解破裂,这需要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由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这样记忆T细胞的细胞周期将缩短。

【答案】靶 抗原 特异性免疫的细胞 变短

3. 肝脏里有一种数量较多的枯否氏细胞,它既是肝脏的“卫士”,也是全身的“保护神”,它能吞噬、消化病原微生物,这种免疫方式叫作________免疫。

【解析】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非特异性

三、激素调节方面

1. 细胞甲是激素_______的靶细胞。激素b作用到肝细胞,肝细胞是_______的靶细胞。

【解析】激素虽然可通过体液扩散到全身各处,但是特定的激素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这是因为细胞存在有识别激素的受体,没有受体的细胞就无法感知激素的作用,对激素有感知作用的细胞为该激素靶细胞。

【答案】b 激素b

2. 如果分泌物a可以导致体内有机物分解加快,机体体温升高,那分泌此物质的内分泌腺是________。

【解析】体温升高时因为体内细胞的热量散失增加,而细胞的热量来自于细胞的呼吸作用,能够导致机体有机物分解加快,热量释放加多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合成、分泌。

【答案】甲状腺

3. 激素b、分泌物a在生命活动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细胞间完成了_______作用。

【答案】传递信息

4. 激素b如果是甲状腺激素,其合成是在细胞的_______完成的。激素b可以使下丘脑细胞_______,同样的激素起的作用不同是因为_______。

【解析】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含有碘的酪氨酸。

【答案】内质网 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减少 不同细胞中存在的激素的受体不同

5. 如果激素b(甲状腺激素)过多,成年人会出现体温升高,身体消瘦,血糖浓度暂时会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解析】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血糖的消耗增加,血糖的浓度会下降,但这只是暂时的,机体的血糖调节机制会保持血糖的平衡。

【答案】降低

6.分泌物a会随血液到达甲状腺,传递信息,产生了激素b,当分泌物a多时,激素b会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当激素b多时,分泌物a会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如果分泌物a增多时,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变化不大,原因是_______。

【解析】甲状腺合成分泌是甲状腺激素(激素b),对下丘脑活动产生直接调节作用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物a),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其浓度升高。甲状腺激素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合成分泌起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多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合成分泌减少。

当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不大,调节机制不起作用了,一定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受阻,可能因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含量比较少。

【答案】升高 降低 合成激素b的原料较少

7. 我们学习的知识中,作用到肝细胞的激素有______。其中促使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的有________,促使血糖升高的有_______。促进肝糖原合成的是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习题。从细胞代谢的角度对激素进行一个整合。肝脏是人体代谢中心,在血糖平衡中起主要的作用,在这里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对几乎所有的体细胞传递信息。在上述四种激素中,甲状腺激素促进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胰岛素可以促进体细胞对血糖的利用。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促进血糖的升高。糖原的合成使得血糖的浓度下降,是胰岛素的作用。

【答案】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胰岛素

8. 胰岛素的受体存在于肝细胞的________,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存在于肝细胞的_______。

【解析】胰岛素是大分子的物质,是无法进入细胞的,其信号传递到细胞膜的受体上。甲状腺激素是酪氨酸的含碘的化合物,是小分子的化合物,可以进入细胞,将信号传递到细胞核。

【答案】细胞膜上 细胞核中

四、神经调节方面

1. 当A处兴奋时,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膜内电流传导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兴奋通过图2的途径到达细胞甲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解析】神经的兴奋是通过神经冲动,生物电产生的。兴奋时膜电位发生逆转,由原来的外正,变为外负的状态。同时膜内的电荷也在移动,由刺激点向四周传递。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时,是通过突触完成的,在这里信号的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双向的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 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_______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图中________上的________结合。某些离子的通道开启,使阴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____________(填“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的产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系统的突触、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等内容。轴突的神经末梢的末端形成了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来自高尔基体,这些过程都需要能量,所以突触小体内含有突触小泡、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突触小泡的递质释放出来之后,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影响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当阴离子内流,导致膜内电位更负,后膜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出现抑制状态。

【答案】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 受体 动作电位

3. 若在x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可以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电流表的导线是接触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在x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后,刺激点立即出现正电荷向细胞内移动,靠近左侧导线的正电荷先向x处移动,于是指针向左转动,随后导线左侧膜上的正电荷又移动过来,正电荷由左侧的导线进入电流表,电流表指针恢复原位,这时x处右侧的兴奋传到右侧导线,随正电荷移动到细胞内指针向右转动,随后膜外变成正电位,正电荷沿右侧导线进入电流计,指针向左转动,恢复正常位置。

【答案】先左,恢复原状,后向右

4.若在z处施加某物质,兴奋被阻断: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一个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加了某种物质后,影响到三个部分的一个就能阻断兴奋。

【答案】突触前膜的载体发生改变,影响了递质的释放或回收 在间隙与递质结合,抑制了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结合 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抑制了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5. 轴突的神经末梢在突触中又被称为________,内含有的较多的细胞器是________。突触前膜与z、y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构称之为________。兴奋在此处的传导是________。神经末梢与细胞甲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反射弧的_______。

【解析】兴奋是由轴突传递到树突、细胞体或肌肉、腺体,形成一个突触,神经末梢称为突触的前膜。神经末梢的末端形成突触的部分是突触小体,内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z为突触间隙,y为一个腺体细胞,形成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与z、y结合在一起构成突触。兴奋在突触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释放,与突触前膜结合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到突触后膜。传出神经末梢与其作用的对象一起构成反射弧的效应器部分。

【答案】突触前膜 高尔基体、线粒体 突触 单向的效应器

6. 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发挥作用,调节了内环境________稳定。

【解析】在寒冷的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加快,释放的热量增多,维持内环境温度的稳定。

【答案】温度(体温)

7. 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对________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在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上,信号的转换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兴奋的产生是动作电位,是钠离子的快速进入细胞产生的,由于钠离子的内流从而使膜外电位膜由正转变为负。突触后膜接受到递质传递的信号,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答案】钠 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 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121团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靶细胞肝细胞激素
感冒了多睡觉,真的有用吗
双色法和三色法检测NK细胞杀伤功能的实用性比较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两种方法比较①
高中生关于肿瘤基因治疗前景及方法的学习与思考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